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應用在學生教育管理的作用

時間:2022-12-09 02:48:35

導語:心理學應用在學生教育管理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學應用在學生教育管理的作用

摘要:隨著心理學研究內容的不斷深入和研究層面的不斷細化,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產生了諸多方面的應用分支,從而不斷提升相關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心理學也得以高度介入和應用,本文從心理學的概念出發,對心理學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進行簡要闡述,并提出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用切實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以期能夠真正提升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學生教育管理;心理學學生

教育管理是學校各項工作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水平的基礎性工作,在時代背景不斷豐富的作用下,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開展的難度逐漸提升,對教育工作者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心理學應用引入到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來,能夠起到多方面的促進作用,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教育管理心理學的概念和作用理論

(一)教育心理學的概念。教育管理心理學是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將教育管理學科與心理學相互融合所形成的新型綜合性學科,從學科從屬上劃分是屬于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教育心理學的延伸與細分,但是同時教育管理又在學科體系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教育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各階段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對教學管理所形成的心理狀態,以及其心理狀態對學習和生活造成的影響[1]。開展教育管理心理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學生心理發展和變化特點進行深入分析,改變傳統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正確面對教學管理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能夠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管理水平,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改善現有的教育管理工作狀態,為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二)教育管理心理學的作用理論。要想真正發揮教育管理心理學的作用,必須要對其作用理論進行分析,以此確保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更加科學的導入心理學的應用。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積極導入心理學理論,要重點分析動機和遷移的心理學現象。動機在教育管理心理學中指的是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所出現的各種行為的原始出發點,是學生個體產生活動的心理發展過程和內部動力,其中主要方面是指學生的學習動機,把握好學習動機能夠更加促進學生將精力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遷移則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通過思想豐富和轉變來形成具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模式,進而提升自身的知識應用能力。基于這兩方面的理論出發,能夠更好的將心理學理論應用至教學管理中,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心理學應用于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

(一)完善教育管理工作體系。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對于流程體系的建設具有重要的要求。但是在傳統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開展中,更多的是注重基本表現在管理中的作用,而忽略了學生心理狀態的研究,由此造成在教育管理中出現失衡的現象。將心理學應用于教學管理中,能夠深度分析學生在生活和學生行為中產生的動機,進而采取更加科學和合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2]。同時還能夠依據計算機軟件輔助方式將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基于數據方式進行處理,建立教育管理的大數據平臺,便于后續工作的開展。(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都會出現各種類型的問題,對學生的正常成長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心理學是分析人類心理活動的科學,能夠深度洞悉學生在面對這些問題時的心理狀態,而教育管理工作者則能夠依據心理學原理更好的幫助學生面對和處理這些問題,幫助學生快速而又準確的解決這些問題,減少負面問題所產生的影響,不斷提升個體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夠培養出自身的心理素質,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三)提升教育工作者工作效率。在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和新媒體應用范圍不斷拓展的情形下,學生所接觸的不良信息和負面思潮呈現出急劇增長的狀態,由此造成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壓力不斷加大,對于學生生活和學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避免出現更加嚴重的后果。將心理學因素介入到教育管理工作中來,能夠更有針對性的解決這些問題,幫助學生找出問題發生的根源和切實的解決辦法,不僅有效降低了教育者的工作強度,提升整體工作效率,還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心理學在應用于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障礙

(一)對心理學應用的重視程度不足。在傳統的教育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雖然教育工作者能夠掌握基礎的心理學知識,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對于心理學應用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出現這種情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受到傳統教育管理思想的影響,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采用直接性的命令或是思想引導的方式來開展工作,雖然在其中會加一些心理學因素在內,但是在整體應用上缺乏應有的體系,僅能夠起到輔助性的作用,由此造成實際工作開展的效果比較差。此外,由于心理學與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相結合的教育管理心理學整體上發展還不夠完善,無法起到對應的指導作用,因此造成部分工作者不愿意積極主動的去強化心理學知識的應用。(二)對心理學知識掌握程度不足。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引入心理學,需要教育管理工作者自身具有體系性的心理學知識,尤其是要能夠掌握與學生群體年齡階段相適應的教育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及心理咨詢與治療等細分學科的知識,能夠系統的掌握和應用相關的心理學知識。但是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注重學科知識的學習,只有在高等教育階段才具有專業的輔導員隊伍來開展學生管理工作。輔導員隊伍大多是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出身,雖然能夠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但是缺乏系統性的應用實踐,無法充分的將心理學知識的促進作用發揮到極致,由于現代社會信息傳輸方式呈現多樣化的特征,學生所接觸的信息化不僅具有復雜化的特征,在某些方面可能還會遠超出教育管理者所涉及的范圍,從這方面而言,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合理的利用心理學知識開展教育工作,還有可能會出現負面的作用。(三)實際應用方式存在欠缺。由于教育工作者對于心理知識掌握程度有限,因此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其應用方式也存在一定的欠缺。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將心理學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片面追求理論的指引作用,與學生個體之間的實際情形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造成學生不愿意接受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二是在利用心理學開展教育工作時,更多的是采用消極的方式來解決學生群體中存在的問題,無法對學生的心理問題起到積極向上的促進作用,還有可能會限制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無法培養出學生心理方面的核心素養。三是在個體教育管理與群體性管理教育的應用方式存在差異,無法滿足個體教育管理的需要,在針對個體進行教育管理時,由于時間和數據方面的限制,使得實際應用效果無法滿足管理的需要。(四)應用效果無法達到預期要求。在基于心理學應用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過程中,首要目標是要能夠通過科學理論的指導全面解決學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其次是能夠依托相關的知識的應用更好的培養學生在思想上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作用,使得其實際應用效果與預期要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限制了其應有的實踐范圍[3]。這就使得教育工作者在后續工作過程中對于心理學應用的態度發生巨大的變化,不愿意將心理學引入到教育管理工作中,不愿意通過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來開展教育管理工作,嚴重背離了教育管理工作朝向科學化和系統化方向發展的要求,無法適應新時代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要求。

四、提升心理學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實踐水平的措施

(一)強化對教育管理心理學應用的重視程度。現代社會,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本身就要求以科學的理論知識作為指導,教育管理心理學的出現和不斷完善,就是心理學理論應用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顯現方式之一。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時,要從思想上強化對心理學理論指導的重視,充分認識到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所面臨的思想和心理問題的重要性,對于學生交往過程中所出現的自閉,交往沖突等方面的問題,要能夠從心理學方面開展相關的調查和研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能夠將心理學理論知識的指導充分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從教學管理的各個環節出發,改變傳統教學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不科學和不合理現象,在不斷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時,為培養出適應時展需求、具有核心素養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二)強化教育工作者心理學理論素質的培養。強化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心理學理論素養,是將心理學理論應用于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首要基礎。做好這方面的工作,需要從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在提升對心理學知識重視程度的基礎上加大在心理學知識學習方面的投入力度,通過自學等方式不斷彌補自身在理論方面的不足之處。二是相關院校和管理層要多途徑為工作人員的理論知識學習提供便利條件,包括內部學習、短期培訓、教學競賽等多種形式,為提升心理學理論的應用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三是要能夠建立完善的應用考核體系,確保教育工作者能夠真正在日常工作開展中合理的引入心理學理論,對于其中應用效果較好,產生明顯效果和社會效益的工作人員,要能夠從物質和精神層面基于必要的獎勵。(三)多方面促進心理學在教育管理中的應用。多方面促進心理學在教育管理工作開展中的實踐應用,需要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將心理學積極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是貫穿于我國教育體系全流程的基礎課程之一,對于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與此同時,心理問題的產生與思想問題的產生具有較為密切的關聯性,將二者有機結合在一起,能夠直接性的提升心理學在教育管理中的實踐水平[4]。二是在利用心理學理論指導學生處理心理問題時,要更多的采用積極向上的理論解決學生心理方面存在問題,全面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三是要能夠將群體教育和個體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建立和完善覆蓋所有學生群體的心理學檔案,將學生的心理特征更加細化,從而方便實際工作的開展,確保教育工作者能夠更加科學高效的開展工作。(四)建立科學的教育管理心理學應用體系。建立科學的教育管理心理學應用體系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基于信息化技術和大數據平臺的支撐,建立覆蓋學生入學到畢業就業之間的心理學輔助體系,高水平的發揮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作用,是各類型的教育單位需要重視的重要問題之一。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彌補由于教育工作者自身理論知識不足、社會發展多樣化及學生心理素質培養水平不斷提升等方面的欠缺之處,真正將心理學應用于教學管理工作中,更加科學的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為促進學生健康成本,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核心能力奠定基礎。

五、結束語

將心理學應用積極導入到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已經被證明能夠對教學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多方面條件的限制,其整體效果距離預期還有較大的差距,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開展管理工作之余,要不斷加強對心理學知識體系的學習,不斷充實自身的理論知識,在科學的應用體系支撐下積極高效的將心理學知識融入到教學管理工作中,為培養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學生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吳欲濤.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過程中教育心理學的作用分析[J].智庫時代,2019(24):184+281.

[2]楊茗涵.心理學在高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與實踐探析[J].現代交際,2018(16):160-161.

[3]李文芝.淺析積極心理學在中職學校德育課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2016(21):125-126.

[4]朱小雪.心理學理論視角下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探析[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5(1):46-48.

作者:李杰 單位: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