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職業意識論文

時間:2022-08-05 03:46:00

導語:班主任職業意識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班主任職業意識論文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份特殊的事業,要有責任、超前、效率、持久、創新、大局意識;要有文化、道德、創新等基本素質,要有積極熱情的工作態度。

關鍵詞:班主任;事業觀;意識

職業是人賴以謀生的手段,是生存的必需,是被動的、甚至某種意義上說是無可奈何的;事業是積極的、主動的,是人們傾全部熱情、甚至是畢生精力為之奮斗而無怨無悔的。班主任工作,應是一份事業!是一份責任心極強的事業!為了這份無限光榮的事業,我想談談班主任的事業觀。

一、思想意識方面

班主任是學生集體的組織者和教育者,是學校領導進行教學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各科教師與學生、學校與社會、家庭各種教育因素的協調者。誠如一位省級優秀校長所言,“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是一個班級發展、培育英才的重要指揮者和領導者”。正因如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識對班級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班主任的思想意識問題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

在目前高考劇烈競爭的大趨勢下,高中班主任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和勞動密度大、平均每天在校時間超過12小時;沒有星期六、星期天;只有理論上的節假日;基本沒時間和精力照顧愛人和孩子,家人滿意程度低;整個班主任群體職業倦怠感顯著,對付出勞動與所得報酬表示不滿。但是,只要高考制度不改革,我們敢放松嗎?這就要求我們要站到國家利益、民族前途的高度上看問題:著眼于國家興旺之大業、民族興衰之大局,講奉獻、比付出;著眼于學生前途、家庭幸福、社會穩定的大局面,講責任、比效果。高一點位置、多一點責任,鞠躬盡瘁、無怨無悔。

(二)超前意識。

一位優秀的班主任不能只做“消防隊員”,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應當立足本班實際,用超前的思維分析問題、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用正確的理論開道,合理的制度護航;未雨綢繆、胸有成竹,御問題于千里之外。

如中學生的男女交往問題,如果等到兩人關系密切到了相當的程度再去“滅火”,一定是費力不討好的。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獨具“慧眼”,不僅僅是學習,還要善于從學生的言語、行為、穿著、交往等各個方面觀察他們,并能從中發現問題,抓住實質及早下手,將問題扼殺在搖籃里。06屆的張寶同學,平時學習下不太穩定,有一天我忽然發現她竟穿了很短的小裙子上課、還染了紅紅的腳指甲(我校對學生服裝有規定,不許穿超短裙、不許染發、染指甲等),這就是信號!后經多渠道了解果然和我班一男生正在頻頻交往,幸虧發現的及時,才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另如師生配合程度,同桌、同宿舍之間的關系等隱性問題的發現和預防,都需要我們具有超前的意識和眼光,對每個同學施以無私的關愛。

(三)效率意識。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個丟三落四、瞻前顧后、做事拖泥帶水的班主任,不可能將自己的班級治理成團結、高效、和諧、奮進的集體。首先,嚴格要求自己,用我們的行動去影響學生。課堂上的恰當點撥、詳略分配;班會中的簡明扼要說教、主次分明論理;工作中的輕重緩急、及時、高效等點點滴滴都會給學生性情上的陶冶,這也叫行為滲透。其次,學習工作中講求目的性、策略性和藝術性。按照教育的客觀規律,嚴謹、慎密的思考問題;分清主次、重點集中、迅速準確的解決問題,不斷提高班務工作的藝術性也是班主任的可及目標。

(四)持久意識。

班主任工作的連續性、持久性是由教育本身的長期性決定的。首先是班風建設,班風正則學風正。良好班風的形成需從學生思想、紀律、衛生、團隊活動等各個方面著手,而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應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其次,班級各項工作要有一個長遠計劃和奮斗目標,尤其是優秀生的培養與學困生的轉化,對他們的成長態勢要密切關注、胸中有數。克服功利思想,不能只對近期的顯性效應感興趣,而應用更多的心思和行動去關注潛在的、長期的效果。

(五)創新意識。

創新是發展的靈魂,是素質教育的至高目標。班主任不能滿足于“經驗型”“吃老本”,這就要求我們具有開拓精神,在教學過程中、在日常班務工作中膽大細心、勇于創新、才能既不丟掉成功的經驗,又不拘于老黃歷,從而有所發展、與是俱進。并注意為學生營造一個具有探索研究氛圍的學習環境,充分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他們注重知識的同時要敢于懷疑、敢于創新,才能培養出“出于藍而勝于藍”高素質的人才。

二、自身素質方面

實踐證明,學生欣賞、佩服、信其道的班主任,不是靠武力造就的,也不是靠上下級之間的行政權力造就的,而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學生對我們“豐富的知識、超眾的能力、高尚的人格”的認可與肯定,是我們自己智慧、能力等綜合素質對學生內心的征服。誠如是則定能達到“親吾師、信吾道、不令而行”的效果。

(一)文化素質——一專多能、博學多才。

“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天職,學生最不能原諒的就是教師對知識的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學高方為師嘛。我們要有豐厚的專業知識,對知識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性質用途必須了然于胸、如數家珍、毫不含糊;還應對相關科目及現代信息加以涉獵,具有良好的教材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管理能力,如此就能在教學中居高臨下、旁證佐引、通曉古今、游刃有余。公務員之家:

(二)道德修養——言行的榜樣、品行的楷模。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教師的個人榜樣,乃是使青年心靈開花結果的陽光”。教師是學生的楷模,教師的言行舉止、自身素質、道德修養都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可以想象,一個經常口出臟話的老師教育學生用語文明的坎坷;也不難想象,一個信口開河者的老師教學生誠信時的尷尬。而整潔、自然、大方的衣著;穩重、得體、準確的舉止是我們靜心求知、鉆研學問的需要,也是我們倡導文明、為人師表的信號。“德高者方為范”,這就要求我們謙虛謹慎、積極學習,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努力提高道德修養,達到“此處無聲勝有聲”、“潤物細無聲”境地。

(三)積極學習、大膽創新。

“教育有法,法無定法”,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憑經驗解決一些老問題,但新學生的新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只有加強理論學習,善于總結,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知道我們的學生在想什么、想要什么、又缺少什么、期待什么等等,明察秋毫,對學生的各種情況了如指掌,對學生所提出的種種問題從容應對。并在實踐中得到鍛煉與提高,與時俱進,思想越來越成熟、管理越來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