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徒式教育教學研究

時間:2022-04-12 08:30:53

導語:現代學徒式教育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學徒式教育教學研究

摘要: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學校和企業為基礎,把納入到國家人力資源開發戰略的學徒制形態都稱為現代學徒。這種職業教育體制實現了企業培訓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校企合作),使受教育者的工作和學習緊密結合(工學結合),能夠較好地幫助學習者掌握知識,提高訓練技能,積累實踐經驗,并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適應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得到了健康快速發展。

關鍵詞:職業教育;學徒式教育;現代式學徒教育

1學徒式教育和現代式學徒教育的基本內涵

學徒式教育作為一種傳統的職業教育形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承。現代學徒式教育是指,通過師徒共同將企業實踐操作和理論學習結合起來的職業教育形式。這種形式是一種組織化、系統化的社會教育行為,國家、學校(教育機構)除對學徒式教育以道義上的支持外,還要在制度上、法律上提供保障,用系統的管理模式替代過去約定俗成的規矩,并將其調整師徒關系的基本行為準則。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學徒式教育也在各方面進行了調整和演進。學徒式教育注重的是動手能力教育與培養,強調要通過動手進行學習,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實行交替式的教育與學習。學生在學校培訓學習全都模擬實際工作流程,實踐中怎樣做課堂上就怎樣講,教育教學是在完全模擬工作的環境下進行的,由“雙師型”“項目經理型”教師授課指導和實踐學習。做到了學習就是工作,一切行為規定按企業員工的要求規范和約束學生,真正使學生在受訓期間就能了解和掌握企業的經營理念及運轉調度模式。專業操作技能和項目實踐經驗是企業選才最重要的方面,更是個人事業發展的重要方面,要想在較短時間內跨過“經驗”這道門檻,實現和企業的有效對接,選擇專業的教育最為重要。因此,學徒式教育模式通常又被稱為個人成才發展的“金鑰匙”。學生目標和課程內容制定完善后,采取的學習方式也非常重要。因為是一種實踐技能教育,所以僅靠課堂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最關鍵的是應該有師傅指導,真正達到融會貫通。因此,現代學徒制的優勢就逐漸凸顯。這是來源于德國的一種先進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選擇資深的工程師作為新進者的師傅,或者由指導者手把手地傳授操作經驗,實現高效的教育培訓效果就字面含意來說,“學生”與“學徒”有著較大的區別,從傳統意義上看,“學徒”主要是在作坊學習實際操作技能,主要偏重動手能力的掌握,而“學生”主要是在課堂學理論知識,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把握。當前,我國一些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出的學員大多缺乏用人單位所需的基本工作技能,學校辦學和社會人才需求嚴重脫鉤,急需要轉變這種傳統單一的教育培訓模式。

2當前職業教育培養人才存在的主要問題

2.1不能快速適應崗位要求

職業學校在教育教學中,忽視職業教育的職業性,沒有把職業性納入到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當中,導致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實用性、針對性不強,特色效果不明顯,使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不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

2.2動手能力不強,難以勝任工作

人才培養觀念存在偏差第一,重知識傳授和理論系統性,忽視職業教育的動手能力的培養。雖然不反對經過實訓課程提高學生的動手技能,但實際上實訓動手能力只是處于次要的地位,導致職業教育培養出的學生動手能力弱,不能勝任工作崗位。2.3實踐經驗缺乏,創新能力不強現代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均是在國家系統的教學過程中走過來的,接受的是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缺乏自主學習精神。而且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都是從小學到初中,再到中職學校,成長的過程始終是在學校里,沒有與實踐接觸的機會,所以導致培養的學生實踐經驗缺乏,創新能力不強。

2.4缺乏職業精神,工作實踐能力弱

在職業教育的開展過程中存在一個明顯傾向,就是在教育過程中觀念滯后,創新能力不強,缺少時代性、針對性和操作性,僅注重強調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忽視了對職業精神、綜合素質的塑造,這讓學生誤解為在社會生產中只要有技術就行,片面地追求實用,職業精神是就業后自然養成的事,不用在校期間考慮,所以僅從眼前的情形出發,只學習眼前看來“有用”的知識和技能,不注重職業精神的及早培養。

3現代學徒制對教師的要求

3.1師德的要求

教師應具備:“正己、敬業、愛生、奉獻”的師德修養。具體包括政治思想,專業業務,教學教研,組織管理,敬業愛生,為人師表,廉潔奉公,風度儀表,團結協作,家校聯系。

3.2學歷的要求

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應有較為深厚的理論基礎,沒有較為深厚的理論基礎,實踐技能再好也不能更好地服務于學生。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不僅自己會,更主要的是如何讓學生更會。

3.3實踐技能水平的要求

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應該有較高的實踐技能水平,而且應有較強的實踐技能經驗,尤其是在操作、維修及設計等方面,只有自己知識淵博,才能傳授于人。國家教育部魯昕副部長在推進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專題培訓班上指出,希望地方政府與企業通過組織和參與現代學徒制試點來破解“用工荒”。學徒式教育,授課內容應以公司為客戶設計原本案例,資料、素材均為實際像素的模板圖庫,學生學一個項目,就讓他們完成一個項目,有時甚至講一天課,就得用一周或更多時間去消化,直到達到職業要求,再進行下一個項目,重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個人行為習慣和職業素養,讓他們完全處在職業所要求的氛圍中,各專業均以學徒式教育方式進行。只有采用這種現代學徒式教育,才能培養出適合企業要求的合格的職業人。總之,學徒式的培養實質是學教一體化的綜合培養,因此“中國現代學徒制”是培養技術與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和有效途徑。

作者:宋維清 單位:吉林機電工程學校

參考文獻:

[1]廖倩.基于四維視角的“現代學徒制”[J].中國市場,2015(15).

[2]王瑞軍.物流管理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J].中國市場,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