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教育中科學技術的應用研究
時間:2022-02-17 11:41:28
導語:計算機教育中科學技術的應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階段,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日益普及,這類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高等院校計算機教育之中,在日常教學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僅能夠打破時空束縛,實現高效教學,增加師生互動頻率,拉近師生心理距離,還能夠提升學習自由度,消除知識盲區,對現代高等教育具有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技術;計算機教育;高等教育;高等院校
當前,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角落,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以及行為習慣產生著重要影響。高校計算機教育對提升大學生計算機水平與應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相關教學活動中應用計算機技術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和提升教學質量來說至關重要。
一、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優勢
1.打破時空束縛,實現高效教學。計算機技術不僅擁有容量龐大的教學資源存儲環境,還能夠處理錯中復雜的教學信息與數據,實現高效教學。在計算機教育中,該技術可以為廣大師生提供便捷、高效的資源檢索、上傳、下載等服務,還可以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網絡互動和網絡輔導,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學習效果。同時,節省學生查找資料的時間,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并且,在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幫助下,學生和教師的學習與教學空間被無限擴大,從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擺脫時空的束縛,增強課堂教學與學習的靈活性,并幫助學生開拓視野、更新知識。2.增加師生互動頻率,拉近師生心理距離。傳統課堂教學時間與課時有限,教師一方面要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又要布置下堂課的任務,導致師生互動時間短、頻率較低。并且,由于師生之間課下溝通與互動機會很少,不僅不利于師生情感交流,也阻礙了教學方式的優化與提升。計算機技術的融入能夠增加師生互動頻率,擴大師生互動范圍,不再固定于教室中的有限空間,利用網絡搭建起無障礙的師生互動平臺。不僅可以使用文字溝通,還可以利用視頻實現“面對面”互動,及時解決學生的學習難點,拉近師生心理距離。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反饋課堂教學效果,以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式與計劃。3.提升學習自由度,消除知識盲區。以往,學生只能通過教材與教師講解學習課堂知識,無法自由選擇學習的內容與方式,只能被動接受,往往學習積極性受挫,學習效果并不理想。但應用計算機技術后,滿足了學生的自主選擇要求,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發揮,學習內容不再局限于教材與課堂,知識面與視野被極大拓展,填補了傳統教育模式中的知識盲區與教學盲區,真正提升了學習自由度,實現“無障礙”學習。
二、應用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積極作用
1.有利于提升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影響著計算機教育的效果,在日常學習活動中,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一般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計算機知識與未來求職和工作崗位的匹配度,另一方面是通過該知識的學習是否能夠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基于此,在進行計算機教育教學活動中,應著重考慮企業需求與就業形勢,在充分的企業調查與市場調研基礎上設置教學計劃,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能夠學以致用,并為未來就業創造有利條件。但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難以滿足未來就業知識的學習要求,計算機技術可以引導學生選擇性地學習知識,并通過視頻、圖片等手段指導學生實踐,最大程度地實現活學活用,提升知識的有用性,從而提升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傳統課堂教學是不可重復的、一次性的教學過程,學生遇到疑難點得不到及時解答則容易產生挫折感,喪失學習興趣。計算機技術可以滿足學生重復學習、重點學習的要求,樹立對學習的自信,并從中獲得滿足感,從而提升學習興趣。2.有利于精細化學習。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中,對學生的專業能力存在精細的區分與要求,具體的工作內容不同、崗位不同,對計算機知識的要求有著明顯差別。基于此,高校對計算機教學進行了具體、細致的課程安排。但教師的知識范圍難以滿足所有細分專業的要求,計算機技術能夠搭建海量學習課程平臺,根據學生的就業需求、個人愛好推進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學習方案與課程資源。例如,動漫專業學生偏重于廣告與動畫設計,金融專業學生偏重于統計與財務管理,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偏重于辦公自動化等等。通過精細化學習有利于學生未來就業與個人能力的提升,并且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增加與學生交流的時間。
三、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具體應用措施
1.合理搭建教學平臺。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面對面的方式手動布置與批改作業,不僅加重教師的工作量,教學效率較低,也難以實現對學生學習情況與成績的有效監督與過程管理。因此,高校須針對實際教學情況與學生學習情況,利用計算機技術合理搭建教學平臺,定期對平臺上的教學內容進行補充與更新,并逐漸增加教育力度以符合每個階段教學目標的實際需求。一方面,在日常教學管理中,對學生的作業情況進行管理十分必要,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教學平臺上傳作業任務,學生也可以通過該平臺提交作業并向教師發送完成作業過程中的疑問與難點。這種高效的布置與提交作業方式能夠極大地節省中間環節,節約時間成本,減輕教師工作重擔。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通過計算機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在監考過程中,學生通過該平臺作答并上傳試卷,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傳送給教師,教師再進行平臺閱卷,不僅可以彌補傳統教師監考的缺陷,還能夠科學地降低教學費用。2.營造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1)提升查詢功能利用計算機技術,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查找與閱覽所需資料,也可以將與學習相關的資料上傳至計算機平臺,與教師和其他學生共享。提升該平臺的查詢功能能夠充分發揮計算機技術的優勢,節省學生在收集與查找資料方面的時間成本,同時也極大地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與自主思考能力。(2)監管學生學習進度在網絡技術的幫助下,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計算機知識進行“無障礙”學習,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可以不受教師監督與管理,完全自由地學習。教師應當通過網絡平臺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與作業完成情況,并定期利用計算機技術開展實踐活動。同時,根據學生反饋進行教學內容與教學計劃的調整,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水平與實踐能力。(3)定期更新與管理在合理搭建教學平臺、營造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之后,教師應堅持定期對平臺上的教學資源進行更新與維護,努力提升相關技術的應用水平,以滿足計算機教育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一方面,教師應當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時及時發現問題,并通過網絡視頻形式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另一方面,創建多元化、具有針對性的網絡教學機制,使計算機成為高效的教學工具與學習工具。
四、結語
總之,計算機技術的運用有利于提升學習興趣,促進精細化學習,并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增加與學生交流和互動的時間。因此,高等院校應當合理搭建教學平臺、營造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合理監管學生的網絡學習進度,同時定期更新教學資源與教學內容,從而促進高等院校計算機教育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淑鑫.計算機科學技術在本科高校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探析[J].湖北農機化,2017(05):56-57.
[2]田雅菲.計算機科學技術在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07):150.
[3]劉曉冬.計算機科學技術在高校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05):168.
[4]石甜甜,郝沖,吳曉峰.計算機科學技術在高校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6(03):255+257.
作者:王麗霞 單位:青島廣播電視大學城陽分校
- 上一篇:大學生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教學新模式
- 下一篇: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