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專業特色教學體系綜述

時間:2022-05-13 03:44:00

導語:景觀設計專業特色教學體系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景觀設計專業特色教學體系綜述

一、景觀設計專業特點

景觀設計專業是最新的設計類型概念,是工業化發展所引起的一系列環境問題,人類環境保護意識增強以后,才逐漸產生的設計概念。一般的理解景觀設計師是運用專業知識及技能,將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動與生命的地球和諧相處。景觀設計職業是大工業、城市化和社會化背景下的產物,是在現代科學與技術(而不僅僅是經驗)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我國經濟、社會、科技飛速發展,社會對景觀設計人才的需求與觀念也進一步的轉變,隨著高等設計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教育觀念的轉變,提高“景觀設計人才”全新的內涵,高等教育培養出的新一輪景觀設計人才正接受市場的檢驗。

二、地方高校發展帶來機遇與挑戰的主要問題

1.生源整體質量不高隨著1999年的高校擴招,我國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地方高校在與省部級名牌院校設計專業的競爭下,招收生源具有自己的問題。在高考應試教育中,文理分科的結果導致學生知識面狹窄,同時全國高考藝術類錄取分數線相對偏低,所以某些高中學校一方面將文化課弱的學生集中強化訓練。另一方面將專化課弱的學生也集中強化訓練,有針對性的報考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這樣的認識導致了嚴重的后果,考生文化底子薄,應試型的學習方法,入校后文化素質和專業素質都有缺陷,給地方高校的設計教育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導致生源整體質量下降。

2.專業教師年輕化,師資結構不合理,師資短缺嚴重河南省87所省屬高校,加上民辦高校多數都創辦有自己的景觀設計專業,學生逐年增加。各地方高校的景觀設計專業的教師,在職稱、學歷、年齡結構都有不均衡的現象,在職稱上,高職稱師資培養需要較長時間,此外,地方高校由于條件有限,學校教師待遇、工作環境與部屬高校相比有很大差距,很難引進高職稱和留住學科的帶頭人、旗幟式及領軍式的師資。在學歷上,某些地方高校并不注重專業對口,大量引進剛畢業的碩士生,導致專業教師年輕化,相當一部分的新教師,在沒有經過嚴格、系統訓練和實踐鍛煉的情況下匆忙走上講臺。由于師資短缺,有些教師從來沒教過的新專業課程也只得臨陣磨槍,湊合講授。也都不同程度的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3.教學模式單一,課程設置不科學許多地方高校景觀設計專業教學模式仍然是沿用各大美術學院的教學模式,教材、大綱均是傳統美術院校的教材和范本,課程設置也是美院的“工藝美術”模式。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各個專業的定位與發展參差不齊,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地方高校的教學機制。例如:在基礎素描的教學中,傳統的素描依然是調子素描。地方高校學生的基礎較差,想通過傳統基礎課的長期作業改變這種現狀,提高學生的基礎造型能力,是很困難的事情,不僅不能使學生的技法提高,還占用了其他專業課的學時與學分,為后期的教學增添了障礙。

三、發展地方特色的景觀設計教學體系

1.個性培養、全面發展、綜合實踐能力的特色教學

(1)強化以實踐、應用為特色的課程教學。課堂教學中,課本式教學不能調動學生的興趣,不利于景觀設計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在教師的啟發下,以已有的教材為基本依據,加以學生周邊的環境和生活實際為參考,將學生組織為團隊的模式,引導學生發現、討論、表達、解決身邊的實際環境景觀問題。

(2)將專業實踐引入課程教學實踐能力是檢驗景觀設計專業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設立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可以請高級技師現場授課,例如《公共空間設計》課程,利用學校在建項目講解基礎規范和功能要求,并帶領學生走進現場,學習施工材料,感受材質。通過對現場的了解,技師手把手的實際指導,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

(3)將實際工程項目帶動課程教學采用基于實際工程項目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把教學和工作過程結合在一起,建設“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情境,開發與生產過程結合的學習模式。例如《環境設施設計》課程中結合周口地區深厚的文化資源特色,在課程中重點強調傳統元素在景觀中的應用練習,并結合周口新城開發規劃項目,帶領學生下工地實地調研考察,形成具有特色的專業課程實踐教學訓練。

2.基于地方高校實際的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新的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中突出實事求是,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地方高校更應該為了突出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課程中體現適應性、針對性、系統性的專業特點,用發展聯系的觀點對待課程教學改革,注重學科交叉與融合。

(1)課程設置的改革與調整。地方高校長期以來沿用傳統基礎課的技巧與經驗的提升,但景觀設計需要創意與實踐,與傳統美術的意識有一定的區別,景觀設計基礎的課程需要加大改革。例如: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三大構成課程改為構成設計基礎課程,這樣基礎課之間有機聯系形成系統。同時,課程設計應該強調針對性,突出各階段的培養目標,加強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在培養方案的早期課程中,注重理論教學,突出動手能力,強化計算機輔助設計能力。中期課程以理論聯系實際,強化操作過程與技能培養,后期課程中,則更加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課程中以市場調研為重點。引入項目教學,使學生掌握設計項目組織與管理的基本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市場意識與項目意識。

(2)課程教學注重學科內外的交叉與融合。景觀設計專業學科內的交叉是指專業課與其他設計學科、基礎繪畫學科、設計理論學科的交叉,例如景觀設計與公共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素描、色彩、人體工程學、中外建筑史,各課程之間的交叉,都體現設計風格、流派、表現之間的融合。這種綜合性學科導致當前的教材與教法很難完全適應現代景觀設計教學發展的需要。景觀設計專業學科的外部交叉是針對課程的綜合性特點,這種綜合涉及一定的文化、宗教、政治、民族、風俗聯系地理、生物等相關學科,不能只局限于創造性思維或設計史學的常規內容。例如:《景觀設計》課程中,對場地的調研增加為對地域特色的綜合調研,從而使學生在后期的設計過程中有針對性的解決各種問題。

3.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復合型人才,優化教師結構,培養求真務實的教師隊伍

(1)注重學生的創造性能力的培養,并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針對地方院校的生源特點,在教學中注重培養扎實的基礎知識,制定自身的培養目標,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概念設計、方案設計指導學生從作品的基本特征、文化風格、地域特色展開個人思維,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設計演講與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之間的思維的交流。例如:《快題設計》課程中,將景觀設計表現、色彩設計、方案設計相融合,快速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并結合學生所學的手繪表現知識,鍛煉學生的綜合設計表現能力。

(2)優化教師結構,培養求真務實的教師隊伍,整合教師資源目前,地方高校景觀設計專業高級職稱,高等學歷教師嚴重缺乏,景觀設計師高層次復合型學科,這就要求從事設計教學的高校專業教師必須具備交叉學科的專業素質和能力。不同年齡層次的教師,專業知識結構、科研能力有所不同,高校教師的結構應該調整為老、中、青的專業研究團隊。地方高校景觀專業教師普遍以中級職稱為主,對外交流機會少,教學目標不夠明確,應該加強青年教師業務能力的培養,組織參加交流活動。

四、結語

周口師范學院美術學院中的景觀設計專業方向,在辦學5年以來,按照教育部的人才培養目標,展開認真深入的教學研究活動,景觀設計專業在不斷的進行完善,思考人才培養的方法與模式,課程教學大綱的結構調整,教學與實踐的緊密聯系,市場的考察與調研,實習基地與企業的交流合作,每年的畢業生投入社會從事設計相關工作反映較好,目前,隨著新一輪的景觀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方案的修訂,應總結經驗,順利完成教學改革,努力探索地方高校自身的教學體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