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課堂教學藝術思考

時間:2022-04-23 10:36:48

導語:物理課堂教學藝術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課堂教學藝術思考

1塑造學生審美能力,發現物理中的美

雖然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學,但物理學通體閃耀著科學與美的光輝,教師應避免把物理變成枯燥的說教,把物理的教學等同于物理原理,物理現象的簡單羅列,教師的關鍵在于是否認真發掘物理科學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學特征,是否去創設美的意境,讓學生潛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學美的陶冶,這就是教學的藝術。科學家們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以科學美作為追求的目標,通過努力形成了物理理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放射出美的光輝。教師在教學中應向學生展示物理美的一面,激發學生愛美天性和學習興趣。如物理內容的簡潔美,表現在物理概念、規律的表達上,科學、準確、簡潔。熱是眾多物理學家爭論了一個多世紀的問題,卻以“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做了結論;物理學的對稱美,給人一種圓滿勻稱的美感運動與靜止,勻速與變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生電”和“電生磁”,平面鏡成像,電荷的正負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質存在、構成、運動及其運動規律的對稱性而產生的美感。我們要讓物理學美的素材展示給學生,以震撼學生的心田、使學生知覺更加敏銳,喚醒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

2激發求知欲望,提高學習興趣

2.1創設情境藝術

教學中,教師可從日常生活、自然現象中發現與物理有關的問題,來創設問題情境、實驗情境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例如,油罐車為什么要拖一條鐵鏈?在干燥季節里,在黑暗中脫下化纖衣服,為什么能看到火星閃爍?通過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的各種各樣的現象,都能通過物理知識來解答,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尤其是創設能讓學生受到先前錯覺造成的干擾的物理情境,使其思維產生沖突,更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即使是剛學物理的學生,頭腦中對物理知識的了解總有些錯覺,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誤解。這樣的錯覺的影響下,自然出現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對一些自然現象憑自己的經驗或直覺形成錯誤的判斷。只有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學內容變美、變活,深入到學生的心靈之中,實現物理教學的情感轉移,學生對物理學和物理教師的情感將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這樣才能產生出良好的藝術效果。

2.2運用啟發誘導的教學藝術

教師要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教學時使學生和教師共同討論,互相激發,共同尋找正確答案,從而自覺地獲得知識。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特別強,求知欲望盛。可以設計趣味性實驗引入新課,不但可以讓學生將上課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把學生迅速帶到學習物理的環境中去。例如講解“壓強”一節時,老師先讓學生做小實驗。拿鉛筆尖壓在自己的手指上,先輕壓,后重壓,比較兩次手疼痛的感覺,分析得出“物體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產生的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的結論。具體生動的實驗現象,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迪學生探求真理,從具體形象思維轉入概括抽象的邏輯思維,從而提高理性認識。我們在教學中也要善于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可以創設相關物理情景激發學生思維。如在教“壓強”應用時,可以設計一個故事情景,一個小孩掉進了冰窟窿,周圍有很多人急著要去救,可冰面又有塌的可能。把這樣一個問題展示給同學們,讓他們出主意,達到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的目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培養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要促進學生積極的思考,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其智力是當代教育的必然趨勢。

2.3運用語言教學藝術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指出教學語言是最重要的教學手段。教師恰當、準確的言語表達,可以寄厚于輕、寄淺于深、寄直于曲,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藝術化的語言是一種使思維得到優質刺激物的過程,它不僅可以促使教師自身思維得到發展,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語言形象準確,物理研究對象就會更加形象逼真;語言幽默、有趣,能使同學們歡暢樂學;語言生動、簡練,會讓人生智開竅。教師要注意語言的科學性以及邏輯性。教師的語言要準確規范。同時,教師的語言要飽含激情。在語言中飽含對學生真誠的期望、對物理教學的熱愛和對知識精辟的見解,才能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在物理教學中,教學語言要與內容相適應,分析透徹,揭示深刻,表達幽默等,使學生在學會相關物理知識的同時得到語言藝術的享受。這不但能引起同學們興趣,還會加深學生的記憶。

2.4運用激勵教學藝術

激勵,就是激發鼓勵,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是希望通過教師的教學工作創設一定的條件,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精神。科學的激勵手段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機強度,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出色地完成既定目標。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成績取決于他們的能力和激勵水平的高低,不管一個學生的能力有多強,如果積極性不高,激勵水平低,就不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通過激勵來調動和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使學生最充分地發揮才能,變消極為積極,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保持學習的高效率,進一步激發創造性精神。同時,科學的激勵方法能使教師區別對待各種表現的學生,形成“好人更好,一般學好,差者變好”的局面,從而激勵學生為實現學習目標而奮斗。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認為“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物理教學藝術的表現遠不止以上這些,諸如駕馭課堂的藝術、板書的藝術、師生心理溝通的藝術等。只要掌握了這些課堂教學藝術,就可以使物理課滿堂生輝,給學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激發他們高漲的學習興趣。一節課成功的教學,應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揭示科學美、促進學生發展等整體上把握,體現各種藝術因素的綜合作用。真正的課堂教學藝術,師生能在教學規律和美學規律的指導下緊密合作,在愉悅中有效的教和學,以取得優化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

作者:朱艷方工作單位:任丘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