家庭資本對大學生創業研究

時間:2022-12-05 02:50:49

導語:家庭資本對大學生創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庭資本對大學生創業研究

由于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大以及大學生就業的不平衡性造成了高校人才與市場的需求不一致,“創新創業”應運而生。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問題的研究已成為教育經濟學、勞動經濟學以及社會學等領域的研究重點和熱點問題。家庭資本作為高校畢業生創業的主要資本形式,對高校畢業生創業的各個方面產生了深刻影響。目前,社會對大學生創業問題的關注局限在人力資源與教育學方面,此外,經濟非獨立的大學生創業意愿,受到家本位的影響,由家庭資本所節制。本研究以社會學學科為依托,從家庭資本角度入手,根據家庭經濟資本、家庭文化資本、家庭政治資本、家庭社會資本等因素對高校畢業生創業意向做出分析與研究。通過家庭資本對大學生創業影響的分析與研究,能解除家庭資本造成大學生在創業思想上的禁錮,以此來解決大學生創業的現實問題,由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反觀其家庭資本,證明家庭資本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得出有效結論并分析家庭資本與大學生創業的關系以及大學生創業意向。所以本次研究所要探討和回答的主要問題包括:一是家庭資本對高校畢業生創業認知、創業期望、政策績效、創業結果影響是否深遠?二是家庭資本存量的不同對高校學生創業政策績效是否呈現出顯著差異?三是家庭資本對大學生創業意向是否產生深遠影響?

一、資料與方法

南京大學高耀老師的論文通過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文獻研究與實地調查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廣泛收集國內外其他相關文獻,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一系列方式獲得調查數據,并對數據加以分析、研究,主要發現有:1.高校學生創業認知是高校學生對于創業或者在創業過程當中對自身的角色定位、現實評價和行動意愿認識的心理活動過程,高校學生對于創業的認知程度會直接影響到他們自己實際的創業活動。2.家庭資本越充裕、人力資本越豐富,高校學生越傾向于去熱門單位就業或沿海開放城市創業就業,相應的,對其工作的薪資期望水平也越高。3.高校創業政策績效會因個體人力資本存量和家庭資本存量的不同而呈現出顯著差異性。家庭資本、人力資本顯著影響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意愿。4.創業認知、創業期望和政策績效的不同,最終會表現為創業結果的不同,導致其畢業生的收入不同。由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家庭資本對當今大學生創業影響之深遠并具有持久性,優勢家庭通過直接的資源排斥和簡潔的文化傳遞將家庭資本優勢轉化為教育機會優勢,實現高等教育獲得的優勢,同時家庭資本會顯著影響高校學生在校成績以及班級任職情況等?;诖?,筆者提出了家庭資本對大學生創業影響研究這一課題。本研究采用內容分析的方法。家庭資本是一個家庭單位的社會資本、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的集合。中國社會文化傳統決定了中國的社會核心是家庭。家庭的本質是血緣關系的延伸和擴展,這一特點是具有可繼承性的。所以在大學生的職業決策過程中,父母或家庭中的其他成員都有可能動用自己的社會資本、人力資本、物質資本,獲取與創業相關的信息以幫助學生實現創業目標。其中社會資本是指個人通過與他人的社會聯系而獲得的經濟資源、信息或機會。從社會、團體組織或宏觀的角度出發,社會資本指一個社會或組織通過組織之間或社會中的規范、網絡與信任來促進集體行動去實現共同利益。不同的學者從其學科范疇與研究范式出發,對社會資本概念做出了不同的界定。歸納起來,這些概念主要形成了微觀、中觀和宏觀等3個研究層面。而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家長能夠利用自己的社會關系來為其提供相應的、方便的、快捷的和有利的創業信息,使其創業出發點高于他人。在家庭資本中人力資本指的是一個家庭在社會各個方面的人際關系,它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資本。如勞動者的知識技能、文化技術水平與健康狀況等。其主要特點在于它與人身自由聯系在一起,不隨產品的出賣而轉移。通過人力投資形成。主要包括:(1)用于教育的支出;(2)用于衛生保健的支出;(3)用于勞動力國內流動的支出;(4)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同理,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其父母思想對孩子產生較大影響,而父母的觀念的形成又受其文化程度、所從事的職業等方面影響。父母所受教育程度越高、所從事職業位于高層,對于創業的想法越強烈、對孩子的支持力度越大。在家庭資本中,物質資本指的是一個家庭的物質條件,如資金、企業等,是指長期存在的生產物資形式。在傳統的產業經濟中,物質資本占據主導地位,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知識經濟的到來,人力資本不論是在數量上還是收益上都遠遠超過了物質資本,從而取代了在經濟發展中物質資本一家獨大的主導地位。家庭資本對大學生創業影響研究這一課題,首先,該課題以實證調查為基礎,從家庭視角出發對長春地區在校大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在家庭視角下,重新認識大學生創業之觀念,采取訪談和調查問卷的方式,并根據實地調研的數據進行分析。其次,該課題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出家庭因素對大學生創業傾向、創業潛質塑造及創業方向的影響程度,突出原生家庭對大學生創業觀念影響之深遠。最后,該課題突出強調大學生創業在家庭因素的影響下實際存在的問題,從而為高校創業教育建設以及高校畢業生創業提供理論支持。本課題調查問卷設計目的明確、主題鮮明、問題集中且針對性強,基于家庭視角調查結論可信度較高,調查樣本分布較廣,代表性較強。問卷統計采用spss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分析家庭因素的重要度,并能對影響因素進行排序,然后匯總得出總體統計結果,因此,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科學性。通過此課題的研究,我們不僅可以摸清現狀、查找問題,還可以為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大學生創業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二、結果與分析

本文采用內容的分析方法,以吉林農業大學在校學生以及應屆畢業生為總體,參與問卷調查的534人為調查樣本進行調查分析。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如下:1.給予具有創業思想的大學生有相應的專業指導及技術理論支持;2.幫助大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創業創新的成功率;3.提高大學生創業率,使大學生創業多樣化,增加創業就業的崗位,減輕社會負擔。(一)家庭資本。家庭資本中的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和知識資本等因素對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影響度可以推進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深化,提升大學生創業轉化率。在一般情況下,當某一家庭的家庭資本相對穩定,并無太大變化時,該家庭父母對孩子影響也相對穩定。但當父母的知識資本、社會資本、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等都相對較高時,是否對孩子的創業意向影響較為強烈,能夠給予充分的支持呢?即是否是父母的家庭資本對孩子創業的想法產生深遠的影響呢?下面是本研究的調查問卷整理數據結果。根據表1-1的結果可以看出:家庭資本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非常明顯的體現在父母的職業與父母的文化程度上,其低等水平所占比例分別高達68.16%、79.39%,幾乎超出中、高等水平之和的兩倍。家庭年收入中等水平家庭高達55.62%,說明在總體樣本中有一半多的家庭能夠滿足基本的溫飽問題,而28.28%的家庭年收入少于兩萬元,沒有足夠的經濟資本支持孩子進行創業,也只有16.11%的家庭生活較為富裕,能夠基于孩子足夠的資金以及人力支持其自主創業。而大學生對于自己明確的人生規劃大部分都抱有遲疑態度,其比例達到69.66%,都是對創業有一定的了解與想法,但是卻缺乏相應的具體的做法,無法落實到實處。(見表1-2)選擇畢業后直接自主創業的僅僅有4.31%,這個人數是少之又少,而選擇畢業后尋找合適安穩的工作的有49.81%,占總體比例的1/2。(見表1-3)這說明父母的職業、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對于大學生的人生規劃、自主創業意向有著深遠且重大的影響。父母受教育程度、所從事的職業、家庭的年收入可以概括為文化資本、人力資本、經濟資本、物質資本等,他們統稱為家庭資本。而這些是原生家庭對當代大學生帶來的影響,是大學生們無法選擇也無法改變的,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家庭資本作為高校學生創業的主要資本形式,對高校學生創業的各個方面產生深刻影響,家庭資本存量的不同對高校學生創業政策績效呈現出顯著差異,同時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政策推進大學生自主創業。(二)自主創業。自主創業是指勞動者主要依靠自己的資源、資本、信息、技術、經驗以及其他要素自己創辦實業,解決就業問題。尤其是對于在校大學生和應屆畢業生來說,自主創業是解決就業難、就業差問題的一種重要途徑。在本研究中,從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和創業的意向兩方面進行了調查和統計。表1-4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對于當今創業形勢、創業的想法以及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所占比例分別為6.37%、6.93%、29.03%,由此看出他們對自主創業了解程度較低,沒有明確的想法及認知。但是初步了解以上各項的大學生比例高達樣本總體的1/2,大多數人只是缺乏相應的具體落實。為此,我們了解了大學生對于職業的向往如表1-5所示。根據表1-5我們可以看出僅有22.85%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他們一般會在有一定資金支持和沒有家庭負擔的情況下選擇合伙創業,而其他大部分選擇找一份合適安穩的工作,或選擇先積累經驗后自主創業。自主創業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當代大學生具有積極的影響,增長知識、豐富閱歷;解決就業難、就業差的問題;挑戰自我,提高主觀能動性,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對此部分大學生也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主創業帶來的影響,他們會根據個人興趣和市場需要進行合理的自主創業。

三、小結與討論

上述兩個結果之間表現出較高的一致性,他們具體而充分的展示了家庭資本對當代大學生創業的影響。調查表明,目前高校學生的自我創業能力認知整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從職業選擇期望方面來看,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在校大學生及應屆畢業生認為比較理想的就業單位的性質是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及外資企業。從擇業地區方面來看,絕大部分高校學生認為比較理想的就業地區是沿海開放城市及省會城市。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家庭資本充裕的高校學生優先選擇出國、到沿海開放城市及蘇南地區就業。高校創業政策會因個體人力資本存量和家庭資本存量的不同而呈現出顯著差異性。家庭資本、人力資本顯著影響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意愿、顯著影響高校學生到西部、基層和艱苦地區就業意愿、顯著影響高校學生對“到西部、基層和艱苦地區就業政策”和對“鼓勵高校學生創業”政策的了解程度。家庭資本對高校學生就業的作用機制產生了持久的影響,家庭資本越充裕,個體在高等教育數量獲得和質量獲得方面會占據顯著優勢,而隨著高等教育機會的擴大,這種高等教育機會不平等將逐漸由明顯的“量的不平等”向更為隱蔽的“質的不平等”方向轉移,從作用機制方面來看,優勢家庭通過直接的資源排斥和間接的文化傳遞將家庭資本優勢轉化為教育機會優勢,實現高等教育獲得的優勢。同時,家庭資本會顯著影響高校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擔任學生干部情況、獲獎情況及英語水平情況,而這些正是構成當代大學生和應屆畢業生人力資本的主要操作化指標,從而進一步將家庭資本優勢轉化為人力資本優勢,最終表現為創業機會和創業結果上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倫劍峰,潘國峰.家庭資本對大學生就業影響的實證研究.商界論壇_前沿探索,2013,(03).

〔2〕高耀,劉志民,方鵬.人力資本、家庭資本與大學生就業政策績效———基于江蘇省20所高校的經驗研究.教育體制與結構,2010,(08).

〔3〕馬玉平.家庭資本視角:大學生就業的社會支持作用專題研討.教育教學論壇,2014,(26).

作者:宋美霖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