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學生教育管理方式探索
時間:2022-12-09 02:51:19
導語:藝術類學生教育管理方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形勢下藝術類學生的總體現狀和突出特點,以及藝術類學生的專業特點等因素的影響,決定了藝術類學生在大學期間存在大學生的普遍問題,也有其專業特點影響的個別問題。針對目前藝術類學生的總體現狀,本文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原因,總結對策三個步驟,探索新形勢下藝術類學生的教育管理方式。
關鍵詞:藝術類;教育管理;對策
一、新形勢下藝術類學生的現狀和特點
(一)藝術類學生錯誤放大了“大學生時間自由”的概念。考入大學之前,很多同學被老師灌輸大學生活是如何美好,用以鞭策高中生們努力學習,以及周圍已經考上大學的親戚朋友們的影響,讓還未踏入大學校門的他們對大學報以美好的期望,甚至把大學的學習生活理想化,以為上了大學就輕松了,把大學生活想象的很自由。大學的學習生活比起高中的學習壓力,其方式和力度都有所不同,但是不代表大學就是沒有壓力,自由輕松的。大學的學習生活只是在形式上有所轉變,可供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更靈活了,但這更需要大學生合理安排和規劃時間。但現實情況卻是大一新生剛剛踏入大學校門,都有一種想要放松的狀態,有一部分同學甚至把大學想象成“學習自由”的地方,有些課不喜歡、不想上,就選擇曠課,并且曠課的理由也冠冕堂皇,因為老師課上的不好,不愿意聽等等。所以如果管理不當,這種偶然現象就會變成長期現象,個別現象就會引發普遍現象。(二)缺少規劃,沒有具體的目標和發展方向。缺少規劃,沒有目標,是現在藝術類大學生的普遍現象。一小部分班干部和學生會的成員,在短期內給自己制定規劃,但對未來依然表示茫然。大部分同學是按部就班上課下課,上課以外的時間基本上是無規劃狀態。這中間又被分為兩個方向的無規劃狀態,一是想要規劃,但缺少相應的指導,不知如何規劃,二是根本不想規劃,認識不到設立目標和規劃對未來的影響,對未來沒有絲毫的想法。大學期間,課余時間如何安排,在校期間如何做好規劃,給自己設定一個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等,對現在的藝術類學生來說是必要的,影響未來就業和個人的長遠發展。(三)注重專業技能學習,缺少專業理論和文化知識的積累。藝術類學生在專業技能上有其突出的一面,但是在理論學習和文化知識積累方面有所欠缺。由于藝術生自身的局限性,一是專業技能學習占用大量時間,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積累理論和文化知識,二是對理論和文化知識的不重視,認為專業技能更為重要等片面認識影響的作用,導致了理論和文化知識的缺乏。此外,由于理論和文化知識本身枯燥的客觀原因,也導致學生不愿意學習理論和文化知識。所以,雖然其專業技能突出,但由于理論認識不足,在專業發展上只會玩弄技巧,停留于表面,也因為文化知識不夠,作品內容不夠深刻。所以理論和文化知識反過來影響藝術類學生的整體能力的提升,知識面的狹窄限制了其專業的長遠發展。
二、針對以上藝術類學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主觀原因。1.藝術類學生本身固有特點的局限性。藝術類學生注重自我、個性張揚,想象力豐富、富有創造力,這也意味著他們更加追求自由的學習生活模式,缺少集體榮譽感,對時間缺少合理規劃,對待事物能夠注意細節部分,但大局觀不夠,導致他們不能夠合理利用課余時間,對未來缺少長遠的規劃。2.被動學習,主動性不強。從小學到高中,學生們的學習模式和目標都是被建立的,所以到了大學階段,思維和習慣依然難以轉變,學習的主動性不夠。大學階段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突然轉變,這個階段,學生應該逐步了解大學學習生活的特點,學會獨立思考問題,由被動型學習方式向主動型學習方式轉變。3.高考對藝術類學生學習傾向的影響。高考政策對藝術類學生的要求,決定了藝術類學生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在專業技能上,高考對其文化成績的要求比普通文化生要低很多,這決定了藝術類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相對不足,這導致進入大學之后藝術類學生對理論和文化知識普遍不重視。(二)客觀原因。1.藝術學院長期形成的不良風氣的影響。藝術學院由于學生的個性特點,專業課上課形式更加靈活多變,空余時間較多等多方面原因,導致藝術學院最終給同學和老師們的直觀感受是——松散,而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比如創作課或者繪畫課,同學們上課并不是一人一座,而是在畫室找到合適自己的角度進行創作或者練習,課上同學可以自由走動,看看其他同學的作品,或者找老師溝通問題,再或者出去洗刷工具等一系列活動。所以,長此以往,藝術學院一些自律性不強的同學,會因為藝術生上課形式的特殊性,找機會放松自己。藝術類學生上課形式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養成不良習慣,長此以往,沒有好的方式方法對此加以制止,藝術學院的學習風氣就漸漸形成。2.針對規劃和學習缺少相應的教育和指導。藝術類學生的課程主要由公共課和專業課組成,此類課程并不涉及對于大學四年的學習規劃,以及畢業后的規劃問題,雖然大四階段安排就業指導課,但課程設置的時間不針對大學期間的合理規劃問題,更多的是對畢業期間就業流程的指導。所以,大學期間在學習的合理規劃方面,缺少相應的指導,許多同學沒有規劃意識,不能合理的安排大學課余時間。對藝術類大學生來說,僅僅停留在專業知識的象牙塔內是不夠的,專業以外的認識需要大學期間多了解多積累。如何制定學習計劃,和未來規劃,如何把所學內容輸出,進行有效轉換的學與用,一方面解決了大學生不能合理利用課余時間,自律性差的問題,另一方面學生形成良好的內動力循環,減少學生管理中學生難管理等問題。3.理論課本身枯燥,難以激發學習的興趣。藝術類學生理論課程雖然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因為理論知識涉及面廣,時間維度大,內容跨度寬,概念性強等特點,使得學生難以進入理論知識的學習狀態中去。加之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短期內不能明顯看到成效,和專業技能相比,專業技能不僅可以看到明顯的變化或進步,而且只要努力都可以通過努力收獲實實在在的作品。理論知識的枯燥,以及和專業技能學習的對比,導致學生對理論的認識和學習不足,長期以來不能夠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三、針對以上主客觀原因和現象,找出相應對策
(一)抓住大一關鍵時機,建立好嚴格的管理制度。藝術類學生由于自身的個性特點,導致在日常的管理和教育教學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曠課、夜不歸宿、遲歸、考試作弊、打架和宿舍內使用違章電器等等各種違紀現象。所以,在新生剛剛入校的開始階段,嚴格考勤,規范學校的制度政策尤為重要。很多有關學生管理的相關文章會提到,藝術類學生更注重情感的交流與溝通,所以在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學生問題的處理上,最好不要過于僵硬和死板,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在心理上、情感上能夠接受。針對這個問題不能一刀切,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不能因為藝術學院的學生,很多問題就大而化之,不了了之,針對藝術學院散漫松散的學習風氣,不能加以縱容。所有的情感必須要建立在嚴格與合理之上,否則就是在給日后的管理制造難題。因此大一階段嚴格是必須的,由嚴致松,學生是更容易接受的,反過來不僅難以實現還會給管理造成不必要的其他問題。(二)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思維,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一是利用網絡平臺,學習新知識。抓住網絡時代信息全球化的有利時機,通過網絡平臺,比如微信、微博、各種學習軟件APP等,通過關注和自己專業相關,或者感興趣的公眾號,不斷地去發現,去認識,去思考。通過網絡信息化去發現學校以外的知識,積累自己的知識儲備,通過新知識不斷刺激現有的校內學習,使新事物與專業知識之間相互碰撞,從而提升藝術類大學生學習的動力。二是通過人際交往,學會與同學之間學習。大學不僅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地方,他還是一個大的平臺,同學們可以在這個平臺建立社交,所以,在這個平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相互學習也促進了學生們的進步和發展。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是學生進入社會前的鍛煉和實踐的平臺,關注身邊優秀的同學,接受他們的影響,更多的與外界接觸,那么學習和鍛煉的機會也會更多。(三)引導學生認識理論和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對理論和文化知識的排斥,源于主客觀兩個方面,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需要老師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多開展有關理論學習重要性相關的班會和座談會,舉例講解理論學習對未來專業進步和個人發展的重要作用,要讓大學生明白理論和文化知識最終是專業技能的巨大支撐,只有理論沒有專業技能,作品最終實現不了,只有技能沒有理論和文化做支撐,作品也缺乏內涵,流于表面。(四)改變理論和文化知識單一的講授方式。學習理論知識一方面需要努力克服種種困難,另一方面也需要老師在講授方式上靈活生動、有亮點、吸引同學進入狀態,讓學生提起對理論知識學習的興趣。這需要老師在備課階段和授課階段都做好充分準備。把理論知識和生活常識結合,以講故事的方式與學生互動,減少理論知識的枯燥性,把晦澀的內容變得有趣味性。
四、總結
藝術類學生雖然總體上表現出自由隨意的學習狀態,但針對其問題并不是難以轉變,需要我們大學生輔導員們,針對藝術類學生的問題,進行具體化、個別化,并結合其專業特點和客觀因素等,找出問題的根本所在,引導藝術類大學生從被動型學習,轉變為主動型學習,大學生大學期間合理規劃其學習生活,形成良好氛圍,轉變藝術類大學生被管理對象為被服務的對象,從而更好的對藝術類學生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更好的引導當代大學生完成大學學業和對未來就業的規劃。
【參考文獻】
[1]謝敬.針對高校藝術類學生特點的管理對策分析[J].文教資料,2010(16):188-189.
[2]戴先福.新形勢下藝術類大學生的特點及管理淺析[J].文教資料,2011(1):229-230.
[3]楊丹偉.從藝術學生行為特點探究其教育管理之道[J].科技資訊,2017(35):110+112.
[4]劉長宇.從“制度管理”向“美育管理”的轉變與發展——以傳媒藝術類大學生為例[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2):135-139.
作者:張靜 單位:三江學院藝術學院
- 上一篇:心理學應用在學生教育管理的作用
- 下一篇:音樂學專業學前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