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財會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時間:2022-11-22 09:27:43
導語:教育財會人員繼續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4年以來,曾多次提出我國經濟發展已呈現出新常態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對各個行業都產生了影響,而教育系統作為一種特殊的行業,不僅要適應新常態下國家教育發展方針,還要適應各區域發展戰略,適應新常態。陜西省在加快建設教育強省中指出要優化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要始終堅持正確發展方向,抓好教育新常態的發展方向。在這種背景下,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教育財會人員能整合應用相關知識對于加快陜西教育發展,優化教育資源,促進經濟平穩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改善教育財會人員繼續教育方式是適應教育新常態、經濟新常態的需要。
一、教育財會人員繼續教育現狀調查
(一)教育財會人員對于目前的繼續教育認可度不高且對繼續
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教育財會人員普遍希望繼續教育學習內容與從事工作關系密切相關,通過繼續教育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但由于各種原因教育財會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原因是會計從業年檢需要,部分原因可能為目前繼續教育學習內容與從事工作聯系不大,未能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二)繼續教育培訓模式過于單一、培訓內容不符合實際
調查顯示教育財會人員普遍認為繼續教育培訓模式單一、內容不合實際,甚至會因為參加繼續教育占用較長時間影響工作。因此,改善繼續教育培養模式,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對調動教育財會人員繼續教育積極性至關重要。
二、陜西教育財會人員繼續教育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財會人員對繼續教育的不夠重視
很多教育財會人員每年參加繼續教育的目的僅僅是為了通過年審,而不是將其作為更新自身知識的渠道。還有就是教育財會人員所屬部門對繼續教育的重視不夠,繼續教育成績并沒有列入績效考核和職務評定的范圍內,從根本上導致了教育財會人員沒有把繼續教育作為一種“必修課”。
(二)繼續教育沒有針對不同層次的人員進行分類教育
根據《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僅按職稱區分會計人員,未充分考慮會計人員的學歷、職務、會計分工等,缺乏層次性。所以在對教育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中,和對其他會計人員的培訓內容和要求是一樣的。而且教育財會人員的年齡、學歷、職務的不同,他們的知識結構和學習能力差別很大,對需要補充知識的側重點也會有很大的差別,而傳統的統一教育方式很難滿足不同人群對知識補充的需要。教學內容往往是《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中規定的會計理論與實務財務、會計法規制度、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以及其他相關法規制度,沒有結合教育財務工作的實際情況,更沒有結合工作崗位的知識需求,進而影響培訓工作的實效。
(三)繼續教育體系監管不嚴
繼續教育的考核已筆試為主,更多時候就像開卷考試,缺乏嚴格監管考核體系。根據我國《會計法》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規定,并沒有詳細的規定教育會計人員與一般財會人員的區別,只是做了宏觀和原則性規定。財政部頒布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對教育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管理體制、組織方式、考核機制等沒有實施嚴格統一的法律約束。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財會人員的繼續教育的規定沒有進行同步改革。沒有形成“統一領導,各相關部門分級管理”的管理模式。各單位部門未將繼續教育列入人事管理,培訓經費未列入預算甚至無經費來源,沒有對單位財會人員培訓工作進行歸口管理,對教育財會人員接受繼續教育產生不利影響。
三、加強教育財會人員繼續教育的對策
針對教育財會人員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需要從政府、財會人員所屬單位、財會人員自身以及培訓機構四個方面進行解決。(主要是針對高校、中小學、政府部門及其他機構的教育財會人員繼續教育。
(一)政府方面
財政部門在制定《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準則時,應該更加注重宏觀控制和指導,加強監督力度和考核制度。制定有關實施方案和管理制度,加強對繼續教育培訓機構培訓內容、開課要求、教材的編制、考核制度等方面要給予明確的規定。在充分調研的基礎啊上切實掌握所屬區內會計人員總體情況,根據會計人員的行業、職稱職務、學歷等分層次分類別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和培訓內容,針對不同行業、職稱、學歷的教育財會人員制定出不同的教育方案并著力提高培訓師資水平,提高繼續教育質量。
(二)教育財會人員所屬單位
教育財會人員是為我國現代化事業培育財會人員的關鍵,單位領導人應該對教育財會人員的繼續教育高度重視,將繼續教育納入單位人事管理,為財會人員提供經費保證,將培訓經費列入單位預算,對繼續教育培訓工作進行歸口管理,確保單位財會人員及時接受教育,提升業務能力。同時制定單位內部繼續教育考核機制,把繼續教育成績作為職稱評定的一項重要指標,并制定專門的時間計劃,集中安排教育財會人員進行教育。
(三)培訓機構
一要確保繼續教育內容合理化。教育財會人員面向的是廣大財會人員,培育的是理論性和實際操作性等方面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培訓機構要制定合理的培訓內容,適應其培養新型人才的需要。培訓內容既有面向全部財會人員的財務會計法規制度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有必須針對教育財會人員制定實務性知識。同時還要針對不同層次的教育財會人員制定不同的培訓內容,編制不同的教材,使每個人都能在培訓中受益。二要確保繼續教育模式多樣化。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時間安排可以開設網絡課堂,使得每位教育財會人員都能根據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受培訓的時間。擺脫了傳統教育模式時間固定的弊端,提高了效率同時節約了成本。
(四)教育財會人員自身
教育財會人員應端正自身學習態度,將繼續教育作為更新自身知識的渠道,而不僅僅只是為了通過年審。在繼續教育中學習新的會計、管理、法律法規等方面知識并將其運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去。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理論、準則每年都在更新變革,所以教育財會人員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主動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提升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要自覺學習、主動學習,跟上時代步伐、適應新常態下對教育財會人才的需要。
作者:王江麗 單位:西安財經學院
- 上一篇:新型城鎮化建設與繼續教育的互動發展
- 下一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