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教學模式完善論文
時間:2022-01-20 10:56:00
導語:互動教學模式完善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教學方式多元化
隨著遠程教育的快速發展,網絡遠程教育模式和傳統面授教育模式已不再是涇渭分明,而是呈相互融合的態勢。在國際上,“E-Learning”正逐漸為“Blended-Learning”(混合式學習)所取代。這種遠程教育與傳統面授教育混合的教學模式兼具了遠程教育和傳統教育的各自優勢,揚長補短,更符合時展的需求。電大的教學模式正是這種混合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具體表現為一半學時面授、一半學時上網自學的師生不完全分離的遠程教育模式。廣州電大多元互動的教學模式體現了中央電大關于開放教育“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的辦學方針,由以教師面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轉化為以學生自學為主的遠程開放教育模式。本人認為,廣州電大的教學方式突出體現了多元互動的特點,其實施的具體方式表現為:
1.面授學習(集體學習)——課堂上的案例教學
本課程的面授學時為72個學時,如何在有限的面授時間內盡可能多的傳授課程知識,并引導學生制定相關教學計劃十分重要。由于電大的學生以成人為主,具有年齡大、工作壓力大、時間較緊、實踐經驗豐富的特點,他們往往厭惡純理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更接受實踐應用性較強的案例教學模式。因此,作為電大的教師在備課時往往更傾向于使用案例來說明理論,應用性更強。
2.協作學習(小組學習)——課堂及網上的案例討論
由于電大的師生比差距較大,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廣州電大的任課教師們在課前引導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的同時,還在課堂上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學習小組活動,引導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即協作學習。廣州電大的許多課程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同時展開課堂及網上案例討論,并根據課程進度及內容適當組織學習小組展開學習活動。實踐證明,這種課堂上的案例討論很受學生歡迎,既縮小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也縮小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達到了多元互動的目的。
3.網上學習(個體學習)——網上的教學
由于廣州電大的開放教育本科學生以成人為主,許多學生由于工作關系無法參加所有的面授課程,為了幫助學生彌補所缺的課程并作為面授課程的一種補充形式,廣州電大的許多課程均配備了豐富的網上教學資源,包括網上作業、教學輔導、歷屆試題、網上論壇、網上答疑等欄目。尤其是廣州電大的網上論壇及網上答疑欄目在教師的網上教學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網上論壇,教師與學生進行非實時的交流,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了疑問可以隨時上網在網上論壇中發帖子進行提問,由教師盡快進行回答。而網上答疑欄目為師生間的實時性交流,其設置效果更為明顯,也更受學生的歡迎。在網上答疑進行的過程中,教師可確定每次討論的主題,案例的長度及難度要適度,不要過長或過難,否則會出現師生交流上的困難。
(二)教學資源多元化
1.文本材料
文字材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基本依據,是教學資源的主要形式。廣州電大課程的文本材料包括主教材、輔助教材、期末復習資料、平時作業等。作為課程形成性考核,學生必須完成4次以上的平時作業,中央電大集中安排的4次大作業將由中央電大雜志社統一下發。除此以外,廣州電大的教師還根據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實際的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適度安排了課堂及網上作業。學生通過閱讀文本材料,可更好地理解授課內容,適時進行預習與復習,鞏固學習效果。
2.錄像材料及各類課件
錄像教材及各類課件是電大的重要教學環節,具有深化和擴展文字教材的功能,是學生獲得課程知識的輔助媒體,是學生自學的另一重要輔學方式。廣州電大的許多課程除安排面授輔導課外,許多課程還制作了IP、CAI、DVD等課件,成為學生學習的良好輔助性資料。
3.網絡資源
網絡資源是電大學生自學的第三種重要途徑。廣州電大的大部分課程均針對學生需求,配置了豐富的網上學習資源,主要內容包括課程說明、課程大綱、直播課堂、教學輔導、電子教案、課程論壇、疑難解答、網上作業、歷屆試題等。學生可以選擇在家里上網,也可以選擇到教學點上網,并根據自己的需要查閱并下載相關的教學資源。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有疑問時,也可以隨時在課程答疑欄目上與任課教師進行交流討論,不再受到時間與地點的限制。
二、多元互動教學模式實施中所遇到的幾個問題
(一)學生方面的問題
1.個別學生的網絡知識不足,導致網絡學習受阻
當前,計算機及網絡知識在我國已基本普及,絕大多數的學生對于網絡知識已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參與網絡學習的技能及條件基本具備。然而,仍有個別來自偏遠落后的農村地區及年紀較大的學生沒有計算機的相關技能,不懂網絡知識,不懂如何下載網絡資源,無法打開網絡視頻,無法參與網上的課程討論。因此僅僅由任課教師在課堂上順帶培訓計算機網絡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電大學生需要更完善的學習支持服務。
2.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弱、自我控制能力較差
根據中央電大關于開放教育“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的辦學方針,電大學生尤其是電大本科生已由以教師面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轉化為以學生自學為主的遠程開放教育模式。然而這種遠程教育模式對于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要求較高,要求學生能自主參與網絡教學及教師組織的各種網上討論活動,并積極思考,主動與教師及其他學習小組成員實施互動,方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3.部分學生的被動學習習慣未能及時轉變,網絡學習及小組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雖然網上的答疑及課堂案例討論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歡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及思維方式仍未能轉變,仍停留在傳統的教師對知識當面傳授、學生被動學習的滿堂灌教學模式上,對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開放教育模式未能很好的適應。
(二)教師方面的問題
1.對教師素質的要求較高
電大多元互動的教學模式對于教師的要求明顯高于普通院校,既要求教師具有專業的知識和普通面授的教學能力,同時也對教師的遠程教學能力與課件的制作技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電大的教師既需要不斷進修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同時也需要不斷參與各種計算機知識的培訓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
2.教師工作負荷較重
在電大多元互動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既需要積極準備面授的相關資料及課件,同時也要及時進行網絡資料的更新和補充,及時組織并積極調動學生參與網上教學活動,同時面臨面授教學與網絡教學的雙重壓力,工作較為繁雜。這既需要電大的教師具備極強的工作責任感及足夠的耐心,也需要學校及時給予足夠的激勵,否則網絡教學將流于形式,行同虛設。
三、進一步完善廣州電大多元互動教學模式的對策建議
針對上述在實施電大多元互動教學模式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本人提出以下幾點完善對策,以圖進一步加強廣州電大多元互動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
(一)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學習支持服務
為了保證遠程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支持服務,學習支持服務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甚至決定了網絡教學的效果。廣州電大學習中心的設立為學生提供了參與網絡教學的平臺,學生可在學習中心上網,參與網上的教學活動,實現與教師及其他學習小組成員的互動,參與網上教學的硬件設施得到了一定保障。然而,仍需要針對個別網絡知識不足的學生在網絡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難,提供更為完善的網絡學習支持服務。
(二)進一步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技能的培訓
多元互動的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教學為輔”,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對學生“放羊”,由其自行摸索學習,相反應更加積極地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并培養學生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為此,廣州市電大各教學部均制定了《關于引導電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指引》,然而針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培訓仍嫌不足,培訓力度仍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進一步加強學生參與網絡學習的過程及效果的監控
針對電大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參與網絡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高的現象,電大教師應不斷加強學生參與網絡學習的過程及效果的監控,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網上教學活動的內容與進度,同時對積極參與的學生給予一定的表揚與激勵,使形成性考核成績與網上教學的參與度及參與效果直接掛鉤。
(四)為減輕主講教師的負擔,可考慮適當配備導學教師參與網上教學的輔導
針對電大教師工作量較大,工作較為繁雜的特點,為減輕教師工作量,對于學生人數較多的課程應配以導學教師。主講教師負責面授課程及課件的制作、網上資源的補充等主要教學工作,導學教師可幫助監控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學習進度,及時回答學生網上的提問,并向主講教師反饋學生的學習要求并提供網絡教學的相關數據。
總之,廣州電大多元互動教學模式的核心是“以學生為本”,一切以學生為核心,只有在此前提下進行教學設計,以多種媒體教學手段為依托,才能使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導學相互融合,從而實現導中學、學中導,導學同步。要使該模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首先轉變師生的學習觀念,不斷改進該教學模式,使之更適應時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奧托·彼德斯.數字化學習環境:開放無距離教育新的可能和機遇.開放教育研究,1998,(2).
[2]張文蘭.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師角色的再定位[J].電化教育研究,1999,(4).
[3]黃清云.現代教育技術.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5.
[摘要]隨著遠程教育的快速發展,網絡遠程教育模式和傳統面授教育模式已不再是涇渭分明,而是呈相互融合的態勢。廣州電大多元互動的教學模式體現了中央電大關于開放教育“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授課為輔”的辦學方針,由以教師面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轉化為以學生自學為主的遠程開放教育模式。本文詳細介紹了廣州電大多元互動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實施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而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的對策。
[關鍵詞]遠程教育多元互動教學特點分析完善對策
- 上一篇:農用地分等定級與估價方案
- 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