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創新分析

時間:2022-11-04 09:36:21

導語: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創新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創新分析

摘要:本文通過對普通高校二級學院教學水平及思政建設的現狀分析,結合新媒體時期的時代特點,針對新媒體技術對高校各二級學院教學管理的影響提出相應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教學管理;創新

對互聯網技術的運用以及通過信息化手段開展日常學生教育工作,全面增強基層工作者的執政本領,在2017年召開的中被正式提出。教師作為唯一信息接收者向學生傳輸思想的傳統工作局面已經逐漸被移動通訊的迅速普及、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云計算等大數據的高速進階打破,學生思維愈發活躍。粉絲經濟主導的新媒體時代,給高校的各二級學院教學管理提出新的挑戰。各管理工作者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學生教學管理工作應被提上日程。

1新媒體定義及其基本特點

1967年CBS技術研究所所長戈爾德馬克率先提出“新媒體”是表現形式持續發展的一種媒體形態,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借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向用戶提供相關信息的媒體形態。作為新發展起來的媒體形態,其以互聯網為移動平臺,傳播多種包括文字、聲音、圖像等內容,對大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新媒體具有三個基本特點:一是時效性和價值性。新媒體多指基于手機這一便攜平臺,通過各種社交軟件如QQ、微信;短視頻軟件如抖音、快手;信息共享軟件如微博、知乎等方式,使得用戶在短時間內迅速獲得信息,并結合自身實際對信息價值性做出有效判斷。二是虛擬性和迅捷性。用戶逐漸從線下社交向線上社交轉變時,就是從現實世界向虛擬世界轉換的過程。大學生可以通過匿名發表言論等行為,扮演多種與其現實身份相符或不符的角色,具有不可控的特性。學生對信息接收后,因不受責任制約束,可隨時發表想法,使得迅捷性有所展現。三是互動性與多元性。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之間交換不再僅是單向傳播,多向交換變成現實。從豆瓣天涯相關留言到B站的彈幕文化,信息多向交換之間的時差也在逐漸減弱,實時互動更是廣大媒體的重要宣傳點。四是傳播內容的大量性。網絡大數據的強大,使得“咫尺天涯”變為現實,網絡信息沒有搜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每個人都可以更加便利地接觸到海量多樣的資訊。

2新媒體對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工作的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幾乎所有大學生都擁有智能手機,都注冊有QQ、微信、微博等賬號。新媒體在大學生群體中發展迅速,影響廣泛。學生不再單單是信息的接收者,因為新媒體的時效性,加強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緊密聯系。通過群聊及時消息、微信公眾號推送階段性工作成果等,多種渠道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和搜集特定信息,極大限度的提高了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并提供了多種可能性。新媒體接觸門檻低,擁有手機就擁有對新媒體進行詮釋的機會,學生自己注冊公眾號發表文章表達對深層次問題的思考,發朋友圈對生活小事的分享,向教師提供了多種了解學生的渠道,為教師促進學生個性化建設創造條件。

3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工作的現狀

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機構作為學校教學管理的具體實施者,能直接反映學校教學管理水平。計算機網絡系統以及多媒體技術支持以必備要素的角色融合、滲透到院系教學管理的多個角度。但目前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工作與新媒體的融合依然存在諸多不足。3.1教學管理工作與新媒體發展不同步。高校各二級學院作為學生管理的直接實施者,具有相對獨立的自主權,在維持學校發展的大的基本政策前提下,可以結合專業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將新媒體技術與本專業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提高教學質量[1]。但目前,新媒體的運用多數在于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調動起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興趣并增添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與趣味性,卻忽視了教學管理的智能化與現代化發展。多數高校仍習慣于用傳統的方法進行信息傳達或處理,通過層級下發通知的方法達到一傳十十傳百的目的,忽視了學生對于信息接受的延遲性和獲取信息的不公平性。教學管理沒有達到師為生想,增加了管理難度。3.2新媒體技術含量有待提高。新媒體作為個性化表達的載體,有助于教師對教學管理工作方式模式進行創新。同時,對互聯網新技術的熟練運用,可以將傳統線下教學轉變為線上活動,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助力學校信息化建設,使得教學資源有效利用。新媒體技術雖形式新穎,對學生的時間空間限制減小,但軟件重復開發與數據共享不及時等問題仍舊十分顯著。在教學過程中,各二級學院對新媒體的使用權沒有完全開放,教學管理實現網絡化、智能化實則任重而道遠。3.3管理隊伍素質建設急需完善。隨著新媒體時代帶來的信息大爆炸,對管理隊伍的信息處理能力也提出了較高要求。新媒體時代是迎合人們學習工作節奏加快、休閑時間呈現碎片化的需求而產生的媒體形式,相對年輕的學生已經逐漸適應了對信息的及時獲取與篩選,故高校各二級學院的管理團隊也急需提高自身素質,用學生能接受的方式與其溝通,才能事半功倍的完成管理工作。管理團隊的綜合素質決定了各二級學院的管理水平,學校的整體管理水平則由二級學院體現[2]。提升計算機水平,提高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加強自身素質建設,建立高水平管理隊伍是提升管理效能的不二選擇[3]。

4新媒體視域下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工作的創新

井以甘竭,李以苦存。新媒體時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對大學生教育管理的影響是多層次的、深刻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的放矢的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4.1提高教學管理人員的業務素養。教學管理人員作為教師,和學生具有一定年齡差距,同時對新型技術的掌握也有一定差異。各二級學院應提高相應人員的業務水平,走專業化、信息化道路以適應高校教學管理的發展[4]。在原有工作方式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網絡技術與新媒體技術,高效快捷地處理相關教學工作,努力打造一支精通新媒體的教學管理隊伍[5]。4.2通過新媒體平臺增強與學生互動。大學生作為現如今社交網絡主力軍,可以在虛擬平臺上實現自我性格的展露與成長。也許日常走路時常駝背含胸毫無自信的同學,是微博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加V認證的博主。學生通過網絡與社會發生廣泛聯系,完成多種信息互動。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教學管理工作者,要充分發揮新媒體能滿足學生個性表達的特點,通過多種路徑掌握學生動態,了解學生思想,解決學生困難,做學生真正的傾聽者。4.3改進教學管理方式以強化信息化水平。新媒體技術不僅可以作為學生和老師之間相互溝通了解的橋梁,也應該是推進大數據建設的一種技術手段。各二級學院應配合學校,利用教務管理系統,實現信息化管理,建設學生信息數據庫,減少信息多次重復填寫,使教學管理者能夠快速準確識別所需信息,提高工作效率[6]。新媒體邊界正不斷呈現出媒介融合的趨勢,高校作為學生進入社會的最后一次教育者,適應時代需要,緊跟科技更迭步伐,不斷創新自我工作模式,才能為國家輸送更多高水平人才,提供更多中堅力量。

參考文獻

[1]丁哲學,林菲.高校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探索,2012(01):87-88.

[2]陳文.關于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7(20):48-50.

[3]宋成亮.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5(08):99-100.

[4]王麟娜.當前高校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教育探索,2011(03):91-92.

[5]覃業飛,陳先華.談高校教學管理人員的專業化要求[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04):210-212.

[6]王燁.論計算機技術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05):207.

作者:朱楠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