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工作應關注個體價值

時間:2022-06-30 06:06:39

導語:思政工作應關注個體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政工作應關注個體價值

一、思想政治工作中個體價值的涵義

所謂價值,我們可以理解為,就是主體在實踐活動中建立起來的、以主體的尺度為尺度的一種客觀的主客體關系,是客體的存在及其性質是否與主體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適應、相接近的關系。人們的行為是有意識、有目的性的,一般都是自覺不自覺地追求著一定的價值。思想政治工作也毫不例外,而且具有更加明確的價值追求。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是由階級、政黨、社會群體和個人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程度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滿足社會進步和人的發展需要而決定的,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在現實社會生活和個人的活動中地位獲得的源泉。盡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直接創造生產財富,但它卻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思想政治工作的個體價值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對個體的內在價值,即思想政治工作能夠使個體達到的目的,能夠使個體在思想道德素質方面達到的應有的水平,能夠積極主動正確地處理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等關系問題。在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個體價值則更多地體現在職工個人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以及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對職工的滿足程度。

二、思想政治工作個體價值的具體體現

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在現代社會,每一個人的生存發展離不開妥善處理與國家、社會的關系,個體素質完善更是每個個體的內在要求。只有正確處理好個體與國家、個體與社會及個體自身的問題,才能切實促進個人社會價值的實現,真正實現社會和諧進步。因而在當今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的個體價值主要表現在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以及個人自身素質的完善等方面。在國有企業,則更多地體現在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與職工的相互滿足程度。

1、提供政治引導,維護政治秩序一般而論,思想政治教育的倡導者和組織者就是一定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及其政黨。一定社會的統治階級及其政黨為了維護其統治,總是要在社會成員中提出、倡導和宣傳反映自己利益的政治思想,并通過種種手段,宣傳有利于加強其統治的觀點、理念,以期使教育對象認同其政治思想、政治態度、政治信念、政治倫理和價值觀念,從而達到維護其統治地位,即維護自己的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是受教育者在所接受的政治思想的指導下,用自己的行動,實際地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結果達到主體的預期目的,滿足了主體利益和需要的過程。受教育者由于接受了一定的政治思想,并在這一政治思想的指導和引導下,在政治信念的激勵下,用自己的行動去履行自己的政治責任、去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同時,也就以自己的行為維護著主體所倡導的政治思想、政治秩序和政權,推動著社會的發展。這樣,主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初衷就算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就得以實現。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價值。由于文化與意識形態的差異,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一些人錯誤地認為西方國家沒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主義國家特有的東西。事實正好相反,西方國家不僅有思想政治教育,而且還非常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他們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整個學習和社會生活中,有些地方比我們還要做得更為深入徹底,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我們和西方國家最大的差別,主要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同。在社會主義社會,以馬克思主義政治觀為指導建立起來的政治制度,是人類歷史上的一種嶄新的政治制度,具有廣闊的發展前途。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政治體制改革,是這種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我們通過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廣大的人民群眾堅持這樣的政治觀,才能保證我們的政治體制改革堅持正確的方向,才能加強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建設。具體到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教育引導廣大職工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擁護社會主義,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爭做“四有”新人,努力為企業的改革發展多做貢獻。

2、協調人際關系,促進社會和諧馬克思說過:“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社會是共同生活的人們通過各種各樣社會關系聯合起來的集合。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其所處社會環境,不可避免的要處理社會中與各種人和社會集合體的交往。整個社會是一個復雜系統組成的有機整體,作為整體的一部分的個體在整個系統中的運行狀況影響著整個系統的運行和穩定。而人與社會的關系融洽與否,與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自我定位等密切相關,而這一切不是自發形成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導提供保證。在我國,隨著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確立,人們的社會地位實現了平等,每個社會成員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具體利益上存在矛盾和差別。當前所處的社會環境中,和諧發展是主流,但是在時代轉型的過程中,由于經濟的發展與政治文化并未能完全同步,而使得教育出現被異化現象。教育的被異化以及由此帶來的功利與浮躁的泛濫,使社會風尚、人的精神信仰、青少年身心健康,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短視思想的浸染,加劇了教育精神的扭曲,教育文化的異化。在整個社會中,集體主義價值觀、中國所具有的優良傳統、公民的社會責任感等,受到開放的世界和開放的思想的影響,相比革命戰爭年代以及建圍初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時,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往往占據主導,而不顧社會他人的利益和生命財產安全,破壞了整個社會的良性健康發展,從而影響到和諧社會的進程。同時,隨著貧富差距的日益拉大,住房問題、社會福利分配問題、就業的嚴峻形勢等,使社會的穩定性備受考驗。要改變當前存在的這些問題,轉變個人的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就體現出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使人們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競爭與協作、先富與共富、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為社會多做好事,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使人們樹立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的社會公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罩團結的家庭美德。具體到國有企業,就是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的溝通協調作用,教育和引導職工正確處理個人與企業、個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及時化解矛盾,促進企業和諧。

3、完善個體人格,提升自身素質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的最高價值取向,在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具有核心地位。可以肯定地說,集體主義是我們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的價值取向,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為人民服務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推崇“社會本位”和“集體本位”觀念,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但它又顯然不是全部內容。如果完全無視個人的存在及其需求,就超越、脫離了現實的歷史條件,從而違背了集體主義道德原則的根本宗旨,這個宗旨在馬克思那里被深刻地理解為促進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更何況,集體主義在不同時期因社會條件不同而需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在今天社會穩態運行的狀況下,充分發揮個人的主體性,重視人本身的建設和個性發展,將集體發展的訴求與個人發展需要有機結合起來,恰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的基礎和條件。事實上,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也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指向。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需要肯定人的價值,肯定人的尊嚴和人生意義。要以人為本,關注人的發展,致力于人性的優化、人格境界的提升、人生美德的高揚和人生意義的豐富等等,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當前社會,對物質欲望的追求使得人們僅僅熱衷于追求自身權利的實現和利益的最大化,掩蓋了對卓越和崇高的道德美德的追求。在當代的道德教育中,關乎人的善良生活的理想教育、信仰教育以及真正的品德教育在不斷消失,功利而實用的品質代替了提升人性的道德品質,如以自我保護代替勇敢或利他,以享樂主義代替勤儉和節制,以欲望的滿足代替對理想的追求,以功利性的知識代替真正的思想,等等。面對著社會的多重壓力、多元價值觀的并存,許多人開始迷失方向。社會的發展,同時也產生了異化人性的強大力量,傳統的理念價值觀受到社會現實的沖擊,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優良傳統漸漸在個體身上淡化,個體的主體性愈來愈弱。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被奢侈浪費所取代,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向重重社會壓力低頭,助人為樂的精神被漠不關心所取代,人性越來越物質化、機械化,在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逐漸喪失了自我的主體意識。因此,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努力促進個體人格完善,提高個體素質。人格是個體相對穩定的比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它包括一個人的品格、品質、思想境界、情操格調、道德水平等等。思想政治工作通過自己特殊的實踐形式,使人們不但意識到完善自己人格的重要性,而且使人們自覺地將這些要求經過內化再外化,促使自我人格的自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還可以通過不斷引導價值主體解放思想,激勵價值主體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幫助價值主體樹立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甘于奉獻的精神,為價值主體創造良好的制度和氛圍來幫助價值主體形成和提升自己的創造力。在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格完善功也非常重要。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要教育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另一方面要尊重職工的主體地位,關心職工的切身利益,關注職工的成長與進步,使職工在企業發展的進程中實現自身的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