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的指導探微
時間:2022-01-09 10:19:27
導語: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的指導探微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流動兒童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流動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也日益突出。當前流動兒童家庭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針對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對主體多元背景下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的指導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主體多元;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涌入了大量農村人口,而農村人口流動的形式也從以往的“單個外出”逐步變為“舉家遷移”。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的不斷遷移,也產生了大量的流動兒童。據調查,截止2014年11月1日,我國流動兒童總數達4290萬人。
一、問題的提出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村人口“舉家遷移”至城市的現象日益普遍,因此也產生了大量的流動兒童。流動兒童日益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而隨父母遷移至城市后的流動兒童所面臨的教育問題開始被關注,尤其是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完善,它的社會性的深化,并不意味著家庭的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著家庭作用的加強”[1]。因此,在關注流動兒童學校教育的同時,也應當關注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問題。我國《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提出,要開展針對流動人口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導。要求各級婦聯組織、教育行政部門牽頭負責指導和推進家庭教育,文明辦協調各部門共同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為流動兒童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2]。因此,探討主體多元背景下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的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呈現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以及揭示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本文以常州市流動兒童為例,隨機抽取2014年8月到12月常州市符合流動兒童標準的家庭及學生,對其作了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81份。
(一)家庭教育觀念淡化,家庭教育目標不明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家庭教育觀念是影響家庭教育的關鍵因素。因而,流動兒童父母的家庭教育觀念對其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影響。針對流動兒童家庭教育觀念問題,從回收上來的281份調查問卷結果看,其中同意教育孩子也要講科學的占95.8%,說不清的占3.1%,不同意的占1.1%;同意任憑孩子順其自然發展的占78.5%,說不清的占14.9%,不同意的占6.6%;同意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其他都不重要的占15.3%,說不清的占57.1%,不同意的占27.6%;同意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情的占61.8%,說不清的占1.9%,不同意的占36.3%;同意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占26.9%,說不清的占49.7%,不同意的占23.4%。通過上述統計數據可以得出:流動兒童父母存在著家庭教育觀念較淡薄,家庭教育目標不明確等問題。
(二)流動兒童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
當前,流動兒童在家庭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缺乏有效指導的情況,這也是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所存在的問題之一。針對流動兒童的家庭教育指導問題,從回收的問卷調查結果看,對于是否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持肯定意見的占12.1%,持否定意見的占68.7%,介于兩者之間的占19.2%;對于是否通過各種方式與孩子溝通,持肯定意見的占13.7%,持否定意見的占52.5%,介于兩者之間的占33.8%;對于是否認可現在的家庭教育方式,持肯定意見的占52.9%,持否定意見的占17.3%,介于兩者之間的占29.8%;對于是否嘗試或探索更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方式,持肯定意見的僅占9.4%,持否定意見的占76.4%,介于兩者之間的占14.2%。
三、主體多元化背景下的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策略
(一)建立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體系
建立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體系,有利于改善現階段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相對比較滯后的現狀。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實施主體有:政府部門、婦聯組織、教育部門、衛生部門、民政部門、人口計劃生育部門等。建立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體系需要以上這些部門聯合起來,共同建立。首先,政府部門應以法律形式補充和完善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管理機制,為其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此外,政府除了出臺相關法律文件之外,還需完善有關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經費保障體系和制度,并建立完善的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監督考核體系。其次,教育部門要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強化對流動兒童家庭與學校的建設及管理。既要充分發揮家長學校對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的指導作用,還要注意結合流動兒童自身的特點,開發適宜流動兒童的教育內容,創新針對流動兒童的教育形式[3]。
(二)充分發揮主體的作用,協同管理
主體部門必須明確在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中的責任與任務,充分發揮其作為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實施主體的作用,此外,還要加強各主體部門之間的合作,開展各主體部門的聯合行動,從各方面切實保證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得以有效施展。各主體部門在制定具體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計劃時,要注意互通有無,分工與合作,齊頭并進,以保證指導工作有序、有效進行。此外,還要構建有效協同管理機制,按期舉行主體部門聯席會議、專題討論會,并建立監督評估工作制度,將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各項目標任務予以落實。
四、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首先,家庭教育觀念淡化,家庭教育目標不明確。其次,流動兒童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主體多元背景下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的指導策略有:第一,建立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體系。第二,充分發揮主體的作用,協同管理。只有做好這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的問題。
【參考文獻】
【1】B•A•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杜殿坤編譯,北京: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第407頁
【2】郭啟華,劉玉芳.主體多元背景下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研究【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5(3)
【3】周建芳,鄧曉梅.家庭教育對流動兒童學校融合影響的研究——以南京為例【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5(2)
作者:李響音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西新橋幼兒園
- 上一篇:強化理論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下一篇: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現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