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學生就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6-17 03:33:14

導語:農村大學生就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大學生就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民辦高校農村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民辦高校和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針對民辦高校農村籍貧困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解決農村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民辦高校;農村籍;大學生就業;對策

1民辦高校中農村大學生就業現狀

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這便造成用人單位提高就業條件。另外,民辦教育在我國僅有20多年的時間,社會的認可度不夠高,加大了民辦高校學生的就業難度。2016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765萬,較去年增加了10萬人左右。據統計,民辦高校農村大學生約占在校生總數的20%左右。為了客觀地了解高校農村籍貧困大學生現狀,作為一名大四學生輔導員,我對本學校農村大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發現民辦高校中農村大學生特別渴望就業,因為這不僅關系到自己的前途,還肩負著自身家庭的重擔。所以,這類學生更加看重的是工資待遇,從而導致了一種“有業不就”、“無業可就”的就業狀況。

2民辦高校中農村大學生就業存在的問題

2.1自身因素

民辦高校的大學生,大多是在全國大學生擴招,各個民辦高校為了保證生源降低錄取分數線的背景下來到大學校園。這一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專業基礎不扎實,最終畢業面臨的就是失業。雖然農村大學生中有的知道自身的弱勢,但是他們只知道學習,很少和同學交往。這便導致了不能很好的處理人際關系,不會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才能,最終錯失就業機會。民辦高校的大學生尤其是農村大學生在經歷高考失利后,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內心壓力大,感覺讓父母失望。另外,農村大學生家庭條件本來就不好,這就更導致貧困學生在就業時缺乏自信心,有想法不敢表達出來,從而給就業帶來主觀的阻力。

2.2學校因素

民辦高校在我國的發展歷史較短,教師資源流動較大。教學硬件設施不夠先進,課程設置缺乏特色。民辦高校將就業看成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的理念不夠成熟,落實的不到位。多數民辦高校還是更重視生源情況,而忽略就業工作。將就業工作下放到事務繁多的輔導員身上,先不說輔導員不夠專業,即便是經過學習能夠指導學生就業??墒菍W習的時間呢,精力呢?導致輔導員兩頭兼顧不得,最終導致學生接受不到系統的就業指導,就業面臨重重困難。2.3社會因素大量的留學生回國發展,還有一些國外的年輕人來中國淘金,這些無形中增大了國內學生的就業壓力。社會對民辦大學生的素質持懷疑的態度。這便使得民辦高校大學生再就業時受到不平等待遇。

3民辦高校解決農村大學生就業存在問題的對策

3.1政府應加大對民辦高校的政策支持

要解決民辦高校農村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問題,政府首先要加強宏觀調控,大力發展經濟,使就業市場逐漸回暖。還要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就業市場,促進各種人力資源的市場流通和市場配置。大力發展國家基層項目,為民辦高校農村大學生提供多渠道的就業崗位。比如西部大開發、三支一扶、農村特崗教師、大學生村官計劃,政府可以適當的為民辦高校農村大學生放寬條件。另外,鼓勵大學生應征入伍,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并提供一些優惠政策。使既沒有資金,又沒有人脈的民辦高校農村大學生獲得實現自我價值的渠道,從而緩解了就業壓力。

3.2用人單位應轉變思想打破對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偏見

用人單位首先要轉變思想,民辦高校的學生雖然底子薄,但是并不是做不成事。加上現在的民辦高校特別重視對學生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服務”為宗旨,鼓足干勁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所以說,民辦高校不乏優秀人才,特別是那些用心學習的農村學生。因此,用人單位應該打破對民辦高校學生的偏見,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深入發掘人才。這不僅能夠為民辦高校農村大學生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也會完善本單位的人力資源配資。

3.3民辦高校應加強對農村大學生的就業指導

3.3.1轉變農村大學生的就業意識

學校教育引導農村學生去基層,中小企業就業,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意識。教育學生勇于嘗試,腳踏實地,不能好高騖遠,打破“有業不就”的怪圈。

3.3.2加強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

民辦高校要專門設立就業指導中心,該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要由心理咨詢師、職業指導師、職業生涯規劃師等角色集于一身。同時開設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使學生了解所學專業的培養和發展方向,以及一些國家就業政策和形勢。

3.3.3全方位拓寬就業渠道

學校首先要及時招聘信息,鼓勵學生參加招聘會。其次,加強學校和企業的無縫合作和對接,以企業為基地,大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可以采用“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方式,實現了人才培養與企業產業間的“無縫連接”。再次,針對學生的專業特點進行專業技能的指導,有針對性地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技能培訓,通過創業教育、SIYB培訓、創業巡回報告等方式來鼓勵和刺激高校畢業生通過創業實現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最終達到就業的倍增效應。

3.4民辦高校農村大學生要克服自卑心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作為民辦高校農村大學生,要給自己正確的定位,不要一味的自卑。雖然家庭條件不好,那只是外部因素,要堅信自己通過努力不會比別人差,多發現自己的優勢并時常激勵自己,修煉良好的就業心態和心理素質。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分析好就業形勢,找準自己的位置,把握就業機會。通過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社會實踐能力,同時注重文明修身,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過多渠道積極了解企業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各種訓練,盡可能在應聘時能夠比較充分地展現自己的才能,提高自身競爭力。

作者:趙順平 單位:長春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鄭澤莉.高校貧困生問題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2004.

[2]陳啟.適應新形勢,轉變就業觀念————民辦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關鍵[J].科技信息,2009,(24):48.

[3]彭時代.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貧困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J].云夢學刊,2010,(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