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創新精神培養思考

時間:2022-03-25 04:21:21

導語:幼兒教育創新精神培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教育創新精神培養思考

一、在幼兒教育中重視民族文化精神的培養

在民族文化精神的激勵下,借助多媒體技術營造新型教育環境,使數字化教學方式成為促進幼兒教育教學效果的新型手段,有利于積極發揮孩子們的藝術想象力,提高實踐能力,更加方便快捷地將過去傳統教學方法解決不了的難題變成現實,進一步為孩子們創設奇特的學習與實踐情境。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應具有良好的調節能力,其隨機應變的能力,往往就表現在善于正確處理一些隨機、突發事件上,自身應變能力高的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遇事沉著、冷靜,處理事情果斷、準確,而不是緊張和莽撞從事,在發現客觀條件發生變化時,按照預定的教學方法、方式難以實現時,能夠急中生智,臨場作出新的方案,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應變能力可通過加強實踐來逐步提高,我們幼兒教育教學實踐中努力去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的過程,本身就是增強應變能力的過程。通過獨具民族特色文化活動的教學,能夠使幼兒在今后的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奮發進取精神。數字化信息技術有利于把圖、文、色按照奇特的設想構建出理想的載體,把民族文化中的寶貴資源通過動態化的形象演示告訴孩子們。教師以民族文化精神的閃光點為支撐創作更好的適宜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教學課件,充分發揮數字化多媒體技術優勢。具體教學過程中,能夠把一切教學難題解決,變抽象為直觀,更加有利于實現幼兒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形象化與趣味化優勢。幼兒教育要立足民族文化精神,大膽創新,對于傳統教學實驗中無法實現的教學理想,有利于激活幼兒的創新思維,提高幼兒的實踐與創新能力。

二、在幼兒教育實踐中發揮民族創新精神的作用

在幼兒教育教學實踐中,首先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有效實施民族傳統文化項目教學活動,以本民族傳統文化項目為重點,結合教學大綱要求,在有一定的參與群體和認識程度的基礎上開展民族傳統文化項目教學活動,可以較好地推動該項目的發展,有利于激發幼兒學習民族文化的興趣,有利于增強幼兒身心健康成長與發展。在此基礎上,可結合民族傳統和幼兒的實際情況,進一步開發和拓展新的民族文化項目。眾所周知,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很多游戲成分,具有集趣味性、娛樂性、健身性為一體的功能,教師要充分發揮民族傳統文化教學的優勢,在扎實課程教學基礎上,進一步把工夫一定要下在開拓創新方面。在此要特別注意,必須強化民族傳統文化教學的創新意識,包括先進的活動器材裝備、嚴密的規章制度,而其中最重要的則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設。因為,民族文化用品的技術裝備再先進,要靠人去操作實踐;規章制度再嚴密,要靠人去執行。在這個過程中,人的素質決定一切。比如,嚴格實行有關規章制度,就是一項打基礎的工作。幼兒園教師一定要在強化自身素質的同時,同時要在幼兒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器材使用安全和教學設計中的問題,找準主要癥結,制定有效措施;通過添乘新器材,提高學生積極性,豐富活動教學內容,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

三、在幼兒教育中強化民族文化精神的滲透

幼兒園教師在按照教學大綱執行教學任務時,自身素質一定要強,業務水平高,能給孩子們一個雷厲風行的印象,教學內容能當班做完的不推到下一班,能盡快做完的,不拖沓作完。讓那些愛耍小聰明的孩子,愛偷懶的孩子看到一個身體力行的楷模,這是一種責任,可以有效教育那些碰到問題往往選擇逃避的孩子,幫助他們培養解決生活、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積極處理的信心和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幼兒教育教學工作的深入,添加活動器材就成為幼兒教育教學的重要問題,需要教師首先掌握對新器材的操作,有熟練的作業情況和最直接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應變能力。繼而培養孩子們越來越善于發現問題,越來越能夠及時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認識水平、在幼兒教育實踐鍛煉過程中逐漸提高工作標準,使責任意識和調節自我的力度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對重點活動項目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信息靈、反應快,實時掌控事態,迅速采取有效教學行動。基礎是一磚一石壘起來的,安全實施幼兒教育教學的經驗也是日積月累形成的。通過舉辦各種觀摩課或集中授課的培訓方式,使幼兒教師提高認識,深入學習和研究民族傳統文化活動項目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把民族傳統文化項目開展起來并發揚下去。教學過程中要以極大的信心,增強孩子,孩子們的凝聚力,因為只有團結才能保證興旺發展。作為幼兒園教師,首先必須在孩子們面前培養顧全大局的民族情感和集體觀念,一定要設法提高整個團隊的凝聚力,把增強團隊的向心力作為己任。平時要積極與大家交流思想,遇到問題要積極溝通,充分了解情況,增進理解和支持。多換位思考、要以誠相待,同舟共濟,團結奮進,營造一個充滿生機活力、拼搏奮進的高效的團隊。其次溝通能力是一個幼兒教師良好的職業素質、較強的專業知識、豐富的經驗閱歷等等的綜合體現。溝通是一種技巧,有利于協調師生間、學生間的良好關系,有利于培養團結奮進、積極向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需要有意識地進行培養訓練,從而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充分理解、認知和協同。擁有良好的溝通意識和溝通能力,在完成幼兒教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應變能力,是一種根據不斷發展變化的主客觀條件,隨時調整個人行為的能力。一個人的應變能力,是建立在科學判斷基礎上的原則性和靈活性的高度統一。一個人在工作的過程中,要善于從表面“平靜”中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要根據事物的發展變化,審時度勢地作出機智果斷的應變。一個具有應變能力的人,不因循守舊,善于從實踐中總結規律,對已取得的成績,不滿足,不陶醉,能透過成績找差距、挖隱患。另外要逐步強化對民族傳統文化項目的培訓力度,提高民族文化精神對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影響力和促進作用。

四、結束語

民族傳統精神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集中體現。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幼兒教育教學實踐中,發揮民族精神對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促進作用,民族傳統文化傳播的重要基地是幼兒園,教師要充分發揮以幼兒園為載體的教學資源優勢,強化民族傳統文化活動的精神文化影響力,為中華民族振興培養有用人才奠定精神文化基礎。

作者:李云峰工作單位: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羊市塔希望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