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法制教育現況及措施

時間:2022-04-03 11:41:00

導語:高職法制教育現況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法制教育現況及措施

1五年制高職法制教育的現狀

1.1從課程設置上看,至今尚未形成統一的指導思想。雖然國家對學校法制教育予以重大的關注,但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多種原因導致各個五年制高職學校使用的法律教材不同、使用年級也不同,這就容易在教學過程中,由于難以把握核心精神綱領而導致教學效果與預期目標存在差距。

1.2從教學內容和形式上看,不成體系的法律知識和單一的課堂教學難以培養出學生的法律素質。目前五年制高職的法制教育大都夾在德育類課程教材中,少有的幾本內容也只是泛泛而談,相當部分的法制教育停留在課堂教學中,而忽視了法律行為習慣的培養和法律實踐。在實際生活中,往往因為未掌握司法操作方式錯失最佳的維權時機。這些法律操作內容通過什么途徑、解決什么問題,到什么機關、尋求什么幫助,如何書寫相關簡單法律文書等等。大部分高職學生的法律意識是一種片面的、不系統的狀態,缺乏理性的認識。事實上法律是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僅僅流于形式的法制教育是很難使學生真正掌握實用的法律知識和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手段,很難在實際參與社會中提高適宜社會職業的意識、素質和能力。盡管有的五年制高職校聘請了法制副校長或兼職法制教師,但由于授課內容的自由,實際作用的發揮卻不盡人意。

1.3從學生來源上看,五年制高職的學生多為經過中考選拔后分流下來的初中畢業生,這些學生學習基礎相對較差,對專業知識的接受尚存在一定難度,在行為上自我約束力不強,思想活躍但卻相對散漫。這也是五年制高職學生違法犯罪參與率高的原因之一。

1.4從學生身心特點上看,16-21歲的高職生正處于青春期,生理上形態變化、內分泌變化和機能發育的突飛猛進,容易與相對滯后的心理發展產生矛盾沖突。有關專家歸納出四大矛盾:即旺盛的精力與調節能力低的矛盾、興奮性高與控制能力低的矛盾、孤獨感與強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

2改進五年制高職法制教育的對策

根據上述現狀,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及特點,要做好五年制高職的法制教育,力求源頭預防青少年犯罪,主要做好以下幾點:

2.1轉變理念,統一認識。各相關部門應統一指導思想,進一步深化認識對五年制高職學生的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育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使學生知道和利用“書本上的法”,最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尊崇法律、維護法律的勇氣和毅力,注重培養“法治”精神。

2.2從素質教育的高度出發,培養法律素質。

2.2.1確立法制素質教育的理念。學校各級領導應當將法制素質教育作為當前素質教育開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切實地落實實施。由于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根深蒂固,智育的受重視程度遠遠大于德育,為了高考分,教師、學生、家長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傾注在應試課程上,而法律作為開卷考試的德育科目之一僅在一個學年中教授,可以說在為數不少的父母、教師心目中,法制素質教育的理念根本沒有真正確立。目前學校的素質教育仍沒有突破傳統學校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不重視對學生的法律素質的培養。

2.2.2調整課時設置,提高法制教育課的比例。法律素質的培養不是通過1-2個學期的德育課堂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貫穿于五年制高職教育的自始至終,從提高課時設置上開始做起,引起學生、家長和社會的高度重視,才會產生良好的效果。

2.2.3五年制高職的教材內容應和專業知識相結合。如:會計法、稅法等可以作為財經類專業必修的法律;民法、刑法等則可以作為對學生進行常規普法的內容,使法制教育適應學生的內在需求。

2.2.4學校采用多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法制素質。如開展“周末法制教育系列講座”,制定計劃并嚴格執行;或者組織學生旁聽各類案件的審理,切身感受違法與制裁、犯罪與刑罰的必然聯系;或者在法律教師或校外的“法制輔導員”的協助指導下開展模擬法庭活動,通過實踐提高素質等等。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不但可以豐富校園生活,也可以減少違法違紀行為,對建設良好校風起到積極的作用。

3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加強心理教育

3.1學校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來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青少年犯罪是心理狀態傾斜的外在表現。學校要及時發現并糾正不良言行,在父母與學生關系中充當溝通角色,適時利用家長會,發現“問題家庭”,促進親子交流,緩解學生心理壓力與逆反對抗;通過校園文化、“青春天地”等多種渠道,化解學生心理矛盾,預防心理疾病,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3.2家庭在法制教育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當以身作則,不斷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知識,以文明的言行,樂觀的態度,高尚的情操,進取的精神感染子女、教育子女,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促進健康人格的形成。家庭教育應始于溝通,巧妙引導、愉快啟迪、愛而不溺。

3.3社會應建立相應的心理咨詢、輔導機制,可對“問題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同時,以“法”來凈化社會環境、普及“綠色網吧”,致力和諧的社會文化建設。我們應當健全組織領導機制,以五年制高職校的法制教育組織和骨干力量為推動,多管齊下,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來營造一個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