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營造在民族民間舞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10-31 11:17:17

導語:情境營造在民族民間舞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情境營造在民族民間舞教學的應用

摘要:隨著我國文化娛樂事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舞蹈藝術更加重視,更多的高校也開始開設舞蹈教學課程。民族民間舞是我國眾多舞蹈的一個類型,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在信息媒體非常發達的今天,民族民間舞得到了各大平臺的廣泛推廣和傳播,讓人們認識到了民族民間舞的獨特魅力。為了更好的弘揚民族傳統文化,高校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來強化民族民間舞教學工作。本文就情境造在高校民族民間舞教學中的應用,做了深入的分析與探討,以求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情境營造;高校民族民間舞;民族文化;教學

一、當前高校民族民間舞教學的問題

(一)缺乏重視,流于形式。我國教育事業正在蓬勃發展,“科教興國”戰略取得了偉大成績[1]。但由于高校民族民間舞不是高校主要課程,導致學校及老師對于民族民間舞教學的普遍忽視,在教學中,舞蹈教學的開設數量少,甚至在有的學校里,舞蹈課還會被其他的課程占用大量的時間。大多數高校不具備優秀的教育資源,師資力量不足,缺乏完善的民族民間舞教育體系。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歷史文化和興趣的培養,學生無法準確理解高校民族民間舞的文化精髓,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觀能動性,甚至對于民族民間舞的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二)教學過程缺乏文化滲透,學生的專業性不強。當前,很多高校在民族民間舞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缺少藝術感,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育過程太過單一和機械化,有的老師只是在教學生簡單模仿,缺乏創新意識和主動創造精神。我國民族民間舞的精髓是民族藝術的表現,需要學生提升民族民間舞的修養,而不是進行舞蹈動作的簡單表現。作為舞蹈老師,要將民族文化滲透到民族民間舞舞蹈教學中,才能培養出創新能力強,藝術嗅覺敏銳的學生。(三)缺乏完善的課后檢查機制。當前,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還缺乏一套完善的課后檢查機制,對于課后檢查的重視程度不足,背離了重視傳統文化教育的理念。我國的傳統文化非常豐富,很多傳統文化教育都有著非常嚴謹的教學機制,對于課堂教學和課后檢查有著非常苛刻的要求,而高校民族民間舞教學卻忽略了這一點。老師們要知道的是,培養優秀的舞蹈藝術學生,除了要強化課堂教育機制外,還要建立起完善的課后檢查機制,才能督促學生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

二、高校民族民間舞教學中情境營造的具體應用

(一)首先要健全民族民間舞蹈的特有教學風格。要開展情境教學法,首先要確立民族民間舞的教學目標,健全民族民間舞蹈特有的教學風格。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發揮自身的主體能動性,培養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在傳授舞蹈知識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學生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在民族民間舞方面的潛能,突破自身藝術創作的境界。對此,教師要做好下述幾點:第一,要對民族民間舞教學的模式進行改革。從簡單的基礎動作教學逐漸轉變為心理感悟和肢體語言感悟相結合的模式,逐漸形成學生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學生的藝術素養能夠越來越高,對于民族民間舞的表現力也更加突出;第二,要增強文化內涵,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只有使學生的藝術修養提升了,學生的藝術嗅覺才能更加敏銳,能夠將民族民間舞中蘊含的藝術情感發掘出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對于學習民族民間舞的興趣;第三,教師要做好表率作用。為人師表,必須要做到關愛學生,將學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在教學過程中和生活中對他們進行全面的教育和關愛,并從提升自身的藝術文化修養做起,起到模范帶頭作用。要熟練運動現代化的教育工具和教育手段,盡可能地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從而使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質量得到提升。(二)要注重應用教學技巧。高校民族民間舞教學要尊重事實,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利開展,讓學生們能夠逐漸領悟到民族民間舞的獨特魅力和藝術風格[2]。首先,舞蹈教學動作不僅要流暢,還要富有感染力,符合當前社會的審美觀,蘊含豐富的民族舞蹈藝術精神;其次,要羅列出難點、亮點,分析和總結觀眾喜歡的舞蹈表現形式,讓民族民間舞的受眾面更廣,能夠起到很好的藝術發揮作用;最后,要充分發揮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應用教學技巧,學生在學習時也要做好記錄,讓民族民間舞教學能夠擁有靈魂。作為教師,要對我國的民族民間舞教學進行深度加工,合理利用肢體語言,將民族民間舞所蘊含的特殊魅力表達出來,帶動我國民族藝術的發展。(三)合理利用情境教學法,增強學生的融入感和藝術感受。我國的民族民間舞的文化傳統背景濃厚,在學習民族民間舞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舞蹈肢體動作,還要學習相關的民俗文化知識。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民俗文化的參觀,感受民族的風土人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合理應用情境教學法,增強學生的融入感和藝術感受。例如,在上孔雀舞、蒙古舞蹈時,老師就可以設立故事情境,將情境和舞蹈知識完美融合,學生在學習到舞蹈知識和技巧的同時,也學習了少數民族的文化,將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3]。

三、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民間舞是我國的藝術瑰寶之一,這種傳統文化不應該被遺忘,應該被傳承和發揚光大。作為高校舞蹈老師,一定要注重民族民間舞教學,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分析、總結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和改進問題,將情境教學應用于民族民間舞教學中,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藝術嗅覺和審美觀。

[參考文獻]

[1]徐艷.四川傳統樂舞文化及其選民舞課堂構想[J].四川戲劇,2012,03:134-136.

[2]高永鵬,李超.掘傳統民族舞魂,展時代教學新標綜合大學“單元式”民族民間舞蹈課堂教學設計[J].華章,2014,06:247.

[3]宋曉.非物質文化傳承與本土課程的開發.以福建師范大學《拍胸舞》為例[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1.

作者:馬強 單位:湖南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