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職業生涯教育教學策略
時間:2022-07-10 10:00:01
導語:高校職業生涯教育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辯證推導,引導學生明確興趣
在南通師高專進行職業生涯教育課程教學時,筆者是這樣引導學生明確興趣的:首先在PPT上列出了搜索到的40個不同的職業,各行各業都有,讓學生不論喜好,不考慮其他因素,從這40個職業中選出20個以后“你”最可能從事的職業。這一步主要是確范圍,讓學生大致明確以后可能的職業方向。接著讓學生使用排除法,讓他們在20個職業中做減法,只要是他們不愿意、不喜歡的職業,都可以剔除,最后保留5個即可。這一步利用排除法縮小范圍。最后,給學生提出三個問題,分別是:“如果工資都很低,在這五個職業中你最愿意從事哪個職業?”“在這五個職業中你認為哪個職業做起來最容易?”“如果能夠確保錄取,這五個職業中,你最愿意從事哪個職業?”讓學生按意愿從高到低排序,綜合三個問題的排序結果,很容易就能找出學生感興趣、職業傾向最強的職業。通過這樣利用選擇、排除、排序的辯證推導方式,利于學生更為準確有效地確定自身興趣,明確職業目標,有利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二、思維導圖,指導學生掌握方法
職業生涯規劃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學生個人成長、社會經濟發展變化而隨之改變。所以高校職業生涯教育并不是僅僅告訴學生他們的職業生涯應該是什么樣的學科,真正負責任的職業生涯教育應該讓學生懂得如何根據自身情況和外部環境情況來不斷調整、完善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南通師高專剛開始開展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時,學生的不懂得職業規劃方法的,他們完全跟著教師走,教師怎么說,他們就怎么做;為什么這么做,自己該如何做他們都不清楚。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是因為學生沒有從根本上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意義,沒有真正掌握職業規劃的方法。因此,要推動職業生涯教育,指導學生掌握職業規劃方法十分重要。要讓學生更好地結合自身實際和學習經驗來促進職業規劃方法掌握,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思維方法,它能夠清晰地將各個條件的隸屬關系表現出來,從而幫助人們更為全面準確地把握條件,做好規劃。在利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職業規劃方法時,教師要注意兩項內容:一是要指導學生明確關鍵條件,關鍵條件的遺漏將會導致思維推導不嚴謹;二是要引導學生進行驗證,思維推導過程中難免有不合理的推導事項,完成后再驗證,能保證推導的合理性,從而確保職業規劃的科學性。在南通師高專開展進行職業生涯教學時,筆者是這樣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首先引導學生確定一條主線,這條主線就是“我”,學生圍繞“我”開始進行思維推導:我想干什么(職業目標,職業方向)→為什么要做這項工作(出于愛好、能力、家庭、社會等,即職業分析)→希望把這項工作做到什么程度(職業期待和工作目標分析)→從事這項工作應該采取的努力(發展策略、路徑分析)→可能存在的困難(風險、挫折預估)→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應急調整策略)→如果無法解決該怎樣做(明確規劃調整原則和備用預案)等。完成這一系列思維推導后,再引導學生進行驗證,將“個人能力因素”“家庭因素”“人際關系因素”“社會環境因素”等因素代入到剛剛的推導過程中,看是否能夠順利推導,如有矛盾則及時調整。通過這樣的推導、驗證過程,學生基本能明確進行職業規劃的思路和方法,之后讓學生再撰寫職業生涯規劃書就容易多了。
三、團隊訓練,幫助學生學會合作
高校職業生涯教育不僅包括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也包括對學生職業生涯能力的培育。而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團隊協作能力在任何時候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當今時代,社會各要素之間的交換和流通空前頻繁,人與人之間的協作空前密切,合作是當今時展的主題,是職業生涯中不可能避開的內容。如今的大學生自我意識強,容易以我為中心,缺乏與他人溝通協作的能力,因此在大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合作在建構主義中也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建構主義認為合作訓練應該包括合作意識訓練和合作能力訓練,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衍化延伸,認為開展學生團隊訓練,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應該著眼于學生團隊意識培養,學生協作能力培養,以及學生在團隊中學習他人、提升自身能力培養。為實現這一目標可采取兩個策略:一是創設合作情境,讓學生在情境扮演中學會合作,矯正錯誤的觀念;二是設計合作任務,將學生分組,給予學生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讓學生在團隊實踐中培養合作能力。在一次職業生涯教育課上,為了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筆者組織了“齊眉棍”這樣的團隊訓練活動。將學生每8個人分為一組,每名學生伸出一根手指頭,在8根手指頭上放上一根小竹棍,之后學生要在手指與竹棍保持接觸的情況下,將小竹棍慢慢地放到地上,期間任何一人的手指頭離開棍子都算失敗。這樣的任務看似簡單,但十分考驗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誰快了慢了,都會導致任務失敗;同時,因為將棍子放到地上是8個人的事情,所有人是一個整體,只有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才能夠確保順利完成任務。通過這樣的團隊訓練,學生明白了在團隊任務中,個人再強不協作也成不了事,個人散漫不努力,將會影響集體的道理,從而幫助學生增強集體意識,提升協作能力。
四、挫折教育,培養學生堅毅品格
無論多么偉大的人,他的職業生涯都是與挫折相伴而行的,挫折是所有人都無法回避的考驗。當前高校學生抗壓能力弱,心理十分脆弱,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常有消極情緒;近幾年就業形勢嚴峻,學生就業壓力大,高校畢業生因無法接受挫折而輕生的新聞屢見報端。可見,在高校職業生涯教育中開展挫折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那要如何有效開展挫折教育,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步建構起應對挫折的正確觀念,逐步養成不卑不亢的堅毅品格呢?筆者采取“三步走”的挫折教育方式。第一步是樹立學生信心,缺乏信心是導致學生自卑和畏懼挫折的元兇。當一個缺乏信心的人遭受挫折時,他的不自信將導致他被挫折吞噬,因此采用多元評價方式,發現學生閃光點,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是挫折教育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創設挫折情境,教師通過有意識地創設困難情境,讓學生遭受挫折,并引導學生如何正確應對挫折,培養學生的抗挫能力。第三步是生命教育,通過大量實例來告訴學生,挫折是生命常態。面對挫折時更應該珍愛生命,迎接挑戰,爬坡過坎,迎接未來。在南通師高專,筆者曾經遇到這樣一名學生,他是班里有名的“差生”,成績差、叛逆,不遵守紀律……在一次職業生涯教育課上,我布置了一份測驗卷,他交上來的卷子寫得一塌糊涂,還在卷子的背后畫了一個漫畫人物。對于這樣的學生,很多教師都直接放棄了,但筆者告訴自己不能有這樣的想法,其實這種所謂的“差生”都是在生活中受了很多挫折而沒能從挫折中走出來才會自暴自棄的,對于這類學生更應該進行挫折教育。筆者發現他畫的漫畫人物很傳神,在這方面顯然是有特長的,于是筆者在卷子后面進行了這樣的評價:“這幅畫畫得真棒!憑著這個本事,以后就算當不了漫畫家,去做個設計師,在很多行業都能風生水起吧。但是,光有天賦還不夠呀,還需要學習。好好規劃規劃,你的未來一定很美好。”筆者將卷子還給那名學生,當天他就來找我談心。之后他像變了一個人,努力學習,現在在一家不錯的企業上班。所以,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也是挫折教育的一部分。高校職業生涯教育是內涵和外延十分豐富的學科,它包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職業生涯能力教育兩個層面,在當前職業生涯教育過程中,有很多教師過分重視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技巧的教學,而忽視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這顯然是不對的,無論何時,高校職業生涯教育都應該重視對這兩個層面內容的教學。高校教師在開展職業生涯教育時,可充分借鑒參考建構主義思想內核,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已有的經驗體會入手,幫助學生學會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最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和高校職業生涯教育質量提升。
作者:顧友斌 單位: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航海類高職教育教學改革論文
- 下一篇:班主任班級管理論文9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