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繼續教育人才培養

時間:2022-04-17 11:30:22

導語:體育繼續教育人才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繼續教育人才培養

1繼續教育開展體育教學現實意義

1.1促進身體健康

體育運動的基本功能就是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健康。曾經說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個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須依托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健康的體魄。參加繼續教育學習的學生的首要目標是豐富知識體系、提升社會競爭力,健康的體魄則是參加學習的基本條件。體育運動能改善人體消化功能,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可以促進中樞神經的敏感性,提升大腦對新信息的分析及感知能力;還能發展人體的心肺功能,人體通過心肺功能的循環作用將氧氣及其它所需物質傳送到各細胞,并將代謝物排除體外,這是人體基本的新陳代謝方式。積極參與體育運動,有利于心肺適應有氧、無氧或混氧的供能方式,來達到提升心肺功能的目的。總之,開展適當體育運動是增強學生身體健康的有效方法及基本途徑。

1.2培養意志品質

體育運動所具有的特征之一是在運動的過程中,努力克服運動所產生的肌肉疲勞、缺氧、心率過快等生理反應,最終達到體育目標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通過自身積極的意志努力和心理克制才能達到最終目標。因此,體育運動是發展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品質培養的過程,通過體育運動,有助于培養學生堅忍不拔、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同時還有助于培養團隊意識、協作意識,有助于培養開拓創新、沉著冷靜等品質的發展,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緩解學習及面臨就業帶來的壓力,使身心都能更好地放松和調整。所以在繼續教育模式下開展體育教育是現實可行的,是新時期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1.3豐富文化生活

體育本身也是一種文化,并蘊含著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體育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提高智能的過程。學生在校脫產學習時,絕大部分的時間用在學習上,學生在面對巨大學習壓力的同時,也在尋求既能使身體得以適當的運動,又能使精神獲得松弛,同時還能有益地打發閑暇時間的多功能活動方式,開展體育運動無疑是豐富學生文化生活的有效方法之一,體育運動不僅具有鍛煉身體的作用,還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的同時,也達到滿足身心愉悅目的。繼續教育教學中開展體育教學能豐富在校學生的文化生活,能使學生從體育運動中獲取樂趣,獲得一種愉悅的感覺,愉悅感、輕松感和滿足感的獲得讓能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相互的了解,愉快地溝通、交流,并在交流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社會溝通能力。

1.4培養終身體育鍛煉能力

終身體育作為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與國際終身教育思潮密切相關。它是指一個人終身進行身體鍛煉和接受體育教育。它包含了兩個方面內容:一是指人從生命開始至生命結束中學習與參加身體鍛煉,使終身有明確的目的性,使體育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二是在終身體育思想的指導下,以體育的體系化、整體化為目標,為人在不同時期、不同生活領域中提供參加體育活動機會的實踐過程。早在20世紀60年代,“終身教育”一說,經由法國著名的繼續教育專家朗格朗首次提出,體育作為教育的組成部分隨終身教育順勢分娩自不待言。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終身體育”伴隨中國改革和發展正式誕生,隨時空延伸而拓展。在繼續教育教學中開展體育教學能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健身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健身觀,使成人學生進一步了解運動規律,明確體育運動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通過正確的引導、體育活動的開展從而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2制約體育教學在繼續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下發展的問題分析

在20世紀80年代繼續教育發展迅速,從而確定了繼續教育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地位,體育教學是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繼續教育中的體育教學與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在發展現狀還是有著實質性的差異。

2.1體育教學的開展受人才培養方向的影響

繼續教育人才培養的對象絕大多數是想通過再次學習,掌握一技之長,提升個人的社會競爭力,在學習的目標上是非常明確的,繼續教育機構也是針對這一辦學特點來制定培養方案的。這樣的人才培養趨勢很容易導致所學知識單一,使人的思考方式僅局限于所掌握的知識泛圍內,不利于在相關的知識領域開拓創新。如學生學習的法學專業,學校則會安排大量的法學類課程,對于其它的課程盡量的壓縮,甚至是根本就不開展,體育教學自然也不受到重視。

2.2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的動力不足

隨著合作辦學模式的推廣,繼續教育人才培養由大量的民間資本進入,這些民間資本進入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較為豐厚的回報,首先,在辦學的過程中會盡量的縮減經費,從而使保障不足,體育場館配套設施不夠,維護保養跟不上,運動器材、設施缺乏,體育教學開展起來就比較困難,學生參與學習訓練時沒有器材,則學習的積極性下降;其次,學生素質參差不齊,部分來自農村的學生沒有受過系統的體育教育,在參加體育運動時與參與過系統體育教育的學生差異較大,則對上體育課的欲望不強烈。

2.3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單一,缺乏趣味性

現階段繼續教育學院體育課堂教學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基本是按照普通高校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的,在課堂教學組織、教學手段的運用上,并沒有考慮繼續教育學生年齡偏大、身體素質參差不齊、參加體育運動的水平等特點進行教學內容的設置,而是依就以競技體育的教學特點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設定。由于繼續教育學生與普通高校學生之間的差異,所以在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從發展繼續教育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出發,加入趣味性強、易學易練的大眾體育教學內容,從而達到促進繼續教育體育課程教學的目的。

3繼續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下開展體育教學的對策

3.1創新體育教學體系

教學體系的創新首要是教育觀點的定位,繼續教育人才培養對象是需要提升專業技能水平,增強社會競爭力的在職或未就業的人員,這類人員主要是想通過再次學習深造,豐富知識結構、掌握專業技術,他們參加學習的目標是明確的,這個目標與普通高校學生參加學習的目標有明顯差異,所以在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點,從繼續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

3.2豐富教學內容

在繼續教育體育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要從學生的年齡結構、身體條年、參加學習的動機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這是繼續教育體育教學內容設置的基本要求。針對繼續教育學生體育教學內容選擇上,適當的安排運動負荷小、趣味性強、容易掌握、具有一定健身功效的運動項目。如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太極拳、有氧操等。以上運動項目對場地、器材及師資的要求并不高,絕大多數的院校可具備開展條件。

3.3更新教學方法

傳統體育教學方法比較單調,一般分講解示范、組織練習、糾正問題三個步驟實施,這種教學方法主要是通過競技體育運動訓練延伸而來的,對運動技能形成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在學習過程中會顯得過于單一及枯燥,不利于繼續教育體育教學的開展。繼續教育體育課堂教學是為了增強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掌握提升健康的方法,所以要我們必須要改變單調、乏味的教學方法,與時俱進,從貼進繼續教育體育教學出發,嘗試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倡教學方法多樣化,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團隊協作的能力,樹立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

作者:羅亮工作單位:湖北警官學院警察臨戰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