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教學藝術探討

時間:2022-01-11 09:11:37

導語:初中音樂教學藝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音樂教學藝術探討

現代人的生活日益豐富,互聯網的發達也促進了人們對于各種學習資源的有效利用,在初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音樂作為一門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給人以精神愉悅的學科,本身既可以體現美,也可以讓人在美的過程中獲得多學科交叉的感受。新的媒體環境之下,初中生的音樂教學課堂,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情境,將音樂表演和人的審美觀緊密結合,對于音樂教學采取多種多樣的感受方式。初中生在音樂中感受美,體驗美,追求美,才能夠潛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審美意趣。

一、音樂教學藝術的形成前提

作為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藝術學科,音樂不僅是一種聽覺藝術,更是一種視覺藝術,對于學生來說,音樂教育是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目前的音樂教育由于學生課堂壓力比較大,因此音樂課和課外的音樂活動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音樂課堂,可以帶給學生提升審美能力的機會。學生在平常生活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影視音樂、電視音樂、網絡音樂、音樂會等,但是這種音樂知識實際上并不具備非常強有力的教育意義。目前音樂環境錯綜復雜,成人音樂和學生音樂混雜在一起,成人音樂因為其刺激性、新奇感,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正是在這種環境中,學生如果想要得到純正優美的音樂審美情操的熏染,就必須要更加重視學校的音樂課堂教育。

二、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藝術欠缺之處

(一)音樂教學內容與現代音樂發展脫節。音樂是重要的藝術組成部分,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音樂大國,擁有著豐富的音樂資源,但是在音樂教學方面,仍然存在著音樂教學內容與現代音樂快速發展的現實脫節的問題。目前初中音樂教學中,音樂的曲目選擇往往比較傳統,教師在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方面沒有辦法與時俱進。(二)藝術情操培養方面的欠缺。藝術是具有相通性的。學生在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必然要將初中階段的所有藝術課程所形成的綜合能力結合在一起,通過大腦的甄別、選擇、吸收之后加以創新。然而目前由于我國的教育體制和考試層級的要求,學生和家長往往對于藝術課的重視程度非常低,中國的藝術課教學——美術與音樂教學往往只是作為升學得分的手段,而不是真正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孩子在課業壓力不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對于音樂有更多的興趣,但是在沉重的課業壓力下,則有可能慢慢忽略掉對于藝術天然的喜愛。由于缺乏對于藝術通感方面的領悟和鍛煉,初中音樂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不夠到位。

三、初中音樂教學藝術優化表現

(一)豐富的教學手段和概念。首先是在教學手段上看,豐富的教學手段、多種多樣的多媒體技術、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性的教育概念和教學方法能夠充分地調動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審美思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詼諧親切的氛圍中進行音樂的學習,就可以為學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探討對于音樂的審美體驗,感受音樂之美。(二)概念和技能的學習有機結合。音樂是一門技能性的學科,但是有很多的理論基礎,只有掌握好音樂的理論基礎,才能夠促進,初中生個性的發展。在初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音樂老師應當重視對于初中生興趣的培養,并且發現初中生對于某種樂器或者某種音樂形式天然的興趣和親和力。在初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將概念和技能結合學習,才能夠讓初中生有醍醐灌頂之感,教師才能明白音樂教學的過程以及中學生審美意趣的理論基礎從何而來。在音樂藝術教學中,讓學生在音樂的課堂里感受到音樂之美,放飛想象的翅膀,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才能夠將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地發揮。通過對于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問題進行分析,找到合理的培養初中生音樂審美能力的路徑,可以為全國各大中學的音樂課堂提供一條積極向上的奮進之路。

參考文獻:

[1]張嚴翰.關于初中學校音樂教育歌唱教學的一些思考:以太原市區初中歌唱教學調查情況為例[J].黃河之聲,2016(14):16-17.

[2]吳琛燕.關于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問題串的幾點思考[J].戲劇之家,2015(1):150.

[3]李艷.有關初中音樂教學藝術的相關思考[J].音樂時空,2013(3):115.

[4]楊志敏.關于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2(17):202.

作者:劉石磊 單位:吉林省農安縣洼中高農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