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學位高等教育學論文
時間:2022-07-25 03:39:48
導語:碩士學位高等教育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通過對近三年32個高等教育學碩士點的1178篇學位論文選題的分析,得知選題集中在高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高等學校內部管理、國際與比較高等教育等領域,論文選題從學科理論轉向問題實踐,認為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應注意問題意識與創新性、信息對稱與價值性、導師指導與時效性。
一、選題緣由及樣本選取
自198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起,高等教育學作為教育學二級學科,正式建立了學位點[1]。從廈門大學1984年正式開始招收高等教育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至今已有35年,其間,高等教育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作為高等教育學研究領域活躍的一支重要力量,每年都會有一定數量的學位論文產出,其中一些成果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顯現出當前高等教育領域學科研究的繁榮。對近三年的研究成果進行統計與分析,不僅有助于較為全面地反映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與學術水平,也能把握高等教育學的學科研究的前沿和發展趨勢,為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二、選題概述及分析
(一)選題概況。以CNKI“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作為檢索數據主要來源,設置關鍵詞“高等教育學”,檢索時間段為2016年~2018年,選定“碩士學位論文”選項。經仔細篩選去除重復的論文篇數后,檢索出全國在該時間段內共有32所上傳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高等學校,共計1181篇碩士學位論文,由于數據庫的原因,輸出結果不齊全,有效樣本為1178篇,具體情況如下頁表1所示。(二)研究領域。對于高等教育這一研究領域而言,當前國內外學術界仍缺乏一套公認可信的范式。文中所用的高等教育研究領域分類,是基于別敦榮教授[2]、李均教授[3]等多位學者的分類方法,綜合分類后作出的界定,包括高等教育基本理論、高等教育體制與結構、高等教育課程與教學、高等教育內部治理、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等18個領域,據此得出表2。從表2看,可將18類選題分為四個方陣。第一方陣主要包括課程與教學、內部管理、國際與比較高等教育,都在100篇以上,比例均超過10%;第二方陣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體制與結構、高等學校德育、教師教育、考試招生與就業、高等教育基本理論,都超過60篇,比例在5%至9%之間;第三方陣為高等教育史、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經濟與財政,篇數均超過20篇,比例在2%至4%之間;第四方陣為民辦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策與法律、成人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選題、高等教育學科建設以及其他選題等6類,比例均低于2%。(三)分析與討論。從論文研究主題類別分布來看,2016~2018年,我國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相對集中的研究主題分布在第一方陣的高等教育課程與教學、高等教育內部管理、國際與比較高等教育3個主題類別中。這3個主題的學位論文量在整個學位論文總量中占比接近50,說明這3個主題是近3年我國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比較重視的研究領域,是研究的主流;而第二方陣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體制與結構、高等學校德育、教師教育、考試招生與就業、高等教育基本理論等幾大主題研究成果也相對比較豐富;但在第三方陣和第四方陣中,高等教育史、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經濟與財政、民辦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選題、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等主題的研究相對薄弱。此外,從選題的另一種層面上說,其中不少篇幅對各科類高等教育(如高等工程教育、高等師范教育、高等職業教育、醫學教育等)也給予了一定關注。1.第一方陣分析。高等教育課程與教學這一主題的學位論文所占比例最大(為17.23%),說明這一重要領域受到了高等教育學碩士生的重視。在高等教育學的發展與改革中,教學管理與質量保障、教學理論、學科與課程建設、教學評估與評價、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各學科教學也受到不少碩士研究生的重視。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高等職業教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民辦高等教育這三個選題領域中,共有7篇論文是研究課程與教學方向的。據此可知,在高等教育學碩士點中,以“教學改革”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與關鍵已是不爭的發展趨勢。高等學校內部管理領域的研究論文共189篇,在近三年的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分布中排名第二。經分析,其中教師管理和教師隊伍建設、學生管理、高等學校管理理論、科研與學術管理等方面都受到了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關注和重視。對這一主題進行總結,可以使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研究選題集中在現代大學制度、學術權力與學術自由、內部治理結構等方面。高等教育的改革離不開地區間、國際間的比較。從這三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學碩士生研究的選題看,有關國際與比較高等教育的學位論文占到了10.35%,表明介紹國外高等教育的文章近三年在逐漸增加。中國高等教育學科始終持一種開放的姿態,注重借鑒國外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2.第二方陣分析。自1999年我國研究生邁開擴招的步伐起,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便逐漸受到學界的關注。近年來,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張。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對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研究篇幅雖然不占主流,但也逐漸引起了關注,其選題主要涉及到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生教育質量、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導師、研究生招生,還有關于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學術誠信、就業問題等。高等教育體制與結構在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中,體制與結構是一個關鍵環節,有宏觀、微觀兩個方面。在所分析的學位論文選題中,研究的問題有:關于層次結構、布局結構的研究;關于招生制度、教育政策法規(例如免費師范生政策)的研究;關于高等教育結構優化的研究;關于高等教育全球化、國家化的研究;關于教育評估、高校目標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研究;關于后勤管理、學院制管理的研究等。高等教育德育論文,近三年選題篇數近90篇,在整個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中占比7.39%。經分析發現,高等教育德育這一主題的研究熱點相對其他領域較分散,其中有17篇為德育理論研究選題,除此之外,其他集中在當前的高校德育實踐問題研究、德育隊伍建設兩個領域。另由于“互聯網+”浪潮的影響,相關網絡德育問題研究也相對較熱門。近三年間,關于教師教育與教師發展主題的學位論文比例是6.28%。從其研究主題上看,有關教師的專業化、教師聘任、教師流動、教師繼續教育、教師評價、教師培養、新教師的入職培訓、教師職稱評聘、教師教學等方面問題的研究受到了高等教育學碩士生一定程度上的重視。高等教育改革需要高等教育理論研究,高等教育理論研究推動高等教育改革。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基本理論研究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越來越為學者們所認識。從上述表格中統計的數據上看,理論方面的研究基本圍繞高等教育中的科學主義取向、德育過程問題研究、通才教育、專業設置研究、人才培養目標、大學理念、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問題,作為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對高等教育理論工作仍要進行艱苦地探索和不懈地鉆研。3.第三方陣分析。第三方陣的選題中,相對而言,高等教育史、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經濟與財政等三個領域所占總數比例不大,但隨著當前“雙一流”和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浪潮,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步伐不斷深入,此方陣中相關選題的數量與關注熱點的范圍持續擴寬。高等教育史這一主題的研究主要涉及高等教育家的思想和高等教育制度史料的研究,共42篇,占的比例不多,“論從史出”高等教育學碩士生應注重考察高等教育發展歷史,并從中獲得啟示和論據。高等職業教育研究論文占比不多,僅30余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在其中是研究的重點。此外,高職發展政策和師資隊伍建設也受到碩士研究生們的一定關注。自20世紀80年代,教育經濟學引入我國以來,高等教育經濟研究發展最為迅速,進而有了高等教育經濟與財政這門分支學科,主要是對高等教育投資與效益的研究。雖然近三年這方面的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并不太多,但涉及面廣,高等教育財政、高等教育投資、高等教育產業化、人力資本、教育投資效率研究、高等教育中的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高等教育個人需求、高校負債經營等問題,都是從高等教育經濟學角度進行研究的。4.第四方陣分析。第四方陣共包括6類選題。高等教育學既是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也是一門尚未成熟的學科。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不只是指高等教育學一門學科,也包括各個分支學科群的建設問題。而近三年高等教育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卻并未將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問題作為重要問題給予關注。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高等教育學碩士生的理論功底不夠深厚,對高等教育學性質、對象、體系、方法等基本理論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時顯得力不從心。綜上可知,2016~2018三年間,高等教育碩士論文的選題多數集中于豐富多彩的實際問題研究領域。從第四方陣中的民辦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策與法律、成人高等教育等選題備受冷落的情況來看,這些重要領域選題仍未引起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足夠重視。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在1178篇樣本學位論文中,存在12篇非高等教育選題的學位論文(占比1.02%)。這表明近三年來,部分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關注領域在逐漸擴大,并不局限于高等教育問題,研究范圍還包括基礎教育、教育基本原理、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等領域。除此之外,還有19篇為研究教育領域之外的其他選題(占比為1.61%),如《穿越“次元壁”———大學動漫文化現狀調查與策略研究》《河北省大學生消費現狀及理性引導研究》等。
三、小結與發展建議
(一)小結。一直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一方面主要致力于高等教育基本原理與學科建設相關主題的研究,多表現為基礎研究和理論研究;另一方面則主要圍繞實際現實情境問題進行研究,多以應用性、開發性的研究形式為主[4]。再結合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結論:近三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研究對象逐漸從學科理論領域轉向問題實踐領域。(二)發展建議。1.問題意識———選題要有創新性。面對一個實際問題,發現遠比解決更為重要。碩士研究生在學位論文選題中,應學會辨別所研究問題的真偽、有否學術含量。同時,選題要有突破性思維,充分運用學科“空白地帶”和“貿易區”以力求創新[5]。在高等教育領域,“空白地帶”則主指學科領域尚未涉足研究之處,或前人已有探討但仍有余地的選題,這類選題中,碩士生們可通過新視角來探討舊主題,也可指正現有研究方法的不足或缺陷選題;“貿易區”由克萊恩在《跨越邊界:學科知識學科互涉》中提出,主要指不同學科交叉而產生的跨學科地帶,“貿易區”中往往容易涌出新的學科門類,隨之而來的就會產生一系列實際情境中的新問題,據此,高等教育學的碩士生們可基于實際情景問題,在多學科交叉領域進行深入探索,基于學科綜合和比較研究新問題。2.信息對稱———選題要有價值性。根據新制度經濟學理論可知,當個人觀點輸出時,信息的不對稱會直接導致產出效率低下。一方面,教育水平的高低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的最主要體現,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早已進入大眾化時代,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我國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更是密切相關,研究成果價值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另一方面,作為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其學位論文有無學術價值,主要檢驗標準在于其“新”之程度[6],即視角新否、觀點新否、素材新否。此外還應注意,學位論文的選題可行與否,還與其研究價值緊密相關。總之,高等教育學的碩士研究生要在選題和深入研究中時刻保持信息對稱,選題應具有理論性、前沿性和戰略性,以確保其研究價值。3.指導選題———選題要有時效性。碩士生的學位論文選題,一方面需要碩士生自身具備敏銳的問題意識與扎實的學習基礎,另一方面更需要導師的悉心指導。一般而言,高等教育學的碩士研究生進行的選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7]:一是定論狀態選題,如“高等教育的三大使命”已被前人反復研究或者已有定論;二是冷門狀態選題,即在當前研究中被忽略的題目,此類研究選題所獲取的經費、研究資料均不多,無形之中研究難度便相對較大,高等教育學的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能力和素養往往無法達到研究要求;三是熱門狀態選題,目前最受關注的高等教育領域熱點和焦點,如“創新創業教育”“‘雙一流’建設”等題。導師在對研究生選題進行指導時,應根據碩士生的學術素養和綜合能力對其進行合理的、有針對性地指導:對于第一類題目,應盡量避免;對于第二類題目,應引導研究生沉著冷靜地進行研究,鼓勵其以嚴謹審慎的研究態度實事求是地進行研究,力求做出來的論文以質量和價值取勝;對于第三類題目,則應指導研究生在熱門中尋找“冷點”,以多維度的視角來看待問題和攻關研究。
作者:龔宇輝 單位:江西師范大學
- 上一篇:高職英語戲劇教學法論文
- 下一篇:課程體系優化教育技術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