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類教學研討
時間:2022-05-22 09:14:00
導語:藝術設計類教學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通過在教學第一線的實踐和積累,筆者逐漸對職業院校藝術設計教育有了一些具體和深入的認識,同時也積累了一些經驗,總結出來,希望能對職業院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首先要尊重學生,充分了解職業院校學生的基礎、能力和特點。
職業院校學生不同于美院和綜合性大學美術專業學生、高職學生普遍存在的情況:
1.造型基礎差。職業院校基本都是專科,由于專科美術高考并不是很難考,入學門檻較低,專業課和文化課要求都不是很高,許多同學只學了幾個月畫就考上大學了。
2.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差,由于都是90后出生,許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學到大學,都是直接晉升,沒有受過什么挫折,導致許多學生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較差。
3.自我約束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差。由于在考前沒有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和篩選,許多同學沒有養成嚴格和自覺的學習習慣。許多學生學美術是因為文化課不行,其實內心并不喜歡此專業,只是迫于高考升學壓力才學美術。他們不清楚美術和設計的學習要建立在興趣和深厚的歷史與人文基礎知識之上。
二、注重學生心理需求,多鼓勵和表揚,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沒有考上本科,上了專科,有許多家長不滿意,再加上社會對專科生和職業技術學院的偏見,許多學生一進校就已經有自卑心理。老師如果不能了解學生的心理,還對學生的能力和學習態度加以打擊,學生很容易自暴自棄,有時甚至有叛逆情緒,會逃課或跟老師較勁。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及時加以表揚和鼓勵,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有很大的幫助。
三、多加強基礎的教育和練習。基礎其實是比較寬泛的概念,有美術基礎和人文基礎之分。
學生在許多門功課基礎還沒打牢固的情況下,一年級一進校就開始學習設計素描、三大構成。許多同學感覺到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還不知道怎么觀察靜物,透視還沒弄明白,為什么要學習藝術和設計,學三大構成有什么用,美術史和設計史都還沒看過,幾周的專業基礎就教完、學完了。二年級的專業課程就更難了,每門專業課好像剛學到一點皮毛就結束了。三年級除了要做畢業設計還要實習和找工作,一轉眼大學就畢業了。由于學院過早分專業,學習時間短,要學的課程和內容又很多,所以作業和內容不能太深太難,要給學生成長的空間,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由于體制的原因,許多學院都是必修課很多,選修課少,學生選課和學習的自由度受到限制。許多專業學生不喜歡本專業課程也一定要去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老師不在教學上及時引導學生的情緒,還責怪學生不夠認真和主動,教學效果只能適得其反。多了解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從培養學生興趣到學生從感興趣的問題入手,適當安排一些電影、音樂、文學、藝術欣賞等課程,或講講歷史英雄人物,樹立一些學習榜樣;多鼓勵學生,布置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作業和任務,對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的成長有較大的幫助。
四、教育要以人為本,教育的本質是育人。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受業即傳授技藝,解惑即了解和幫助解決學生的困惑和問題。所以,在傳授技術之前,首先要講學做人。先學會做人,再學做事。在教專業課的同時,多加入一些歷史和人文的知識,補充入學前沒有學好的知識。大學三年其實很短,能給學生打下一個牢固的基礎,幫助他們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對藝術和設計的興趣,對他們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和人生都是有好處的。藝術家和設計師不是三年在學校就能培養出來的,包括美院和四年制的本科也一樣。在學校確立自己的理想和興趣,將來畢業后有自學的能力,才有可能在未來的專業領域有所建樹。
五、學為主,教為輔。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是教學的關鍵。
要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的能力,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不要養成依賴老師的學習習慣,要鼓勵學生有獨立思考和批判的勇氣和精神。這就要求老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多讓學生說和做,而不是老師在課堂上一味地講解和灌輸知識。要讓學生動起來,找到成功、自信和樂趣。老師講得好是一方面,學生學得好才是關鍵。無數實踐證明,成功的學生不僅僅是老師在課堂上教出來的,還有學生通過自己長年累月的積累和摸索。
六、學校和市場永遠都是有距離的,老師要和學生一起成長。
當下有句流行的教育口號是要讓教育和市場接軌,但實際情況是學校和市場永遠都是有距離的。市場天天在變化,每天都有無數新的東西出來,市場的東西永遠都是新的,但事實上,教學大綱和計劃永遠都趕不上市場的變化。老師的知識有限,知識的更新很有必要。學生是一張白紙,在學校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三年的時間,學校提供一個教與學的平臺,老師負責傳授一些基礎實用和實踐性較強的知識;學生在學校的平臺上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許多知識要學生在課外和未來的實踐中繼續學習才能獲得。
以下是我的幾個學生上完雕塑課后的學習筆記,摘抄一部分: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上了三周的雕塑課,這門課很有趣。上個星期我們開始對著同學捏人頭像,起初每位同學都是非常生疏,根本不知從何捏起。后來老師做了一場示范,大概了解捏頭像的過程。感覺老師很了解我們,我們需要什么,不明白什么,都會走過來指導。他也很明白做學生時候被打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所以常常無意間給我們很多希望,也許從來沒有遇見過這樣的老師吧,覺得崇拜,覺得有一股感動。在雕塑課自我感覺學到的不只是雕塑,而是對人生前進的希望,老師總會無意中談到人生的態度,而我們需要用怎樣的心去面對。就這樣我們的雕塑課程也就漸漸接近尾聲了,我們期待著老師還能帶我們班,讓我們還有雕塑日記的續集。六周的時間就這樣快地走過去了,在這個課程中我學習的不僅僅是雕塑那么簡單,還有就是老師教導我們對人生的看法,對理想的追求,可能我沒有辦法一下子把雕塑學得很好,但是對于我心理上還是有很大的收獲。感謝老師一路對我們的教導,如果下次的雕塑課程還帶領我們繼續實踐,我想我們做出來的東西不僅僅是作業而是一個作品讓您來欣賞。(2010裝飾1班李天鳳)方老師比想象中的雕塑老師要面善些,他給我們提了好些學習問題,依稀記得幾個:什么叫雕塑基礎,這個課程主要學些什么?你知道哪些雕塑家?你希望怎樣去上這門課程?方老師給我們看了他在學習時期的一些作品,還講了一些他在外求學進修時的所見所聞,我們大多數人還是蠻感興趣的。(2010裝飾1班張賽華)學生的表現和反應,已經讓我知道了他們的內心活動,證明了在教學中該做什么,哪些還應改進和加強。
- 上一篇:書記在市委黨校擴大會發言
- 下一篇:市長在黨校研究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