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在體育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11-08 08:23:45

導語:現代教育技術在體育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教育技術在體育教學的作用

摘要:伴隨著國內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初中體育教學模式從傳統的單一化、固態化方式向著現代化方向發展,也給新時期的初中體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文中運用文獻資料以及調查問卷和訪談等方式,結合《教學人員教育技術能力標準》來對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現狀進行調查,并針對其間存在的問題給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初中體育教學;發展策略

現代教育技術(Moderneducationaltechniques),所謂的現代教育技術就是教育者利用科技含量高的現代化教學方式(例如多媒體教學、電化教學設備等等),將豐富的網絡數字教學資源運用動態化、具體化的方式,來將原本單一化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具體并全面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實現‘全球教育’的目標。但由于硬件以及教學環境等客觀原因,導致現代教育技術在體育教學當中的運用率不高,效果也差強人意。基于此,文中對該現狀進行了深入調查。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當前初中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實際運用情況,以及學生通過互聯網教學進行自主體育學習的情況。(二)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所謂的‘文獻資料法’就是通過對國內外現代教育技術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的相關資料、方法進行查閱,并結合我國中學教育的實際情況進行整合、歸納。2.調查問卷法。對于校園內的全體師生采取定量問卷調查的方式(教師問卷300份,學生問卷600份),再對回收的試卷進行系統化、科學化統計并得出結果。

二、調查的結果

(一)初中體育師資情況以及多媒體技術的實際運用情況。作為知識的講授者與傳播者,教師也應當要與時俱進地接受新的教學理念與方式。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也使得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新時期的教學需求,因此教量也必須要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學生共同進步,表1是學校內師資情況調查表。表1初中體育教師師資情況調查(N=200人)(二)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情況。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核心,所有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資源都是以學生為主來進行的,通過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才能夠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法。文中對于現代教學技術的運用情況進行了調查,如表2所示。表2學生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情況(N=500人)三、當前體育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所存在的問題(一)傳統教學思想陳舊由于我國長時間地處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許多教師雖然接受并認同了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仍然會習慣性運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學生只能夠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這對于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是極為不利的。(二)體育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低下。相比較于普通學生,由于體育特長生的學習重心是在體育專業上,因此在文化課成績相對較低,這也使得他們的計算機基礎和操作比普通學生更薄弱。當他們畢業進入工作崗位后,由于計算機運用能力不高的原因,導致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發揮的作用也較為有限。

四、在中初體育教學中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價值的有效途徑

(一)轉變教學理念。想要發揮出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教師就應當要及時地擺脫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運用‘精講’‘多練’的教學思維將現代教育技術引入到初中體育教學當中,將原本單一、無趣的體育鍛煉轉化成動態、活潑、趣味性的體育教學,讓學生能夠通過動態的畫面、好聽的聲音和趣味的內容來提高自身對于體育學習的熱情,讓學生主動地加入到體育學習當中,在激發學生探究欲的同時強化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二)重視體育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繼續學習。依據《教學人員教育技術能力標準》中所強調的內容可以了解到了,教育技術能力的高低是評價一個教師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高低優劣的重要標準之一。并且在《教學人員教育技術能力標準》還提到‘教學、教育的相關從業人員必須要對教育技術的加強予以重視,在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同時,還要加快我國新時期教育改革的進程,此外還必須要對教師的教學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進行加強,以此來提高我國的教學水平。’因此,學校方面應當要對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的提高與學習采取支持的態度,鼓勵教師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充電或者參加職業培訓,為提高自身的信息教育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五、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在初中體育學當中發揮出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與價值,體育師就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立足于教育發展的整體角度先轉變初中體育教學的理念,并重視體育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繼續學習,然后在加大現代教學技術的投入的同時,發展網絡技術并做好規劃課件,只有這樣才能夠順利地把體育育和信息技術融合成為一個全新的整體,培養學生體育素養和終身鍛煉意識的同時,保障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順利發展。

作者:田勇 單位:鶴峰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