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時間:2022-09-07 05:27:16
導語:藝術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中國的高等教育應社會的需求,正在向應用型高校不斷轉化,較以往更加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尤其是本身就具有較高實踐應用性的藝術類專業。但是,目前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因此需要學校構建良好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鼓勵課堂實踐訓練的開展,給予學生更多的實習實踐機會,以此培養具有高應用能力的藝術類人才,促進文化社會的繁榮發展。
關鍵詞:實踐教學保障體系;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型人才;藝術類專業
1前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且選擇人才時,一般都更加傾向于選擇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各個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在學校學到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也要學會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活工作實踐中。而藝術設計專業旨在培養學生通過學習有效掌握自然學科、人文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其本身就具有較高的實踐性、應用性,因此,高校應該大力加強藝術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其實踐教學構建良好的保障體系,優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為社會輸出更多的高質量應用型藝術類人才,從而推動中國文化藝術的繁榮和社會的發展進步。在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注重實踐教學,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必行之路。在這個前提下,如何讓實踐教學行之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符合市場的需求,是構建實踐教學保障體系的主要原因。
2藝術類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2.1實踐教學的理論和方法無法跟上市場的發展。藝術的內容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斷有新的含義,它是與時俱進的,并且應該在某些方面引領著人們對于美的追求,它應該走在時代與潮流的前面。要求教師應該敏感地抓住行業的前沿,緊密地與行業發展聯系在一起,不斷調整教學理念和方法,加強實踐教學,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與市場的人才。但是目前在大部分高校中,教師采用的實踐模式多年不變,沒有做到與市場緊密結合,實踐教學與市場嚴重脫節,無法適應現階段社會發展的需求。2.2缺乏真正具有能力的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從目前的師資結構看,真正有豐富工作經驗的教師很少,大部分教師是藝術類專業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成為教師,教學理念和方法只是沿襲了自己學習時的方法和手段,雖然理論功底扎實,也具有動手能力。但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缺乏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經驗,遇到與實際生活中有關的問題時,容易脫離實際。而且有些教師多年不更新自己的實踐教學模式和實踐教學大綱,不能緊跟時展的腳步,讓學生無法真正在實踐教學中獲得經驗。實踐教學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2.3實踐教學缺乏系統而有效的管理。藝術類的實踐教學有別于一些工科類的實驗教學,相對來說它不需要非常嚴謹的步驟,也不需要每一步都在監控中。它有一定的自由性和獨立性,需要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創造性。這也決定了實踐教師不能一味管,而需要優化管理體制,加強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動態監控。目前很多高校的藝術類專業實踐教學管理體系不完善,只是簡單地用工科類的實驗教學來管理。而實訓室中缺乏具有經驗的指導教師和管理人員也是實踐教學無法完全發揮作用的一個主要原因,而實踐教學更應該有一個區別與理論教學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很多學校并沒有單獨為實踐教學設計一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而是簡單與理論教學同用一種方式去評價,這是極為不科學和不嚴謹的。
3構建藝術類專業實踐教學保障體系的意義
3.1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中國的藝術類專業旨在培養知識與技能并重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型人才,這就要求此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學習專業的基礎知識,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同時還要提升應用能力。要求其在深入掌握專業知識后,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和工作實踐當中,在學習的同時提高職業能力,提高其在今后就業時的競爭力,為其今后的就業和工作等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社會培養具有更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帶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利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3.2順應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在社會人才需求的導引下,眾多高校也需要盡快調整自身體系,逐漸向應用型進行轉變。依據市場的需求和職業崗位的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人才培養目標與就業相適應,加大重視學生實踐教學和能力培養,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以此來加強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制訂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加大監管力度,在提升學生專業基礎知識技能的同時也提高其應用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從而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需要明白的是,只有在遵循本專業發展特點[1]、結合社會就業需求、融入自身特色的前提下構建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才能能夠同時滿足社會、學校及學生的發展要求,才能帶動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從而推動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健康發展。
4藝術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保障體系的構建策略
4.1建立完善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每個藝術類的專業都應該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這是每個專業保障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定位的重要基礎。在這個方案中,應該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學科背景為依托,注重發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現代設計意識。在制定人才培養模式時應該對行業做一些詳細的調研,多邀請行業的領頭人對人才培養方案提出建議。應從行業的角度對實踐教學的課時和模式提出意見,設計一個可操作性強的實踐教學體系[2]。4.2課堂實踐模擬訓練。學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下放權利”,放寬對教師的教學統一化管理[3],讓教師能夠自由地開展課堂實踐活動。作為藝術類教師,應重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大力加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方面的訓練,在學生掌握基礎專業知識后,對其做出相應的應用要求,指導其進行應用的練習。例如,在美聲教師教授完某種演唱技巧后,讓學生一一進行展示,并且進行糾正和指導,然后,還可以讓他們將此種演唱技巧自己運用到某首歌當中,再進行演唱,由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評價,從而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4.3專業實踐與工作相結合。除了在課堂中的實踐演練,也需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情境中進行實踐應用,給予其更多的社會實踐或見習、實習的機會,使其能夠盡早適應社會工作環境氛圍。為此,需改變學生即將畢業時再讓他們去實習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在學生具備一定專業基礎知識后就給予其工作實踐的機會,尤其是藝術類專業,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需要在實際的練習中鍛煉、提升自我,因此更需要學校對此方面進行改變。4.4采用項目導向的“工作室”制實踐教學模式。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教師工作室,這種工作室的優點是以項目為導向,學生跟隨教師做實際項目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工作室中還可以聘請一些行業中有經驗的教師和合作單位的設計師作為工作室的指導教師,專門負責指導設計和實踐的指導。這樣不能能提高理論水平,同時又能了解市場的需求,從具體的項目中了解整個工程的流程。可以極大推動實踐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也能在學習中具備直接走上崗位的工作能力。4.5加強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實習基地的建設是實踐教學環節中重要的一環,作為一個和行業聯系緊密的服務型行業來說,應該充分利用行業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踐動手的機會,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在企業實踐過程中,學生通過參與企業一些具體的項目,能了解到現階段企業最需要的是哪些方面的能力,學習的時候目的性會更強,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也會更強。4.6建立有效的實踐教學管理體制。建立完善、系統的實踐教學評價體制,是管理好實踐教學的核心。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應該區別于一般的理論教學,應該充分激勵教師和學生的自覺性。加強對實踐教學管理人員考核的同時,又要考慮實踐教學的特殊性。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應定期去行業中鍛煉,不斷增強自己的實踐教學水平,在下達實踐教學任務時,應該明確實踐環節的目的和意義。實踐教學的評價應該不僅僅包括學生在校的評價,還應該包含學生在實習單位實踐過程中的評價。
5結語
總而言之,各大高校還需加大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尤其是應用性較高的藝術類專業,針對目前存在的教學模式和形式單一、師資水平有限等諸多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推動藝術類專業的發展。與此同時,在建設實踐教學體系的同時,要建立一個完善、系統的實踐教學的質量管理體系。才能使實踐教學體系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培養出更符合社會發展、行業創新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趙耐麗.應用型人才培養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8):56-57.
[2]湯潔.轉型發展背景下地方高校音樂表演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以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表演專業為例[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8(3):18-20.
[3]齊艷軍,付中風.應用型美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以黑河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為例[J].黑河學院學報,2019,10(5):87-88.
作者:李月 單位:武漢商學院
- 上一篇:蓄電池工程車機械間通風系統研究
- 下一篇:西方影視藝術對英語教學課堂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