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思想教育管理研究
時間:2022-02-26 10:32:50
導語:茶道思想教育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傳統茶道思想中倡導道德禮儀是學生培養的關鍵訴求,而對于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與應用來說,完善的思想內涵,不僅能夠豐富教學管理模式,同時更能有效引領教學活動,同時實現學生培養的最佳效果。本文擬從欠缺問題視角認知當前高校教育管理活動實施現狀,通過融入高校教育管理活動的開展訴求,通過融入傳統茶道思想的內涵及形成特征認知,進而分析融入傳統茶道思想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構建思路。
關鍵詞:傳統茶道思想;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教學環境;文化氛圍
就高校教育管理活動開展訴求看,其需要以滿足社會需要為導向,注重學生人文素養與知識技能的深度融合,尤其是結合當前社會人才需求量不斷加大這一背景,只有探究合適的思想融入其中,才能夠實現學生培養的最佳效果。尤其是在當前高校教育管理形勢不斷變化,加上學生培養需求不斷完善,從而使得學生自身培養機制需要進行必要完善和創新。
1從欠缺問題視角認知當前高校教育管理活動實施現狀
隨著當前教學環境不斷優化,無論是具體的教學氛圍,還是教學理念,都呈現了全新色彩。而圍繞這一新情況,其所帶來的變化與發展則是超越大眾想象的,而想要滿足這一本質訴求,其需要注重的是對整個高校經營機制進行優化與創新,通過融入時代特征,才能更好實現高校教育活動的開展目標。客觀來說,高校教育管理活動中,教學理念是基礎,是支撐,也是前提,真正滿足學生培養的教學理念,是立足學生自身培養訴求,是融入社會對人才培養需要的理念內容。在以往高校教學管理時,其最大問題和不足在于教學理念長期得不到更新與優化,從而忽略和限制了學生主動整個學習的積極性。從時展特征看,創新和優化整個教學管理機制,實際上也是在當前整個變化激烈的時代特點下,所作出的具體變革。所以,融入時代新特點,構建全新管理模式,轉變老師與管理者的教學思維內容,從而實現整個高校教育管理活動的最佳效果。在高校教育管理活動實施時,融入合適的理念內涵和價值思維至關重要。我們可以說,良好而成熟的思維內容是實現高校教育管理活動最佳效果的關鍵所在,尤其是需要結合時代特點,創新自身管理機制,并且融入滿足時代特點的思維內涵,從而實現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最佳效果??陀^來看,融入合適的思想內容,對于實現最佳教學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當然,傳統教學活動中,其關注點更多在于知識內容的灌輸與傳導上,這明顯與時代需要之間存在極大差別。
2文化素養、學生為本:高校教育管理活動的開展訴求
結合高校教育管理活動的實施狀況看,該活動中最大的欠缺和不足,在于大多情況下,未能有效考慮學生自身的實際訴求,以及時代變化對學生心理素養的具體要求。加上,整個教學體系中所具體使用的資源內容缺乏必要的時代更新,從而大大影響了整個教學管理活動的實施效果。當然,就當前整個教學環境的實際狀況及氛圍看,其中也有著相應特殊性,尤其是文化氛圍的營造,使得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要素內容出現了全新變化。與普通的課堂教學活動所不同的是,當前在進行學生教育與培養時,其不僅要注重教學內容的應用與融入,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和思維狀況的深度把控和具體提升。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時代,學生接觸學習資源的途徑更完善,內容更豐富。因此,對于老師來說,其需要為學生提供的,不僅僅是豐富而完善的學習內容,更有全面而體系化的學習資源,尤其是結合當前的多數學生自身的學習習慣,如何借助智能終端傳播教學知識和內容,就成為教學活動開展的全新特點。不僅如此,結合高校教育管理活動的實施狀況看,學生自身的學習狀況和思想成長狀況,也是直接關系學生就業與成長的重要內容。做好大學生的心理疏導與心理輔導,也成為目前高等教育機制發揮作用時,所需要融入的全新內容。但是客觀來說,很多高校缺乏對該問題實施價值的認知度,加上使用的教學內容和信息與時代特點之間存在較大出入,進而影響了學生學習意識和思維理念的有效培養。因此,如何從整個教學體系中,選擇合適的素材內容應用到目前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并且使得學生能夠在滿足時展訴求的大背景下實現健康成長,就成為當前我們推進該教學活動的重要訴求。
3文化傳承、時代傳播:傳統茶道思想的內涵及形成特征認知
茶道是我國整個茶文化體系的核心與關鍵,也是整個高校教育機制成熟發展的重要詮釋與表達,通過對傳統茶道思想的形成背景和發展歷程進行分析,不難看出其中所包含和展現的思維理念,恰恰是人們思維豐富發展的必然要求。當然,在當前整個茶道思想理念不斷成熟背景下,無論是人們的消費觀,還是具體的文化認知觀,都實現了成熟而全面變化。從根本上看,這是人們思維的豐富發展,思維結構優化的具體產物。事實上,茶道思想的豐富發展與詮釋,其中涵蓋了具體的社會思想,同時也有人們對茶文化的具體而成熟的理解。傳統茶道思想在今天,仍然也有著深厚而全面的應用價值與意義。其之所以能夠被我們所具體應用,關鍵就在于在整個高校教育管理活動實施過程中,其是以思想理念的全面融入和豐富詮釋為基礎支撐的。而學生培養的重點,就是思想理念的引導和價值思維的闡述。客觀來看,茶道精神之所以能夠在長期而系統化的發展過程中,實現最佳發展效果,其根本在于茶道精神中融入了我國優秀的文化思維,并且通過具體吸收,從而實現體系化發展。就茶道思想的形成背景和發展歷程看,茶道思想是我國茶文化的核心所在,無論是其中對我國文化理念的詮釋與表達,還是其中所彰顯的精神思維,都是文化包容性與應用性的最佳展現。從而實現整個茶道思想應用的最佳效果。客觀看,茶道思想是一種融入了多樣精神思維的思想機制,其底蘊根基是對我國社會文化發展過程中最優秀內容的深度把控,而合理的精神內涵所發揮的作用,不只是簡單的精神引領,更重要的是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而在時展機制不斷成熟背景下,只有融入系統而全面,乃至時代化的元素內容,才能更好滿足茶道思想的應用與融入。
4融入傳統茶道思想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構建思路
結合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應用背景,以及高校教育管理活動改革發展的具體訴求看,完善的教育管理活動中,不僅要容納時展訴求,也要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關注點放在重要位置之上。學生自身的興趣是整個高校教學管理活動實施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內涵所在。當然對于高校教育活動開展來說,使用“管理”一詞并不合適。對于高校的經營者與決策者來說,只有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尤其是要站在學生視角來具體認知和理解高校教育管理活動的實施價值及具體作用,才有可能為學生培養機制的有效開展奠定相應基礎。在學生視角看待整個高校管理活動的實施與推進,不僅是一種教學理念上的創新與完善,更是我們培養學生活動的成熟表現。而想要做好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應用,就必須注重構建合理、完善的模式。在該模式的具體內容中,其需要注重圍繞學生成長狀況、高校教學改革的發展背景、思想體系的重要性等多樣化內容,通過價值創新和時展,從而實現整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構建和精準應用。就我國高校教育管理活動開展狀況看,完善的教學活動,豐富而系統化的教學體系是該活動開展的重要內容。結合傳統茶道思想的價值內涵看,其中所具有的思想理念,極具應用價值和傳播推動力。教育管理模式究竟是什么?教育是其核心,其主要針對的是整個學生培養活動及過程,其中包含了教學與引導、培養與教育等多種內容,而管理是真正意義上的實施管理活動,更多是一種對教學活動的把控和教學資源的梳理、整合、應用。而模式則指的是范式,是一種相對固定的狀態。而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我們可以認為教育管理模式,其事實上指的是以學生成長為基礎,構建內容多元化、形式多樣化的教學思路。所以,具體的教學思維,則是整個學生培養機制的核心所在。因此,在這一具體背景下,選擇合適的思維理念融入其中,就至關重要。就我國幾千年的文化發展狀況,文化的延續與傳承始終是整個時代的核心內容,無論是具體的文化素材,還是系統化的文化機制,實際上都是當前我們傳承文化,應用文化時的關鍵和基礎,我國歷來重視文化體系建設,無論是選擇文化內容,還是應用文化機制,都將社會發展的實況與文化體系相融合,并且通過對我國優秀道德禮儀文化的深度融合,從而形成了具有我國代表性的文化體系。茶文化就是我國整個文化機制中最值得我們認知和理解的重要內容,而在整個茶文化體系中,其中所具有的茶道思想和價值意識,不僅是一種積極的理念思維,同時也是彌補當前學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因此認知傳統茶道思想內涵,了解該思想體系的應用屬性,對于現階段我們所開展的高校教育管理活動,將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影響。
5結語
客觀來看,融入茶道思想,不僅能夠大大豐富高校教育管理意識和思維內容,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接受學習過程中,實現全面成長??陀^來說,目前多數學生在培養時,其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很多學生自身存在種種的心理問題,但是由于未能給與合理有效的關注,從而使得整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較大出入,而這也對學生培養活動開展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如果在當前整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構建過程中,將必要的茶道思想融入其中,從而實現教學與人才培養的理想提升。
參考文獻
[1]馬曉芳.校園文化對大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3(16):247-249.
[2]何春曉.陽光體育運動對民辦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影響之研究[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5(5):103-106.
[3]董學文.傳統文化傳承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實踐研究———以《中國茶文化》課程為例[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11):111-113.
[4]唐文玉.大學體育課程“網絡導學+課堂教學”雙主體教學模式構建[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15(18):182-183.
[5]吳尚琳.基于茶道精神的體育訓練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教學與研究,2016(11):134-135.
作者:朱俐 廖曉曉 單位: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 上一篇:高中數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 下一篇:茶道教育管理思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