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藝術類人才培育方式
時間:2022-06-01 09:08:00
導語:電腦藝術類人才培育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年來,畢業生總是反饋學校所學的知識到企業用不上,用人單位也反映很難招收到入職就能頂崗工作的人才。尤其是電腦藝術專業畢業的學生,表面看有一手操作熟練的技能,可上崗后常因不能達到企業的標準不得不離開。問題究竟在哪里?從2008年開始,我們調研了一些用人單位和我校畢業生的情況,重新分析培養方案,探索了該專業課程的設計方案以及人才培養的實踐方法。
1電腦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電腦藝術專業人才屬于計算機應用型人才,與計算機科研開發型人才有本質區別,是“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其本質特征是使學生具有電腦藝術專業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有鮮明的電腦藝術創作實用性和實踐性;其規格特征為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其行為特征是知識與技能的應用活動不是機械地模仿和簡單地勞動,是在熟練掌握應用軟件操作基礎上,為用戶提供滿意作品的服務行為[1]。電腦藝術專業人才要精通CorelDraw、Photoshop、Pagemaker等主流圖形、圖像制作軟件,并取得相關認證。就業方向主要是廣告制作公司、建筑設計公司、包裝裝潢設計公司、居室裝修公司、出版印刷公司等,從事技術含量較高的服務工作。電腦藝術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是讓學生既掌握必備的專業理論知識,又掌握基本的專業實踐技能,關鍵是要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
2電腦藝術專業系統化課程體系
由于電腦藝術產業的企業大都規模較小、人員流動性大、競爭激烈,因此,從事該行業需要更加全面的技能,不單是崗位能力,更多的是遷移和再學習等方面的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電腦藝術專業高技能人才,是尊重以人為本的發展規律和認知過程,沿著高技能人才培養的主線,構建以培養“上崗能力、遷移能力、個性發展能力”為目標,以“職業素質、知識結構、職業能力”為培養要素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高素質的職業人[2]。課程體系是為了完成培養目標把教學內容按一定組織結構所搭建起來的支撐框架,是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的總和;系統化的課程體系是構建以培養全面發展的高技能人才為目標的課程結構[3],如表1所示。輔助教學管理內容:新生入學教育、結合學生成長手冊內容開設的品行教育、各項社團活動、工學結合的寒暑假實訓教育、勞動周和實訓周管理方案、校企對接的頂崗實習。該課程體系建設遵循以下原則。
1)突出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緊緊圍繞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突出實踐、能力、應用,以項目運行為載體,進行能力訓練、資格認證、職業活動、工學結合。如根據學生的發展取向,分別選擇平面廣告設計、室內外裝璜設計工程、影視藝術加工項目模塊中與之相適應的項目,有針對性的進行培養。
2)彰顯職業教育的特征。課程體系的構建應強調學生的職業角色,明確圍繞職業崗位工作實踐進行組織實施。每個項目的實訓應以實現成品項目為內容,內容比重根據培訓階段不同控制在50%至90%。實訓形式可采用“課堂企業”的模式,通過組織結構、人員分工、技術標準、獎懲辦法、市場反饋等環節模擬企業管理下的操作流程。該模式打破了以往的單純教室授課形式,按不同時段和內容分別在實訓室、校內企業、社會企業、自行創業、家庭模仿等情境下進行。
3)立足崗位,面向行業。每門課程都應以企業中的某個工作崗位需要來設置,幫助學生規劃職業生涯,發現個性差異。電腦藝術專業人才的工作崗位除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軟件操作技能,還需要掌握為客戶服務的相關技能。因此,學校針對行業特點專門設置了“顧客心理學”、“行業邊緣學問題”、“談判技巧”等課程。
4)課程設置有利于創新發展。專業人才應具有在迅速變化的環境中適應、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素質;應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技術應用能力;應具有創新精神與開拓能力。課程設置必須符合社會對專業人才的基本要求及發展趨勢,結合電腦藝術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學校分別在4個學期設置了通用能力課程,圖形圖像處理軟件、三維作品制作軟件、動畫制作軟件等專業技能課程,以及以成品設計為核心的專業能力訓練課程。
5)課程內容做到有機結合,優化銜接。一是優化銜接。課程體系的構建,應與學生原有學習狀態相銜接,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有文化課的基礎,但對藝術加工、手繪創作、顏色搭配、電腦繪畫等知識還很欠缺,因此在第一學期應開設以藝術基礎為內容的基礎訓練課。二是定向選擇。課程內容的設置應按形成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需求為導向,確立了圖像處理以Photoshop軟件為訓練基礎、三維作品制作以3DMAX軟件為訓練基礎、平面動畫制作以Flash軟件為訓練基礎、影視制作后期以AE軟件為主要訓練的基礎課程設置方案。三是有機整合。教學內容確定后,以綜合廣告為實例引導學生完成成品創作。不同行業廣告內容對軟件應用的側重點有不同要求,通過綜合的知識和技能體現出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四是合理排序。知識與技能均有其內在的邏輯關系,為實現整體優化,課程體系須合理排序,使知識與技能互為補充、發揮合力。
6)明確校企合作與工學結合內容,體現職業教育優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體現,既能促進職業院校的專業建設,又能直接為經濟建設服務。利用最后1-2學期,安排學生到企業定崗或輪崗實習使學生加深在校學習內容,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及時補充欠學的內容,增強服務意識,培養可持續發展人才,為學生盡快適應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3電腦藝術專業實訓教學的實施過程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和工作素養。要達到這個目標,就應根據學生現有的狀態和認知規律,合理地安排訓練內容,大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建立多層次、各種類型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讓學生快速進入角色。以電腦裝潢設計課程的實訓教學方案為例。
3.1明確崗位工作內容
新生對所選專業認識不深,沒有學習方向,因此,入學后第一堂課應進行“專業行業介紹”。授課內容主要是請行業工作突出的畢業生談自己的工作業績和經歷。例如,一位就職于大連瑞家裝飾公司工作的畢業生將自己為客戶設計的家裝方案與在校學習的課程結合,從談判、設計圖紙到簽訂合同,通過每個環節明確本崗位技術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通用能力。不但傳授了經驗,還為新同學明確了發展方向,樹立了榜樣。
3.2開設職業素質訓練課
高技能人才素質分為基本素質和職業素質?;舅刭|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是職業素質的基礎。職業素質包括合作能力、公關能力、解決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4]。圍繞以上能力培養的需要,授課教師圍繞職場發生的實際情況,以“如何拿下工程項目”為教學內容,將學生分配到虛擬項目的不同角色上。先由學生自行解決簡單的問題,教師再根據自身企業經驗,設立相對復雜的內容,并教授學生如何解決。
3.3面向崗位需求的實戰技能傳授
從學生認知規律出發,科學地建立知識結構體系,以熟練掌握基礎性知識、操作為契機,拓寬發展性知識訓練。以某個建筑裝修施工項目為例,首先將學生分成3人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項目的測量、設計、預算、報價、出圖等崗位實戰內容。最后,教師按照之前制定的考核方案進行考評給出評價結果。
3.4職場能力訓練的具體實踐
職場能力課程訓練首先應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上擺脫濃厚的理論色彩,使其變得更加具體化和現實化。課程應以案例教學為內容模擬實戰演練操作,教師應在不同的時間段設定訓練內容,學生應在規定的條件下完成任務。具體操作,以招標的方式將任務發給學生,規定時間內由學生來展示自己的投標計劃,大家評選中標方案。這一訓練不僅檢驗了學生完成作品的技能情況也展示出學生職場應變能力,將理論基礎應用與職場實戰相結合,拉近了課堂與企業的距離。
4有針對性的管理平臺
教學內容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被滿足,同時也決定了學生是被管理還是主動求索,這是對我們管理工作的考驗。學校通過舉辦有針對性的講座、開展各種形式的專業技能比賽、開展作品構思辯論會、及時最新的行業新聞、建立勤工儉學考核方案、社團活動管理辦法等方式,引導學生適應行業需求,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在學校提供了良好的實訓基地的基礎上,學生每學期有一周的時間,在學校實訓基地提供的實訓崗位上努力完成績效考核,使自己的職場應對能力得以提升,為快速進入職場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礎[5]。
5教師業務的不斷提升為技能人才培養提供保障
從事電腦藝術專業授課的教師需取得國家認可的專業技能資格認證,學校定期組織教學骨干到企業參觀學習、掛職鍛煉。通過學習和鍛煉,使教師把企業對專業技能的要求第一時間傳達給學生,將用戶對人才需要的標準及時貫穿到教學中,使授課內容更加豐富和適用[6]。同時我們還聘請企業一線工程技術人員、專業能手和管理人員承擔專業課程、實踐課程和企業文化課程的教學與指導;請理論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高級技術人才作為高職院校的專職教師、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等,促進師資多元化構成。
6結語
電腦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工作是一個不斷變化、創新求真的過程,能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專業技能人才,是我們職業院校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我們還要加強研究,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還要不斷探索,使其更加合理與實用,建立、健全完整的考核辦法,為培養合格的實用的服務型人才不斷努力。
- 上一篇:全市園林綠化工作打算
- 下一篇:全縣園林管理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