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分析

時間:2022-10-12 03:17:50

導語: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分析

一、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師的價值觀念、知識儲備等會在無形中影響學生?,F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專業教師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陶藝專業教師進行專門指導教學;第二,材料研究專業教師與陶瓷理論學者進行指導教學;第三,陶瓷生產的專業教師直接開展現場指導。這些教學方法有著不同的優缺點。通過對比這些教學模式的效果與特征不難發現,為了提升我國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的專業層次,陶藝教師應將不同教學模式相結合。然而,就現狀而言,一些陶藝專業的教師在教學中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未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學形式比較陳舊、單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陶藝相關知識的掌握,難以提升學生的陶藝專業水平,進而影響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陶藝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陶藝在某段歷史時期發展相對緩慢,在一定程度上難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當前,在社會需求不斷增長和相關政策的推動下,高等藝術院校紛紛開設陶藝課程,以滿足社會對陶藝產品的需求。陶藝產品的制作流程較為復雜,對制作人員的技術要求相對較高。制作人員既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又要掌握施釉、配置釉的方法,其涉及內容相對廣泛,如徒手捏制陶藝作品、手工制作泥塑等。古代的優秀陶藝作品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密切,這些作品在展現陶藝匠人高超的制作工藝之余,還承載了一定的文化內涵。通過學習陶藝課程,學生可以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制作技能。然而,部分學生的美術基礎相對薄弱,對陶藝專業興趣淡薄,參與陶藝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在實際教學中,個別教師未能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未循序漸進地教授學生相關的陶藝制作技巧和相關知識,導致部分學生對陶藝的認識相對淺顯,動手能力也相對欠缺,制作出的陶藝作品觀賞性不足。陶藝作品應兼具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陶藝作品的真正意義,不能只追求陶藝作品的形式,忽視其藝術價值的體現。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現代高等藝術院校應著力于解決陶藝專業教師教學觀念陳舊、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對陶藝相關內容的學習興趣不高、動手能力欠缺等問題,以此助力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專業的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陶藝人才。

二、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

1.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專業教師應避免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重視陶瓷專業的推廣,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在陶藝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安排實訓項目,讓學生動手操作,而且要細化一些繁瑣、復雜的課程,如提煉生產原料、配比釉等。陶藝專業教師可以定期開展演示教學,讓學生在演示教學中了解陶藝作品的制作流程,掌握相關知識。同時,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還可以邀請一些經驗豐富的陶藝匠人進入課堂授課、舉辦講座、進行現場指導等,以此讓學生直觀地了解陶藝的相關內容與技法,進而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和教師應多組織相關的陶藝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整體把握陶藝作品的制作流程,以此鞏固所學知識,提升陶藝制作水平(圖1)。2.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當前,針對陶藝專業存在的問題,高等藝術院校應該通過開展多樣化的課外實踐活動等予以解決。在陶藝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新陶藝教學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積極引入微課、多媒體資源等,讓學生直觀地掌握陶藝專業的相關知識,并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融入陶藝教學,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和教師應及時更新教育理念與教學設備,以滿足學生的陶藝學習需求,更好地實現陶藝教學的長遠發展。3.構建產、學、研模式。高等藝術院校陶藝專業教學內容相對龐雜,包含產品造型與雕塑等專業的內容。在教學中,教師應避免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要結合陶藝專業的特殊性,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陶藝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參與陶藝創作實踐。為此,教師應在課堂上為學生留足動手創作的時間,讓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創作活動中,并在實踐活動中檢驗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高等藝術院校應牢牢把握陶藝市場的發展動向,制訂與陶藝市場需求相符的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計劃,以使學生的培養與陶藝行業的發展接軌。高等藝術院校可以與有關企業或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定期組織學生進入企業和公司實習、見習,讓學生掌握陶藝行業的最新動向,進而為之后的就業做好準備。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鼓勵優秀畢業生自主創業,開辦陶藝工作室,為學生創業提供支持和幫助。高等藝術院校應努力構建產、學、研結合的陶藝教學模式,以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4.重視模仿教學。在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中,陶藝教師要將技術課程與理論課程相結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讓學生把握陶藝的基本藝術內涵,又要讓學生掌握具體的陶藝制作方式。在制作陶藝作品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邊制作邊向學生講解相關制作要點,以便讓學生掌握陶藝作品的制作技巧。教師應鼓勵學生邊模仿邊學習,掌握陶藝制作技巧,進而讓學生獨立構思、完成陶藝作品。教師先為學生示范陶藝作品的制作方法,在示范的同時講解相關要點,重點介紹陶藝作品制作的主要技法,讓學生通過觀看教師的制作過程掌握陶藝作品制作的主要手法。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手法和創作技能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自主創作。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在旁指導,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順利地創作出滿意的陶藝作品(圖2)。5.突出課堂教學的互動。為了創新現代高等藝術院校的陶藝教學方式,教師要重點應用互動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法,重視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以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陶藝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相對寬松的課堂教學環境,努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多與學生溝通。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以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同時選取學生感興趣、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融入教學,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不斷優化教學模式,以此更好地促進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的發展。6.成立學習小組。陶藝制作過程復雜,為此,教師應將陶藝制作與學生的個人體驗相結合,使陶藝作品具有全新的內涵。學生創作的陶藝作品充分體現了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反映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因此,在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中,教師需要發展學生的個性,留出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自由創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創作陶藝作品,以此激發學生的創作潛力,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應在教授學生制作技法的同時引導學生交流創作心得,突出陶藝作品的表現主題,讓學生結合個人的興趣愛好制作陶藝作品,在合作過程中逐個突破學習難點,進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應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將陶藝與人們的實際生活相融合,向人們展示現代陶藝之美。陶藝教學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教師要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結合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要求,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以此不斷提高陶藝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黎.基于民族文化傳承背景下的高職陶藝課程教學探討.課程教育研究,2017(49).

[2]劉子鵬.陶藝教學在小學教育中的作用與實踐.教育觀察,2017(22).

[3]孫一鶴.新時期我國陶藝教學新思路.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7(6).

[4]蒲芳.剪紙圖案在陶藝課程教學中的設計應用.教育教學論壇,2017(28).

[5]趙熙娜.陶藝教學設計探究與創新——談現代陶藝與研究性學習.中外企業家,2017(15).

[6]邱大平.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之探析.美術教育研究,2015(8).

作者:羅太琦 單位:內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