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圖書館讀者研究探究論文

時間:2022-12-19 10:41:00

導語:獨立學院圖書館讀者研究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立學院圖書館讀者研究探究論文

摘要:從分析獨立學院圖書館的特殊性出發,探討了制約獨立學院圖書館讀者工作開展的主客觀因素,同時為避免盲目模仿母體高校圖書館模式,提出了提高獨立學院圖書館綜合服務質量的可行措施。

關鍵詞:獨立學院;圖書館;讀者工作;服務質量

獨立學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自創辦以來,快速崛起,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重要的新增長點和一支勁旅,已經為國家培養了數十萬高素質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人才,是國家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重要途徑。而作為大學生求知“第二課堂”的圖書館,獨立學院更應充分發揮其在培養人才方面的作用,從各方面引導學生能夠自覺主動有效地利用圖書館資源,以達到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級實用型優秀人才的最終目的。但是,由于獨立學院讀者群的特殊性,加之獨立學院圖書館館藏資源的限制,如何提高圖書館現有資源的使用效率,做好圖書館教育職能(教學與科研)和服務職能的工作,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獨立學院圖書館特殊性分析

獨立學院是按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那么要想突出圖書館在培養復合型、實用型人才方面的作用,更應具體考慮獨立學院讀者群閱讀特點與館藏資源的有限性,提供切實可行的導讀對策以培養讀者的閱讀興趣和愛好。

1.讀者群普遍年輕

獨立學院圖書館的讀者群與眾多公辦普通高校一樣,主體是教師和學生,卻存在著本質的區別。

首先,獨立學院的特殊性決定了處于這一層次上的學生表現出了與普通高校學生不同的的顯著的特點。他們大部分來自城鎮,家庭經濟條件好,長期受父母等的寵愛,個性強,思維活躍,興趣廣泛,但學習動力相對不足,基礎知識較公辦普通高校的學生薄弱,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有些學生甚至從來沒有去過圖書館。由于閱讀目的與閱讀能力的限制,即使去過圖書館,面對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往往也很難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書,因此他們的閱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要想真正高效地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往往比公辦高校的學生要困難許多。

其次,由于獨立學院是一個新生的事物,成立初期仍以教學為主,科研為輔。而大部分教師來自公辦高校,部分來自外聘,而真正屬于本學院聘用的教師相對較少,這便是獨立學院自身教師所具的特殊性。他們承擔了大量的教學任務,工作比較緊張,閱讀的時間有限,加之自有教師往往比較年輕,尤其需要加強教學業務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因此,如何對教師讀者群體進行有效地引導,使他們能夠在有限的時間掌握教學和科研的最新消息,協助他們查找教學工作中需要的最新資料,了解國內外相關專業領域中最新學術動態的信息,亦顯得尤為重要。

2.館藏資源有限

由于獨立學院在近幾年有了迅速發展,現在多數獨立學院圖書館一般館藏在30萬到50萬冊左右,但隨著獨立學院招生規模連年攀升,對圖書的需求量更是大大增加。大部分獨立學院圖書館藏書建設都是從零開始,往往要分批分次采購圖書來補充館藏數量。但是由于時間緊、專業人才少、需求量大,購書的后果有可能是只求數量不重質量,難免會出現大量過時、淘汰的圖書流入圖書館,使得藏書結構不規范、不合理,使得原來館藏圖書數量就少的局面變得更為尷尬。

另外,紙質文獻是衡量一個館實力與水平的非常重要的標志,甚至是舉足輕重的。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帶來了文獻載體的多樣化和文獻的數字化發展。而圖書館網是校園域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全校讀者提供網上借閱、咨詢、查檢和閱覽等多種服務。獨立學院要想在短期內迅速實現資源的完全數字化,不管在經濟上還是在技術層面上都將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3.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強

獨立學院領導層對圖書館在教育教學中重要性認識不足,主要體現在:單純地將圖書館作為本科評估的一個指標,沒有過多地關注它真正的有效性與實用性;只重視圖書館的硬件投入,不重視圖書館服務內涵建設,認為只要提供較好的設施能保證正常開放就行,促使圖書館讀者工作定位處于較低層次,僅僅停留在看攤守館、等待讀者上門辦理借借還還的被動服務上;圖書館人員安排隨意性大,“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理念也難以貫穿于讀者服務工作中。這些都導致了讀者到館率、文獻利用率不高,“華而不實”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

4.“育人為本”理念未深入貫徹

獨立學院成立時間短,在各個方面都處于摸索階段,再加上因靈活的辦學機制、民營化的辦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定位在應用型層次,專業設置一般是社會和人力資源市場急需的短線專業,“育人為本”辦學理念難以全面深入貫徹,其中也包括學生信息素養問題。有的院校因觀念和人才的缺乏,所開設的《文獻檢索課》多屬選修課,有的甚至不開設,學生信息素養自然得不到整體提高,這一點從獨立學院學生完成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時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生成信息的能力及論文質量便可窺見一斑。

二、加強獨立學院圖書館讀者工作的探討

獨立學院的特殊性不僅表現在其特殊的圖書館讀者群及館藏資源,還表現在其對學院圖書館的讀者工作的制約性上,這也決定了獨立學院圖書館不可能走普通高校圖書館的發展之路。因此我們必須進行重新定位,試行改革和創新現行的導讀工作方式,深化讀者服務內涵,構建有別于普通高校館新型的讀者工作運行模式。

1.實現信息資源標準化、數字化、特色化

獨立學院文獻信息資源的有限性,是影響文獻利用率的重要因子,因此獨立學院圖書館建設應朝著標準化和數字化、特色化方向發展。

(1)全面系統地學習母體高校圖書館的辦館歷史、成就和經驗,理清辦館思路,明確辦館指導思想,辦館特色鮮明,依據實際對圖書館進行準確定位。同時根據獨立學院的專業特點與發展需要,以及讀者的實際需求與潛在需求,適時調整館藏建設策略,建立結構合理、實用性較強的實體館藏和虛擬館藏。

(2)數字化資源如光盤、聯機數據庫、鏡像服務器等文獻需要計算機及網絡環境支持,投資大,重復購買造成浪費。因此可通過校園網相關鏈接實現與母體信息資源的共享,充分利用網絡圖書館的資源服務學院的教學與科研,最大限度地提高文獻信息資源的效益,科學、合理、有效地使用經費,達到以最小的成本消耗獲得最大的服務效果。

(3)由于獨立學院學生的文化基礎、信息獲取及信息處理能力普遍弱于普通高校生,致使學生的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質量不高。圖書館可根據本校專業設置情況,搜集整理信息,編制二次文獻、三次文獻,同時挑選往屆較好的畢業論文建立針對性、實用性強的本院畢業生論文庫。

2.開展讀者信息素養教育,強化利用圖書館的意識

信息素養教育如果不到位,將會影響圖書館的工作以及其他讀者的正常閱讀。獨立學院圖書館應成立信息檢索教研室,抽調圖書館具有相當學歷的教師承擔文獻檢索課程,并將這門課程作為全院學生的一門必修課,普及圖書文獻獲取知識。同時對于獨立學院圖書館的主要讀者—學生群體,我們更應針對他們自身的性格特點與學習弱點,分年級分對象開展讀者信息素養教育。

(1)將新生入館培訓納入新生入學教育體系,強化利用圖書館的意識。大一的新生,他們身上還保留著高考時的那股拼勁與學習慣性。因此將新生入館培訓作為入學教育的一項重要組成,對他們進行良好的引導與教育,告訴學生圖書館在學校的地位和作用,組織學生實地參觀圖書館,使他們了解文獻資料的類別及所處位置,了解館藏布局、借閱規則等基本情況,便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大學二、三年級的學生,可通過學院及輔導員的宣傳教育,強調這階段利用圖書館為自己充電的重要性,引導他們成為圖書館的穩定讀者群體,使他們主動利用圖書館的相關資源,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質,如如何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專業知識面,獲得相應的計算機、英語等級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等。

(3)大四的學生,主要面臨兩種選擇,就業和考研。在宣傳過程中,應強調圖書館能夠為他們提供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文獻資料,特別是期刊閱覽室中的時效性強的相關期刊,幫助這部分學生及時了解、掌握當年的各種信息,引導他們更為高效地利用圖書館。

3.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智力內涵

圖書館工作人員應該是多層次、全方位的,是圖書館所具有的信息采集、組織、加工、整理、檢索和傳遞等各種能力的綜合反映,它最大限度地體現了圖書館服務的智力內涵。因為滿足讀者需求、提高讀者滿意度是圖書館讀者工作追求的根本宗旨與目標。

(1)獨立學院在加強圖書館硬件設施建設和豐富文獻信息資源的同時,應加強圖書館的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水平。如一方面要加大對工作人員繼續教育的經費投入,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專業知識、現代化應用技術與知識的培訓,把提升館員的學歷層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作為繼續教育的重點;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引進圖書情報專業、計算機網絡專業急需人才;還可創設激勵機制強化館員信息意識,鼓勵館員勤思索,將工作中的經驗總結成論文的形式以發表,從科研方面促進讀者工作創新。

(2)在館員素質提高的同時,還需加強他們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因此,探討獨立學院圖書館的導讀工作,對于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功能,提高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利用率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館藏圖書方面導讀工作的主要任務可以歸納為4個:①要幫助讀者解決“讀什么”“如何找”的問題;②解決怎樣讀書,怎樣用書的問題;③針對目前獨立學院圖書館的一部分讀者存在的不愛惜館藏文獻,甚至損壞、撕毀、偷竊館藏文獻等不文明行為,應積極引導讀者養成愛護館藏文獻的習慣,減少圖書館不必要的損失,真正把圖書館建設成為獨立學院精神文明的殿堂;④熟悉并做好按學科功能排列的現刊以及蘊藏著巨大的信息量的過刊導讀。而對于電子文獻方面的導讀,主要是面對畢業班及教師,應引導他們正確使用數據庫資源,快速查詢到與課題相關的參考文獻。

(3)在日常的工作中,圖書館工作人員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要把百倍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要把服務讀者放在首要位置,進一步改善服務手段,拓展服務范圍,加大服務力度,確保服務質量。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大學生讀者,從而能夠更充分、更全面地發揮圖書館服務育人的職能。公務員之家

4.打破傳統服務,構建新服務模式

圖書館是高校的文獻資源保障中心,這些資源的價值已不再停留在過去傳統模式的借還簡單的操作模式上,而在于最大限度地被利用和發揮它的效用,即服務的方式能實現咨詢、文獻檢索和文獻提供3種功能于一體。因此,獨立學院圖書館領導要認識圖書館的建設、管理和各項業務工作的開展都是為了提高館藏資源的利用效果。

首先要根據自身人力資源結構,確立業務重點和服務內容,如:圖書采購、編目等業務實行外包,節省人員充實讀者服務一線;可利用勤工儉學學生協助管理保證圖書館開放時間和開放空間;可利用校園網、櫥窗及時做好新書通報和專業期刊的到館通報,主動做好館藏資源的揭示和宣傳;還可依托母體中心館的資源,實現館際互借與為教師科研提供科技查新等服務。

其次在建設館藏方面,為了使圖書館資源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可以采用讀者推薦圖書的方法。如廣東省科技圖書館就采用“你選書,我付款”的讀者選借采訪模式進行了一次大膽嘗試。該館開設新書展示室,聯系書商,展示新書供讀者選借。讀者選中的圖書經過快捷的加工之后可以直接借出,購買的手續由采編部門辦理。新書展示一段時間以后,沒有讀者借閱的圖書退回書商,讀者借閱過的圖書移交編目部做編目加工。這種模式直接體現了讀者的需求,在以讀者需要為起點,建設館藏方面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三、結束語

圖書館作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除了做好文獻資源的信息采集、組織、加工、整理和研究等本職工作外,對廣大學生讀者的宣傳教育工作更是必不可少的。文章針對獨立學院的學生信息意識比較淡薄、對知識的需求不積極主動、對圖書館的利用不夠充分等問題,探討了獨立學院圖書館加強讀者工作的途徑與方法,使獨立學院圖書館建設走出盲目模仿或停滯不前的困境。

參考文獻

[1]魏巖梅,陳為旭.基于教育工作合格評估的獨立學院圖書館建設—以福州大學至誠學院為例[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9,21(9):27~28

[2]王發社.獨立學院圖書館發展問題與對策探討[J].圖書館,2009,2:93~94

[3]趙蘭玉.獨立學院讀者工作運行模式探索[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6(19):57~58

[4]姚新茹,劉迅芳.現代圖書館讀者服務[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