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教與繼續教育發展

時間:2022-07-01 09:00:51

導語:成人高教與繼續教育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成人高教與繼續教育發展

1強調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地位和作用

文件要求各校“要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按照建設學習型社會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要求,充分認識發展成人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的重要性”,“把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納入學校的整體發展規劃,統籌管理,協調發展”。

1.1高等繼續教育為我國培養了大量人才

高等繼續教育畢業生多數成為生產、管理一線的業務骨干,高等繼續教育畢業生中全國勞動模范、科技帶頭人、教授、高級工程師、大中型企業的領導干部比比皆是。高等繼續教育為各行各業培養了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既提高了學歷層次,又提高了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通過高等繼續教育使從業工人從“體力型”轉向“腦力型”,管理人員從“經驗型”轉向“智能型”,培養和培訓知識型勞動者、創造型專門人才,加快推進勞動力密集型經濟、資金密集型經濟向科技知識密集型經濟轉化的歷史進程,進而加快推進知識經濟社會建設的歷史進程。反映出成人高等教育對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一直有很大的貢獻,近年來占到1/4左右。但也反映出成人高等教育貢獻的比率在逐漸下降,從1/2下降到1/3。特別是對于農林水地礦油這些艱苦行業,都存在著學生招不來,畢業后不愿去,去了后留不住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這些行業的發展,而繼續教育能做到“就地選拔,就地培養,就地使用”,這樣的畢業生“留得住,用得上,信得過”。

1.2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等繼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國正在進入快速的工業化、城市化階段,目前每年農村人口以超過1%的速度涌入城市。正是因為城市化、工業化的快速推動,隨著城市居民家庭初步進入富裕型階段,農村居民家庭達到小康型階段,對教育的需求正在迅速上升。在這種情況下,要求我們必須從個性化的需求出發,考慮高等繼續教育能夠提供的服務內容。不是沒有市場需求,關鍵是提供的服務是不是符合市場需要,高等繼續教育工作者應該研究如何滿足日益需要的個性化的教育需求。

1.3非學歷教育成為今后重要的發展領域

近年來,在自學考試考生總體規模上,保持了一種趨勢,就是學歷教育部分基本穩定,非學歷教育部分快速增長。另外生源結構也有一定的變化,主要表現在應屆高中畢業生的比例下降和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考生所占比例有較大增加。由自學考試統一開設的非學歷教育教育項目保持了快速發展勢頭,總規模達500多萬人。其中英語等級考試增長25%,計算機等級考試增長7%。

2明確了部屬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定位和任務

文件明確指出今后成人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主要面向在職人員開展業余形式的高中后和大學后學歷和非學歷教育培訓,大力開展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的繼續教育。”即明確了學歷教育的對象是“在職人員”,范圍包括“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學習形式是“業余學習”,學歷層次是“高中后和大學后學歷和非學歷教育培訓”。

2.1高等學校舉辦高等繼續教育是學校的基本任務之一

高等繼續教育應“以需求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求特色、以質量為生命、以品牌求生存”,以高層次崗位培訓為工作重點,適度發展高等學歷教育。控制并減小全日制脫產班的辦學規模,教育對象要逐漸轉移到以從業人員為主。普通高校高等繼續教育中的學歷教育要以提高教學質量及辦學效益為中心,穩定函授教育規模,加大函授教育改革,發展現代遠程教育,積極開展夜大學教育。為適應一些行業、企業的“減員增效”,及從事管理、經濟、金融、法律、醫學、郵電、教育等行業在職人員的學歷提高及轉崗培訓的需求,普通本科院校要重視發展第二專科教育、專升本教育和在職研究生教育等大學后繼續教育。專科教育要辦出特色,培養應用型、實用型、職業型人才。要以行業部委人才培養的需要為出發點,以計算機、外語培訓和下崗人員的轉崗培訓為突破口。

2.2在高等教育發展轉型中正確定位高等繼續教育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一個大眾化高等教育階段,實現了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到大眾化教育的跨越。這樣一個轉型對高等繼續教育帶來挑戰,就是針對成人的高等學歷教育的補償教育不是當前教育的主要矛盾,逼迫我們轉型,實現以過去的學歷教育為主向非學歷教育市場開拓。第二個轉型,高等教育從外延的發展到內涵的發展。國家已經明確提出,今后將適當控制高等教育增長的幅度,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來,將我們這個高等教育的大國逐步提升為高等教育的強國。高等教育面臨的第二個轉型,從大規模的外延擴展轉向內涵發展,使我們必須堅持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并舉的高等繼續教育方針。

2.3要適應社會對高等教育功能認識的轉變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意味著高等教育功能的大眾化,意味著高等教育的就業功能在強化,普通高等教育也是一種就業教育。我們必須看到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他的就業主體不再是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而是中小企業、社會服務業,這就要求必須對高等教育的功能進行調整。目前就業確確實實存在兩個問題,崗位不足,有業不就,兩種現象同時存在。有業不就與我們高等教育有很大的關系,這個關系就在于高等教育的功能沒有轉變。全社會對高等教育功能的認識發生變化之后,我們要進行反思,要適應這樣一個挑戰,給學生有用的東西,給他就業的技能、謀生的本領,給他個性發展的機會。

2.4高等繼續教育正面臨著競爭日益激烈的各種挑戰

我國的教育就政府定位來講,公共教育和非公共教育的界限越來越清楚。市場化對教育的影響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首先表現的是辦學市場主體的多元化,不再是政府、國家財政包攬一統天下的局面。第二個市場化,就是生源的市場化競爭。“十一五”期間,普通生源的市場在急劇的縮小。第三個,辦學評價的市場化,大家要高度重視。辦學質量好壞,不是靠宣傳能夠蠱惑一時,辦學質量的市場化評價機制對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強大,越來越重要。

3指明了函授教育發展的方向

3.1函授教育是成人教育發展的突破口

函授、夜大學、成人脫產班教育系統,是我國成人教育的傳統形式,函授教育仍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主體。無論是函授、夜大和脫產班,招生人數和在籍人數總體上都在增長,但函授的人數始終是其它兩類學生人數的2倍多。而從中可以看出,研究生教育、普通本專科和成人本專科3類中增長幅度最大的依次是碩士、普通專科和成人本科,增長最快的成人本科增長了6.7倍。在1998年,成人本專科招生人數與普通本專科基本持平,而到了2005年,成人本專科招生人數略少于普通本科或普通專科的招生數。

3.2大力推進高等繼續教育信息化建設

高校要積極運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開展繼續教育,大力發展網絡教育,積極推進繼續教育的現代化。今后還要進一步縮小采用傳統方式教學的高等繼續教育的招生規模,并逐步擴大采用以現代遠程教育技術為主要手段的高等繼續教育規模。要加快現代教育手段和教育資源信息化建設。各校要盡早建成校園網,各函授站要建有計算機教室并和主辦院校校園網聯通,實現網上教學和管理。要提高教師和管理人員使用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和管理的能力,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理和教學改革中的積極作用。

4強調成人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應規范管理、提高質量

文件指出,要對當前各校的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進行資源整合、歸口管理、依法治教、規范辦學、深化改革、提高質量。并且提出了幾條具體措施:其一是從2007年秋季開始停止招收成人脫產班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助學脫產班,也不能與其它機構合作舉辦上述脫產班。其二是嚴格校外合作辦學審批、檢查和監督,堅持辦學的主體地位,提出了四個“嚴禁”,即“嚴禁與個人、非法人單位和不具備條件的機構合作辦學”、“嚴禁在開展業余形式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助學活動中與其他機構合作”、“要堅持辦學的主體地位,嚴禁轉移和下放教學權和辦學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移招生錄取的職責和權利,嚴禁委托個人或中介機構招生……”其三是強化學校的支持服務、加大投入、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4.1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是新時期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就高等教育發展提出的要求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和重點學科建設,增強高等學校創新和實踐能力”。最近一年里,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強調:“十一五”期間,高等教育要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切實把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來。為落實這一戰略決策和部署,教育部先后下發了2006年的“16號文件”和2007年的“1號文件”、“2號文件”,推動高職高專教育的改革與建設,實施“質量工程”,深化新一輪本、專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不僅僅是全日制本、專科教育的任務,同樣也是各類成人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的重要任務。質量是繼續教育的核心和生命力,質量也是社會對繼續教育普遍關注的主要問題。

4.2進一步規范管理,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質量

近年來,大量地方高校開始開展繼續教育,開設的專業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但是管理沒有完全跟上,已有的規章制度沒有認真執行。因此在招生、辦學、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不規范行為,如違反規定,挪用函授指標異地舉辦脫產班,函授教育中函授站缺少相應的管理力量,缺少對教學過程的投入。在對現行的管理法規進行總結和研究的基礎上,要抓緊制定有關繼續教育管理的條例、高等學校專業設置管理辦法和各類繼續教育教學基本要求等。加強對舉辦網絡教育、函授、夜大學和脫產班高校的資格審查,嚴格審批程序。對嚴重的違規違紀、教育管理混亂和質量低下的學校或函授站,教育部門應認真檢查,一經查實要堅決采取措施,及時糾正或停止其招生。繼續教育與非學歷教育要統一歸口管理,要建立和健全嚴格的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審查、審批、監督和檢查制度。應切實加強和規范繼續教育的考試工作,嚴肅考風考紀,不斷完善考試監管體系。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舉辦學歷教育脫產班、函授和夜大學,嚴格禁止脫產班和夜大學在異地辦學,嚴格禁止挪用函授、夜大學的生源計劃辦脫產班;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標準和條件設立函授站,認真組織教學全過程,函授站要加強教學輔導和助學服務,函授教育的課程面授教師由主辦學校負責選派;夜大學限在便于學生走讀的學校所在地招生。

4.3進行資源整合,實現歸口管理

各個高校內部開展的繼續教育,如成人教育、遠程教育、網絡教育、非學歷短期培訓等類型的繼續教育多頭管理,造成了“對內爭資源、對外搶生源”的混亂局面。而且由于開展的業務大同小異,只是學習方式存在區別,分頭管理造成標準不統一,資源無法共享,管理力量分散,在社會上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應通過各種繼續教育辦學類型、辦學層次、培養規格、教學形式的歸口管理,促進教育標準的統一和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這是因為,雖然辦學形式不同,但我們的培養對象是一致的,都是已經進入到社會的從業在職人員,培養的目標也是一致的,都是為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培養的應用型人才。

4.4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堅持“成人、在職、業余”學習的辦學特色

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首先要進一步明確辦學方向,促進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和諧發展,找準成人高等教育應有的服務對象和服務領域。優化專業設置,使培養模式不但要全面體現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而且還必須維護學歷教育的嚴肅性。根據地方和基層對應用性高等專門人才的要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處理好社會需求的多樣性、多變性與教學工作相對穩定的關系。處理好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的關系,適度增加技術性和實用性課程。鼓勵以就業、上崗、轉崗為導向,走“定單培養”、校企聯合、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子,培養技能型、實用型、應用型、復合型、外向型等應用性高等專門人才。

4.5必須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和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

各院校在舉辦高等繼續教育過程中,培養了一支熱心高等繼續教育事業、安心工作、敬業奉獻的管理隊伍。這支隊伍全身心地投入到高等繼續教育事業,不斷探索高等繼續教育的辦學規律,積極開拓高等繼續教育的辦學領域,加強教學和學生管理,保證了教育質量。各高校采取措施鼓勵教師積極參與高等繼續教育教學工作,選聘的教師大多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滿足了高等繼續教育的教學需要。但從統計數字上看,高等繼續教育的教師隊伍總規模卻在不斷減小,反映在教學工作中,許多高校高等繼續教育的生師比有的已經達到50∶1甚至更高,使教學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5強調穩定工作,要求加強對兩類學生的管理

文件明確要求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責任感來重視穩定工作,要高度重視對成人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學生的管理,并納入學校管理的整體工作中,要特別加強對已招收的成人脫產班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助學脫產班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高等學校應加強對繼續教育學生的管理,要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誠信教育和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嚴禁學校組織學生到娛樂場所等不適合教學工作的場所進行社會實踐、學習。發展高等繼續教育要有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和育人環境。我們要注意加強對高等繼續教育的輿論宣傳,宣傳高等繼續教育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宣傳在人才培養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宣傳學生刻苦求知的精神以及畢業生在各條戰線、各個工作崗位所創出的業績。讓社會正確地了解、理解和支持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繼續教育,增強社會信譽度,為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繼續教育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