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教學法原則論文

時間:2022-07-15 04:06:00

導語:差異教學法原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差異教學法原則論文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在實施差異教學法的過程中要正視學生各方面存在差異,認清差異,尊重差異,依據園材施教的原則,并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關鍵詞:尊重;差異

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許多教育工作者對于客觀存在的學生個體差異及自我效能感的問題十分關注。無論是理論工作者,還是在教學第一線的實踐工作者,都在為解決因學生存在差異,不能采用統一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素質教育既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基本素質上是相同或相近的,同時又看到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很大差異。教師要了解學生,洞察學生的心靈與秉賦,從學生智力發展的潛在性出發,依據因材施教的原則,做到知人善教,進行差異教學。在實施差異教學過程中首先必須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然后將學生分層,通過設立多層次教學目標,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來滿足各類學生的發展需求,進而發揮各自的優勢特長,使每位學生得到個性上的充分發展,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一、差異教學法提出的背景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提出“有教無類”的觀點。但事實上,由于遺傳素質、社會環境、家庭條件和生活經歷不同,每個人都形成了獨特的“個性心理世界”,在興趣、愛好、動機、需要、氣質、性格、智能和特長等方面不盡相同,各有側重。而重視學生的特性和培養具有個性的人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出發點,進而促進學生全面而又有個性的發展。

從1999年以來,我國普通高校(特別是高師院校)連續大幅度擴大招生規模,其中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個體差異較大。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在學習習慣、行為方式、思維品質和興趣愛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表現在學習需求和能力發展上也不盡一致。然而,傳統教育所實施的“齊步走”的教學模式,“一刀切”的教學要求,“大一統”的教學進度和“同一標準”的教學評價卻無視學生個性差異對教學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飽”、“吃不了”、“吃不好”的現象隨處可見。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諸多差異,所以在教學中就應該有針對性采取一些方法,盡可能的平衡每一個同學。而差異教學就是在班級體教學中立足于學生個性的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要,以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

二、差異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差異教學法依據因材施教的原則,做到知人善教。

每個學生由于遺傳素質、社會環境、家庭條件和生活經歷不同,致使學生的智力發展各有特色。“差異教學法”是一種人性化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優勢,分別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從而讓學生自主學習,呈現出殊途同歸的特殊效果,達到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教學目的。

差異教學法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情感可直接轉化為學習動機,成為激勵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如果學生有強烈的學習熱情,就會興趣高漲,不知疲倦地學習;如果學生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刻苦努力,鍥而不舍。因此,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是實行差異教學的重要理論基礎。

三運用差異教學法必須做到

第一,承認差異、認清差異。

英國教育大臣在評價中國的教育時。曾發出這樣的感慨:“中國式的教育,的確使平民得到了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但同時也失去了千千萬萬個丘吉爾?!笨傊挥姓晫W生的差異,才能避免失去千萬個丘吉爾。只有正視學生差異,才能使各類拔尖人才脫穎而出,適應新的國際人才競爭,才能使我國真正成為人才濟濟、壘面發展、充滿活力的國家。

任何兩個個體之間總是會有差異的,這是不爭的事實。在進行差異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清楚學生們的“差異”所在,也就是確定不同學生在學習面前的主要障礙都有哪些。有的學生可能是基礎差或者知識結構不合理所導致的學習狀況不理想,有的可能是因為學習方法不當而總是事倍功半;還有的可能是因為自身的興趣不足、學習情緒消極、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導致學習起來困難重重;甚至有些學生是因為人際關系等其他客觀因素對其心理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到學習成績。

教師需認清學生的“差異”,以學生的差異為基礎,制定差異的目標,實施差異的計劃,通過差異的教學程序實現有效的解決學生的整體學習問題和使學生的學習得到整體提升的共性目標。

第二,尊重差異、發揮個性。

1尊重學生的性格差異。對待同一現實,學生所持的態度和采取的行為方式是不同的,這就是性格差異。對于不同的評價教師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的差異。在數學領域,這種差異是十分明顯的,在評價中,我們應尊重學生的性格差異,采用多元的評價標準,讓學生的個性得以發揮,讓數學課堂呈現豐富多彩的格局。

2尊重學生的興趣差異。為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必須重視學生的個性興趣差異,激發其興趣,發揮其潛力,并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比如對于愛唱愛跳有音樂特長的學生,可在適當的時間組織一場演唱會,或演奏會,或歌舞表演等等。喜愛服飾的學生,可組織服裝模特表演比賽。喜好書法繪畫的學生,可組織他們開展書法或繪畫作品展出。喜歡旅游的同學,可組織他們進行鄉土歷史的調查,摸清家鄉有多少值得保護的古橋、古廟、古塔、古墓、古居的情況。愛辯論的學生,可組織辯論賽。總之把各種有興趣特長的學生培養、選拔出來后,還應培養他們的團結協作能力?,F代社會注重互相學習和團結協作,這種優秀品質應在學生時代就逐步養成。

3尊重學生的能力差異。學生能力的差異是十分顯著。如在學生中不難找到“五音不全”者與原唱音樂創造者。數學神童與語音不全者等等。對于這類學生的教學,若過分強調劣勢的訓練,可能會使他們的興趣與熱情消耗殆盡。這時,教師就要努力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在自身基礎上獲得創新性的發展。實行分組教學把能力相對較弱的同學分配到能力較強的小組中,每個小組成員不但要自己要學好,還要幫助其他同學學習,讓他們知道只有壘組成員都成功,自己才算成功。在學生分組實踐中,對每個學生,教師都要以愛動其心,熱愛、關心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差”生,只有對每個學生都有誠摯的愛心,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而融洽的師生關系是使差異教學成功的思想基礎和前提條件。

當然,學生的差異從多個維度來看,還有許多,如性別差異、地區差異等,在教學與評價中也應引起我們重視,也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傊绻覀兊慕虒W能夠改變拘泥、刻板、單調、僵化的狀況,走上人性化、個性化、生活化的軌道,對于整個素質教育都是大有裨益的。

在整個教育理念和思路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師的角色已經并正在發生著質的轉變,其教學方式也從標準化、單一化的知識灌輸向人性化、多元化的引導教學轉變。教師在真正了解到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的真正原因后,開展靈活多樣的、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從而實現了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在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下,充分合理的運用能夠讓學生在不同層次都得到發展和提高的差異教學法,對于促進教育教學的和諧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