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創新模式發展研究

時間:2022-01-11 10:08:24

導語:高等教育創新模式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教育創新模式發展研究

一、慕課為高等學校提供了優質、多元的教學資源

傳統教育中,教學資源不足和分配不均衡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不利因素,造成學生勢必會面對不公平的教育條件,多種學習的需求也很難滿足。在慕課時代,這一矛盾基本得到妥善解決。1.覆蓋課程廣泛,發展迅速截至2016年底,中國最大的慕課平臺——學堂在線運行的課程超過了1300門,涵蓋哲學、理學、法學、工學、文學、醫學、教育學、經濟學等12個門類,擁有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30余萬注冊用戶,位居全世界第三,僅次于源自斯坦福的Coursera和哈佛、麻省理工學院創建的edX。2.資源優質,實現共享正所謂“大學無界限”,慕課的產生和發展體現合作分享和全球化理念,它是由來自全世界知名學校的教授錄制的教學視頻,這些視頻不僅具有開放性,而且部分是免費的。普通高等學校的師生能夠借助這些優質資源,接觸到所學領域課程的前沿性知識,有機會與來自四面八方各個學科領域的師生共同學習、交流同一門課程。慕課作為一種嶄新的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它同時具備其他傳統教學模式所不具備的優勢,是高校教育資源共享未來發展方向。相比傳統教學,慕課平臺真正做到具有高質量和內容形式豐富的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相對公平的學習機會,減少教育資源不均衡對教育公平性的消極影響,滿足多數受教育者對學習的強烈需求。

二、以翻轉課堂為契機,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包括傳授知識和消化掌握知識兩個階段。知識傳授通過教師課堂講解完成,知識消化和吸收則通過學生課后復習和完成作業來達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2012年,慕課背景下,作為互聯網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產物,翻轉課堂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廣泛關注。1.翻轉課堂的特點。翻轉課堂改變和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即學生在課前通過老師的視頻課程完成知識的學習,到了課堂上,師生之間主要是互動的過程,包括知識的拓展和解答問題等。翻轉課堂將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了“翻轉”,其教學過程正相反于傳統教學過程:學生在課前先獨立學習教師事先錄制完成的課程視頻;到了課上,教師主要是幫助學生逐一解決難點問題,更多的是帶領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消化和運用于實踐之中。翻轉課堂具有教學視頻濃縮精選、信息清晰明確、創新的學習流程、復習檢測快速明了的特點。2.由“教師本位”向“學生本位”轉變。翻轉課堂實現了從“教師教”到為“學生學”的轉變,使課堂教學真正互動起來,實現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完美交織與融合。這種課堂模式促進了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主向知識內化為主的模式轉變。由于學生課前事先看視頻進行了學習,查閱了相關背景知識,因此在課堂上就變成了提問題、解難點的狀態,充分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

三、搭建共享平臺,助力終身學習

1.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與傳統課程不同,很多慕課都準許學生在開課期間隨時免費或有償注冊進入。一些慕課將大學的課程分成不同段落分別開設,為學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慕課打破了校園之間的界限,讓優質資源得到共享。高校每年要投入大量資金聘請名師進行學術交流和為學生授課。而采用慕課方式,既能合理減少開支,又擴大了學習課程的受益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雙贏。2.助力終身教育。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廣泛應用,慕課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相對于傳統教學,慕課強調以學習者為主體,學習不受地域和時間的局限。慕課教學模式正向初級的教育層面覆蓋,我國中小學也開始運用網絡在線課程。學生從小接觸慕課課程,到了高等教育階段便能夠更加有效地利用好這種資源助力學習。這就為終身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慕課擺脫了時間與地點的束縛,把整個傳統課堂的各個環節,用現代技術進行網絡化構建,這也正是慕課得到迅速發展和廣泛傳播的重要原因之一。慕課的一大特色便是打破地域的界限、打破了大學的界限,使世界各地的優質教育資源得以共享。由于以名校提供的課程居多,所以慕課上的資源堪稱經典,對于學生學業的促進是合理的選擇。慕課的“大規模”甚至可以做到接受數萬人上同一門課程,而且課程的質量相對較高,大部分出自獲得國家較多財政支持的名校的名師。有些慕課開設的內容在學校并沒有對應的課程,完全是為了學員開設的,這就為大多數受眾低成本、高質量的教育提供了可能。無論是普及基礎知識還是文化傳承,慕課對大眾的終身學習都起到了積極的建設意義。

四、慕課優化了學生自主學習管理和創新實踐能力

1.創設了學生自主學習環境。由于參加慕課學習的學生在一開始都要自行注冊、自學為主,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無疑是一種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傳統課堂教學的被動接受式學習轉變為有目的性的自主學習。由于目的性增強了,必然帶動學生對未來謀劃能力的提高。學生往往是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和明確的目的性去參與學習,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也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針對性,越來越能夠對今后的實踐起到指導作用。這樣的學習是對書本知識相當有益的延伸,而且拓展了思考問題的角度,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2.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慕課可以推進學生管理能力的鍛煉。據調查顯示,能夠完成慕課選修的人數不到總數的10%。雖然一門慕課要求的時間并不太多,一周平均兩小時左右,然而能全部堅持下來的學生少之又少,能堅持學完慕課的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也會增強。往往由于不能合理安排時間無法做到持之以恒,若能合理安排好時間,提高自制力,將慕課學習進行到底,必將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慕課互動平臺就好像一個學習者的社區,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能夠鏈接到更大的平臺資源,與志同道合的學習伙伴們互相交流切磋,迅速拓展對本學科領域的視野,提高學科領域知識的層次與水平。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同伴一起學習,按時提交作業和進行檢測,大大提高了完成課業的效率。盡管慕課并未能予以學生學分,但是一些大學開始接受慕課的結課證書。3.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有很多學生在大學期間局限于本專業學習,忽視了跨學科學習的重要性,更談不上將知識融會貫通,這可能是今后工作的短板。然而有了慕課,從文到理,從古典到現代,知識無所不有。多層次多角度知識的搭建,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層次,甚至能夠幫助學生找準未來的發展方向。借助慕課,眾多名師和企業家與大學生親密互動、交流切磋,甚至成為了合作伙伴。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到實踐項目中,對提升創新創業能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通過參加慕課主講者線下的交流活動,更多的學生了解了創業的歷史,開拓了思維和眼界。

五、結語

慕課給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模式創新帶來了很多機遇,為學習者搭建了新型的共享學習平臺。如何在信息化的慕課時代,從傳統教育模式向現代化教育模式轉變,成為當代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課題。盡管慕課不能取代傳統教學,但是它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等教育教學未來發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李曉明.慕課四年再回想:狀態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7(7):10-12.

[2]張小紅,楊祚寶,顏倩倩.慕課視角下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模式探討與實踐[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6(4):115-119.

[3]同勤學.以慕課為契機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113-116.

[4]張瞳光,高建軍,田象生.慕課背景下高校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2016(12):18-21.

[5]于光華,王麗紅.慕課對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啟示[J].教育教學論壇,2017(8):100-101.

作者:程曉英 單位:天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