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優質教學境況的建立

時間:2022-04-25 02:18:00

導語:小議優質教學境況的建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優質教學境況的建立

有人說孩子的心靈像白紙,純潔無瑕,老師就像是個畫師,在白紙上畫出最美的畫。而我更愿做一只帶隊的大鳥,與等待起飛的小鳥們一起在蔚藍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上面一段話是我在實施訢課程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座右銘,目的是激勵我時刻注意為學生創造一個適合他們參與交往的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活中來,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為學習的主人。

一、融會貫通,敢于創新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數學教學要憑這個例子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推陳出新。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回憶,運用輻合求同思維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加以分析歸納,得出規律,達到獲得知識板塊有助理解和遷移創新的目的。創造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意識,只有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通過觀察、操作、討論、反饋、反思,遷移等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使學生主體地位得到體現。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提到,能掌握整數計算的各運算定律,培養學生在計算過程中自覺地進行合理的計算,盡量使用簡便算法。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靈活運用以前所學的知識進行計算。在教學小數、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中可以把整數的運算定律推廣到這里,就算是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中遇到能夠使用簡便的方法,也提倡學生大膽的運用。如教學“圓環”面積的時候,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得出用“外圓的面積減去內圓的面積”,在計算的時候發現:外圓的面積是πR2,內圓的面積是πr2,這樣得到的式子是:πR2-πr2,我啟發學生觀察式子的特征,跟我們以前所的哪一個知識有關,能不能使計算簡便一些。學生通過討論,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得到“π×(R2–r2)”,這可以減少了學生在計算中多次使用圓周率的麻煩,既能使計算簡便,也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把乘法的運算定律復習了一遍。

教師要引導學生把靜態的知識結論建立在動態的思考之中,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規則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只有這樣“授之以漁”,學生的思維才會達到辯證的水平,對一些似是而非、易于混淆的問題才不致于簡單地作出非此即彼的是非選擇,而是在對立統一中尋求確切的解答;也只有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才會大有發展。

二、標新立異,培養創新

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是擺在每位教師面前的重要話題。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要從標新立異開始。標新立異是創新的幼芽,老師們應該用欣賞的眼光、贊揚的話語去保護它,澆灌它,使它茁壯成長。如在教學加法算式:5+5+5+5+4相加時,要求把它改寫乘法算式,結果大部分學生作出(1)5×4+4(2)5×5-1,出乎意料的是有一個同學卻是做6×4。我高興地表揚他的大膽創新,有同學卻馬上反對。這樣,同學們就在不知不覺中參與辯論。此時全班同學學習熱情高漲,課堂氣氛熱烈活躍。我適時引導學生評價這幾個算式,哪個算式是正確的?哪個最簡便?這樣,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心理壓力得到減輕,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個性特長得到有效地發展,創造性思維得到較全面的開拓,從而積極主動學習數學知識,還能善于應用已學的知識進行解題,起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

三、鼓勵“脫穎”,允許“越軌”

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師要轉變過去應試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如在教學過程中追求答案的唯一性,這樣一來,不但扼殺了學生在學習當中的積極性,對學生以后智力的發展也起到阻礙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充分發展思維能力,允許在解題過程出現多種解法,鼓勵用不同方法解決實際應用的問題。人們在理解知識的過程中,由于習慣于運用某種思維方式,便會產生定勢心理,思維定勢會嚴重地妨礙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只有突破定勢,才能活躍思維,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能力。高年級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最后階段。學生要把小學的數學內容全部學完,這就為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堅定地確立學生的主導地位,釋放學生的情感,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究,勇于創新,與老師玩在一起,鬧在一起,飛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