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時間:2022-05-30 09:59:11
導語:家庭教育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條件的普遍改善,家庭生活質量的改觀,重視教育的價值觀念的普及,家長對教育的物質投入、情感投入都空前增加,家庭教育在人的終身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視,尤其在對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也日益顯示出來。本文主要從家長自身素質的提高為子女的良好教育創造了條件、當代社會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和條件逐漸形成、與家庭教育目的明確,方法理性化,內容多樣化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家庭教育;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積極影響
1家長自身素質的提高為子女的良好教育創造了條件
首先表現在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和自身素質普遍提高,大量的事實和研究成果表明: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和自身的素質狀況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鑒于此,黨和政府采取了相應的積極措施,尤其是義務教育的普及和掃除文盲的舉措使眾多的國民從中得到了好處。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國民的整體文化水平,也自然提高了家長的自身素質和教育孩子的能力。其次表現在良性家庭教育行為逐漸形成。在當前的社會條件下,家庭教育呈現出的家庭結構小型化、家庭關系民主化、家庭教育啟動早期化,以及家庭、學校、社會教育一體化等新的發展趨勢,使家庭教育目標比較明確,內容逐步深化和拓展。這使家庭教育方式和家長的家庭教育行為都呈現出民主、科學的特點,家長不再將孩子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來對待,而是在良好家風的形成、孩子綜合素質的提高、自尊心的形成、個性發展、父母與孩子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對孩子的早期教育、進一步密切與學校的聯系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逐漸克服了傳統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觀念和方式,這比以前都有所改進,整體效果也顯著提高,這一切都是值得積極肯定的。
2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和條件逐漸形成
首先表現在家庭成員之間關系趨于融洽。在現代社會中,由于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日益富足,許多家長也十分重視家庭教育環境的重要作用。家庭成員之間逐漸形成了一個感情融洽、關系和諧的人際感情關系。加強要求,逐漸建立起一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行為常規。這不僅使全家人都能有秩序地生活,而且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學會關心人、尊重人的良好品德的形成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家長們共同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文化氣氛,并積極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這為孩子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孩子受到了良好的品德熏陶和感染,促進了孩子健康地成長和發展。言傳身教,良好的家風在許多家庭中也逐漸形成。家長們追求理想、積極向上、團結、和睦、民主、平等,勤奮好學、勤勞節儉、愛好健美、講究衛生等風氣,這對子女的家庭德育發揮著越來越大的效能。其次,家庭經濟狀況好轉,家庭投入總量增加。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使更多的中國人獲得了實惠,越來越多的貧困家庭走出了困境,使得許多家長在家庭教育投資方面也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從而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創造了條件。而越來越多的事實也證明,一個孩子的成長乃至將來成功與否,與家庭教育的質量關系十分密切。其中的原因主要是高文化素質群體的家庭生活條件、社會地位、子女受教育的環境優勢明顯優于其他群體,起到了示范作用。其次的原因就是家庭受預期效益的驅動,投資教育不僅能產生滿足現實的家庭精神生活和個人心理需求的作用,還能在未來為家庭和個人帶來物質上的效益。當然,投資教育還可以幫助人們實現自我目標,從而會自覺不自覺地選擇教育這條相對公平的道路作為實現自我目標的途徑。
3家庭教育目的明確,方法理性化
首先表現在家庭教育目的明確,人才標準正確。中國人歷來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在當今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家長們都著眼于孩子的未來,把家庭教育的目標放在孩子的生存與發展上,普遍希望孩子成才,并且在成才的標準上,許多家長已經認識到未來社會競爭對人才素質全面發展的需求。大多數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是科學的、現代化的,并適合當今社會和教育的發展趨勢。在對中學生學會做人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育、學會學習的教育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不僅體現了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有明確的目的和正確的人才標準,而且也倡導了我國當前家庭教育的主流方向,這是值得肯定和大力推廣的。其次表現在教育子女的方法趨向理性化。在現代的社會條件下,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理性化趨勢明顯。主要體現在:第一、對家庭教育理論的學習成為家長們不可缺少的一項工作。家長通過報紙、電視、雜志和互聯網進一步了解了在不同時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懂得了兒童教育的方法和規律,從而為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創造了條件。第二、對父母的職責有了更加正確的認識,并努力履行自己的職責,他們明白不僅要為孩子提供足夠的生活條件,而且更要重視對孩子優良品德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第三、進一步加強了與學校的密切配合。越來越多的家長通過各種方式,尤其是通過家長會等形式,一方面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會主動地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情況,從而實現了家庭與學校之間的信息溝通和交流,為更好地教育孩子奠定了基礎。第四、努力使自己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家長在盡可能多地學習家庭理論的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還時刻注意用自己良好的習慣和生活方式,并且更多的家長在注意言教的同時,還更加注重身教的作用,并努力使言教和身教并重,從而引導孩子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作者:張錦 陳彥文 單位:沈陽工業大學
參考文獻:
[1]姜雪,鳳關鋒.當代國外青少年價值觀教育及啟示[J].山東省團校學報.青少年研究,2007,(1).
[2]辛志勇,金盛華.西方學校價值觀教育方法的發展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2,(4).
[3]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葉松慶.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發展狀況實證研究[M].蕪湖: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 上一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問題與對策
- 下一篇:家庭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