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大學生就業輔導思考

時間:2022-06-15 02:54:52

導語:疫情下大學生就業輔導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疫情下大學生就業輔導思考

在新時期背景下,大多數大學生都面臨著就業問題,價值觀對于大學生就業在疫情及其連鎖反應之下,如何長期確保大學畢業生順利就業已經成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而解答好這個課題,則是政府、高校、企業乃社會各界共同的責任。由于深受疫情影響,我國現階段勞動力供給需求匹配失衡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被凸顯和放大,而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極有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被凸顯和放大。充分調動一切有利因素全力保障大學生順利就業,對于穩定學生群體,保障國計民生乃至策應疫情防控的總體形勢都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受國家經濟下行,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突發大規模疫情的影響,大學生就業工作較往年而言將面臨巨大的壓力。壓力主要來源于:其一,一些企業可能會削減計劃招聘崗位數量,甚至裁員;其二,有些企業可能會更傾向于招聘具有工作實踐經驗的員工;其三,大學春季招聘的黃金窗口期可能會縮短;其四,部分學生的就業觀念與就業心態可能無法有效適應就業環境調整與就業節湊變化;其五,初次普及的高校云就業平臺的可靠性及其運作方式的實效性將受到高強度的實戰檢驗。面對疊加而來的壓力,高校、企業與廣大畢業生應當端正態度,通力協作,廣開渠道,多措并舉,敢于創新,積極爭取就業(招聘)合理預期目標的達成。在當前條件下只有實施遠程精準就業輔導,確保現行就業輔導模式與高校云就業平臺及其運作流程無縫銜接,才能夠保障就業工作效率的最大化。換而言之,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工作職責在網絡環境下應當以實效性為主要評價標準,而其職責的履行方式也應當以精準性為主要追求目標。

就業需求與招聘需求的精準掌握

就業云平臺為招聘與應聘雙方提供了遠程接洽的渠道,同時也為雙方提供了信息定制的窗口。輔導員應當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借助大數據平臺,提前做足功課,充分搜集、梳理并掌握供需雙方的需求。對于學生而言,輔導員應當了解其就業意向(含地域、行業、前景、薪酬、福利等),專業特長,性格特征與實際需求等;對于企業而言,輔導員應當了解其招聘需求(如崗位、人數、專業需求等),招聘偏好,發展潛力與實際條件等,并在此基礎上對雙方的需求進行匹配性分析與歸納,為協助雙方實現精準對接做好準備。輔導員要充分發揮貼近學生、了解學生、服務學生的職業優勢,參與大學生就業數據庫建設,積極提供更為具體、更為詳實、更為細致、更為人性的學生信息,為數據庫算法的不斷優化升級提供必要的助力與支持。同時,還應當充分發揮人脈資源與優勢,為學生爭取更多的優質就業機會。

就業信息與招聘信息的精準推送

確保學生與企業雙方定制信息的精準推送是高校云就業平臺發揮應有效能的關鍵所在。依據其實際需求,為其篩選并推送信息的時間應當盡可能提前,至少應當為雙方留足熟悉信息,核驗信息與比較信息的最小時間量(約為一周),從而減少其從大量信息中反復建立匹配關系的時間,保證其能夠有效集中精力參加網絡招聘會。輔導員應當熟練掌握借助移動互聯網及其終端設配與相關軟件的功能特性,借助其優勢,為畢業生與招聘企業提供額外的信息推送。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推送不是同質信息的疊加,更不是同種信息的重復。這種額外推送的信息應當以彌補云平臺數據與算法的功能性不足與雙方因高度依賴云平臺或固有思維定式而產生的視域盲區,從而為雙方創造更多的接觸機會與選擇機會為目標。簡言之,以增大簽約可能性為基本目標。因此,輔導員要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始終保持獨立于云平臺算法之外的視角進行信息篩選。

就業困難與特殊群體的精準幫扶

輔導員要以“早發現,早幫扶”為原則特別關注存在就業困難的學生群體。通過對學生就業進程的總體掌握與學生對就業工作認知的個別掌握,及時發現存在就業困難的學生并建立幫扶臺賬(應包含有幫扶方案與進度計劃),及時通過一對一談話談心,定位其困難所在,定性其困難根源,定量困難程度,并依計劃節點進行針對性幫扶。其中輔導員應當特別留意截止目前尚無明確意向單位的學生以及就業意向仍然不明確的學生。對于前者,依據其實際情況及時為其推介相關單位;對于后者需剝繭抽絲,循循善誘做通其思想工作,提升其就業積極性。基于疫情及其影響,輔導員應當把握主要矛盾優先照顧身處疫區的學生群體,優先為其提供必要的就業幫扶,包括優先為其推送就業信息,優先為其推介就業機會等。在疫情條件下,輔導員需高度警惕在招聘過程中所發生的對于疫區學生群體的歧視和排斥行為,如有發現堅決抵制,依法舉報,以充分保障學生權益。

就業政策與法律法規的精準宣講

相關就業政策與法律法規是大學生就業工作的助推器與保護傘,而將相關政策與法律宣講到位,落實到位則是打開助推器與撐起保護傘的關鍵所在。近年來,為了有效推進大學生就業工作,國家和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多項保障大學生就業鼓勵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如“西部計劃”,“三支一扶”,“村官計劃”等。輔導員應當在熟悉掌握相關政策的基礎上,積極面向學生進行宣講,以促使政策落地生根。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摘錄相關法律法規(如《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的重點條文對學生進行宣講,以保障學生的就業相關權利。對于可能發生的就業風險,要有所預判和事先準備,利用就業云平臺及時對學生進行風險示警。對于學生可能存在的就業政策理解偏差與困惑,輔導員應當及時闡釋,及時引導。對于學生提出的關于就業協議或勞動合同的疑義,應當依據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及時進行把關與解答。

就業觀念與就業意向的精準引導

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端正就業態度是有效應對當前就業形勢的先決條件。在疫情的影響下,隨著就業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被放大,那些落后的、固化的、功利化就業觀念可能會成為大學生就業過程中最大的羈絆與障礙。大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將個人志愿與市場規律以及國家發展建設的需要科學統籌一致,以更加積極而開放的態度來應對市場的篩選與競爭,才能夠真正獲得成長與進步,從而在就業的人生挑戰中決勝而出。輔導員應當把握校園招聘的黃金時期,通過遠程但細致的交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耐心的與學生一起分析其自身的優勢與不足,一起分析其就業意愿的合理性與可行性,一起分析當前的就業環境與形勢,幫助其找到最佳的就業選擇。同時應當結合國家相關政策鼓勵、支持、引導大學生到基層、到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就業技巧與就業能力的精準指導

對于大學生而言,畢業求職既是一種最為真實的自我推銷,一種非常重要的人生歷練,同時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綜合素質全面檢驗。而熟練掌握一定的就業技巧與策略則是認真應對就業挑戰的應有之意與必要步驟。輔導員應當充分考慮到云就業平臺首次大規模使用過程中,大學生群體中可能存在的適應性差異與就業技能方面的差異。在非傳統就業環境下,適應性較差的大學生,由于就業技能的欠缺與經驗的欠缺,其固有就業優勢往往無法得到理想的展現,極有可能會錯失就業機會。對于可能出現的就業技能欠缺問題,輔導員要將云就業平臺與手機微平臺相結合,為個別同學進行必要的一對一指導以及為其針對性的推薦相關就業指導網絡課程,以幫助其盡快提升職業生涯規劃能力與求職能力(如簡歷制作,應對面試,應變技巧等),建立就業自信從而把握就業的關鍵環節。疫情及其連鎖反應既孕育著經濟長足發展的希望又伴隨大學生就業困難的陣痛,緊迫且艱巨,持續且復雜。而大學畢業生的順利就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社會問題,關系到數百萬個家庭的切身利益乃至國家的長治久安。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以云就業平臺保障大學生就業工作順利進行,是惠及國計民生的務實之舉,也是順應形勢,攻堅克難的創新之舉。實效性與精準性是依托云就業平臺有效應對當前嚴峻就業形勢的核心要義。在缺乏線下協同的情況下,全體輔導員的團結一致,耐心細致的在線協同,就是云就業平臺的效能的倍增器。只有通過實施遠程而精準的就業輔導,云就業平臺的實效性才能夠實現最大化,企業才能夠事半功倍的達成招聘目標,大學生才能夠憑借云平臺積極發揮所長,充分展現自我,從而實現人生的重要跨越。

作者:何磊磊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