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思索
時間:2022-06-04 05:27:00
導語: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基礎是所有要掌握計算機電腦技術的最基礎的課程,是掌握與計算機相關的其它知識,包括程序等的基礎課程。而如何教好學生的計算計算機應用能力,本人認為在初學者在剛剛接觸最基礎的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時候,學生遇到的問題以及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得以及時解決,便是完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關鍵。如今社會迅速發展,科技不斷提高,計算機已經不再是高科技產品而是極其廣泛地應用于我們的生活學習之中。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的最基本常識和最基本操作。因此如何有效的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之教學便是不容忽視的。
一、課程現狀和問題
目前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程,非常細致全面,但是卻呈現的普遍現象是內容多而課時少,特別是上級實訓的課時少最為突出。盡管如今教學在不斷改革優化,但還是有很多問題。
(一)計算機應用基礎之教學課程內容
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課程,可能因為是最基礎的課程,所以不管是否已過期,不管是不是同一專業,均用的是統一教材、統一教學內容,不能與時俱進更新教材內容,也不具有專業針對性。類似現狀很難引起學生對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注重。
(二)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方式
目前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方式基本上是講解——演示——上機并輔導。而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在叫聲講解種感覺枯燥無味,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易引起學生興趣。在演示環節中,學生又只是一味聽教師教課,演練,印象不夠深刻,以致最后上機環節效率低下,輔導時幾乎重復講解及演示環節,教學效率不能提高。
二、對如何進行有效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探討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突破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了解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技術的重要性,注重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型轉為主動型,可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讓其了解到要真正學好計算機這門課,掌握計算機這門知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猶如乘法口訣在數學以及生活中的基礎性一樣重要。從而引起學生注重。而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老師可以讓其了解到時代的飛速發展,讓其知道計算機應用的廣泛,讓其了解到如果懂得計算機基礎知識,已是很多行業人才要求最基本的技能了,如不懂計算機基本操作,很易被時代淘汰。同時在教學過程之中,可以在傳統常見的講解——演示——上機并輔導之中,摻入有趣的見解或具時代信息的例子,讓課堂不再沉悶。
(二)將課程進行優化,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內容,杜絕統一化
教師應當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根據時代變化,做出與時俱進的知識信息更新,而不要一味的認為反正是最基礎的所以,不需要變動,于是出現了教材陳舊腐朽,無時代信息,使學生也無興趣。教師們應根據學生之前掌握知識情況作出相應調整,畢竟學生是來自五湖四海,之前掌握知識的情況以及掌握知識的能力也不盡相同,這些都需要老師進行調查然后進行探討,對課程進行調整和改革,并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優化整合,而不再是一直沿襲傳統教學模式,以使教學效果達到更好。
(三)應用范例教學理論于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之中
學習計算機基礎,除了要掌握其基礎理論知識之外,更要掌握實際操作方法以及通過課程的學習掌握自我學習能力,可使學生終生受用。時下,計算機技術不斷更新,使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也在不斷有所更新,教師常見的是通過增加課時與內容來盡量跟著時代走,但是這樣必然導致學生的負擔加重,而老師又為了完成自己的計劃,加快課堂節奏,帶來的結果必然是扼殺了學生的創造精神,最后只能是創造了一批有一批機器人。而應用范例教學法,就是將一個范例講解之后進行一系列的變通,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讓學生從中自己找到規律或者學會應用知識遷移能力繼續學習,如此一來猶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在飛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行業中掌握知識是更為適合的。在范例教學之中,范例便是例子的意思,也可說是典型的好例子。在教學之中,范例既是一個階段又是一個向類遷移的起點與臺階。因此可以說范例的選取是范例教學方法的關鍵,所選的范例最好具有典型性。其中應注意幾個原則:具備基礎與基本性,最后注重典型。范例選取好了,范例教學方法之中注重思想的轉變便成功了一大半。
(四)將任務驅動式應用于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之中
現代教育理論倡導的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以學生為中心。而計算機又是一種極富創造性專業,實踐性很強。所以在計算機教學之中,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應用課程的教學之中,教師應當設計出以教師引導,而學生主動探索的教學模式,而任務驅動法實不失為很好的方法之一。而根據筆者自己教學探索經驗,總結的應用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模式之一便是:呈現任務—驅動明確任務—驅動完成任務—評價。整個教學過程中,圍繞著任務的完成這個目標,在任務的強烈驅動之下,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題之中,積極協作學習,同時在任務完成的同時,產生新的任務。同時由此可看出,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是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層次與使用性很相符的。
(五)將多媒體教學網絡系統應用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之中
1.將多媒體教學網絡應用于計算機教學之中改善了傳統單機上機的教學環境。將多媒體網絡應用教學之中,改變了傳統的單機上機環境。前者主要是演示、實習、講解同步進行,而改變了傳統的單機上機環境教學法——先講解,配以演示,最后上機操作,而上級操作之時又很易忘記課堂所講所見。如此以來大大提高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效率。真正體現了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2.實現“一對多”教學模式。應用多媒體網絡系統,可以一臺操控多臺機器,教師可以封鎖所有學生鍵盤,進行強制性中斷學生私自操作,讓學生機與教師機屏幕所顯示內容同步。這種交流方式,很便捷,清晰,同時教師所操作內容較易給學生極為深刻的印象,同時教師可隨時解除封鎖,這樣能很及時互動操作,極便于師生間互動。
(六)應用分組法于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之中
分組教學方法就是指按照一定的規律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組員放松分享和討論,調動起學生的主人公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能得以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由于勞技中心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所以學生基礎能力等不同,教師可以根據情況分組,同時并根據自己的觀察所得再調動,重新組成成員,這樣可以充分顧全掌握能力強弱不同,以及基礎知識不一樣的學生,從一定程度上學生感覺自我得到重視,易于調動起學生的積極參與性。而在分組教學方法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情況靈活掌握好何時分組以及怎樣分組便可。總之,計算機技術如今是當下很多行業都需不同程度掌握的一門技術,而對于不斷更新的計算機技術,教師應當注重轉變思想,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身學習能力,注重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實用型知識,而不要一味進行的完成任務式填鴨式教學方式。其次注意注重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而唯有獲取自我學習能力,才能不被日益飛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淘汰。
而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之中,由于其最為高科技的產物,專業和理論知識都非常強,作為此學科的教師,首選要轉變思想觀點,注重如今新改革理念提倡的“以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充分運用專業教師的集體智慧,選擇一套適合勞技中心學術學生的教材,精心靈活組織教學內容和方法,將理論與實訓相結合,注重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以及自身綜合素質,從而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 上一篇:鎮委辦已婚婦女健康檢查通知
- 下一篇:林業局黨務公開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