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美術教育教學模式改革探究
時間:2022-02-08 03:15:40
導語:中職美術教育教學模式改革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階段中職美術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美術技能,而改革之下的教育目的則是培養學生高超的美術素養。教育目的不同,會導致接下來的操作程序、實現條件、教育評價都隨之不同。美術技能和美術素養有什么區別?弄清楚這個問題,也就解開了現階段中職美術教育為何要改革的原因。下邊筆者就中職美術教育現狀存在的教育目的、操作程序、實現條件和教育評價予以分析,尋找影響美術素養形成的因素,確保中職美術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
1信息化條件下美術技能和美術素養區別
現如今我們進入了信息化社會,各行各業信息交流加快,傳統傳播正向全民傳播轉變。在這樣的條件下,美術技能不僅是繪畫技巧、臨摹技能、色彩調和、比例掌控,還需要審美標準的進一步提升,只有如此才能在人才競爭中獲得優勢。而美術素養則是在技能基礎上融合了學生主觀情感,使其作品擁有內在精神,進一步建立學生美術思維,形成快樂美術的從業心理,賦予學生更加強大的審美能力,而且這種能力能夠影響他人。即在傳統教育背景下的技能培養,信息化條件下的美術素養培養,二者因為教育目標的強烈差異,直接影響了后續的教學方法、實現手段以及教學評價。下邊筆者將對二者進行分別解析,并通過事實證據來說明二者相差的并非簡單的思想道德教育。1.1傳統中職美術教學技能培養觀念解析。受我國傳統應試教育影響,中職美術教育一直都將美術技能培養作為核心教育目標,即通過各種訓練賦予學生強大的臨摹能力以及繪畫技巧,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考試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很多時候對學生作品的評價都是:畫得像不像,顏色區別、筆法差異等,很少涉及到作品內在的精神力量的表達。按照這種教育模式,學習繪畫也就是一種變相的“復印”。這也是為什么現如今我國難以出現過去梁楷、米芾以及近代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等畫壇巨匠的原因。沒有內在精神力的作品就猶如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不能喚起觀賞者的情感共振。雖然一直以來,教學論文中不斷呼吁美術教學中要融入情感,要注重學生美術精神的塑造,但是直到如今鮮有人嘗試。這主要是一直以來以美術技能為目標的教學模式所限定的,就好比畫地為牢,限制住了學生們的創新精神,其實,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1.2現代中職美術教學美術素養培養觀念解析。美術科目的核心素養是什么?筆者認為就是通過各種手段來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的眼睛,使其能夠在生活中發現美發現藝術,使得自己一生都生活在自己的藝術快樂之下,并能夠以這種熱情來影響他人,帶領他人實現更高級的精神世界。更進一步說,就是能夠使得學生學有所成,成有所用,用有所感,感有所利。最后這個利就是自我愉悅自我超越,并能夠使得這種精神影響他人實現“眾樂樂”。這是現代和諧社會建設所需的一種高級奉獻精神。擁有這種精神的美術藝術從業者,都會有完美的品格,在這樣品格從業者影響下,整個畫壇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屆時出現現代米芾、現代梁楷也并非難事。特別是信息化條件下,這種美術素養培養教育模式會因為互聯網具有碎片化學習特點而得到顯著的加強。1.3技能培養+道德教育≠素養培養。很多中職院校逐漸地重視思想教育,認為通過一本本經典思想教科書就能夠改變學生傳統思想,使其擁有奉獻精神、團隊精神、職業素養,能夠去尊重每個人,愛護每個人。但實際上思想道德教育課程由來已久,從小學到中學再到現階段的中職,其真的發揮思想改良作用了嗎?這個問題非常敏感,但筆者在這里不得不說,中職學生之前接受了多年思想品德教育,而至今為止中職學生思想品德情況并不樂觀。由此可見,傳統中職美術教學目標的美術技能和當代教育改革的美術素養,二者不在一個層次,如果不能實現學科和思想教育的有機融合,根本不可能真正地打造學生良好的學科素養。也許筆者觀點有些激進,事實上一部分中職院校發現了這個問題,但是卻扭轉不了現實,只能前仆后繼通過各種努力去妄圖跨越技能和素養的鴻溝,但是目前中職美術教學改革總是差了一點什么。這個“一點”在筆者來看,正是那種擺脫傳統束縛、勇敢創新的精神。或者是缺乏利用現代信息工具,激發學生創新創意的教學方法。只有教師甚至于整個教育界的思想放開了,學生才能真正的從技能學習轉向素養學習,使其能夠快樂學習,打造受益終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2影響中職美術教育目標向學科素養轉化的因素
2.1傳統觀念。傳統美術技能培養觀念在學校、教師和學生三者間存在。正因此,以往的技能培養教育模式能夠一直流傳至今。而且有很多藝術界名人也對此表示贊同。由此可見,傳統的“美術技能”這一教育目標影響之大。在課堂上因為是技能培養,教師擁有不可挑戰的威信,教師告訴學生該怎么畫就怎么畫,學生都是“盲從”,不能有自己的觀點。當然,不乏一些人文情懷較重的教師,其愿意和學生交流心得,除了繪畫技術之外,還會探討一些作品的內涵。然而這畢竟是少數,相對于堅固的傳統教育“圍城”來說,其還顯得薄弱。2.2應試模式。應試模式具體來說就是利用考試具有的敦促作用使得學生完成學習計劃,其造成了填鴨式教學方式,使得學校教學評價指標單一,不能使得學校或者教師發現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雖然到了新世紀國家號召從應試模式向“實理結合”模式轉化,要提升學生課堂地位,但是中職美術課堂仍然故我,學生地位改變并不明顯,說到底是因為應試模式根深蒂固。2.3課堂角色。在美術技能培養這一教育目標影響下的課堂是以傳授式為代表的,教師在課堂中是擁有絕對權威的,學生的地位并沒有受到重視,其主觀能動性往往被教師人為忽略,教師和學生在課堂角色當中一個是主動,一個是被動,這和素養培養南轅北轍,因為素養培養必須要學生主動參與進來,而且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對知識形成探究學習模式。2.4信息化設備不足。“美術素養培養”教育目標是中職最為科學的美術教育教學目標,但是一直以來都難以實現。在信息化大數據時代該目標實現難度本該降低,但事實上并非如此,信息技術只是作為一種教學工具,使得傳統傳授式課堂變得更加靈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方便了教師和學生的溝通,增加了學生學習素材,之外更多的功能并沒得到深層發揮,況且課堂上信息化設備相對不足,距離實現“學科素養培養”還有很大的距離。2.5教育評價落后。因為美術技能教育目標的影響,使得現階段中職美術教育教學評價落后,大部分評價是通過考試成績、課堂表現來進行的,但是因為起點是錯誤的,評價再嚴謹細致,其方向也會和正確方向存在偏差。這樣的評價如果作為后續教育的參考,會使得錯誤持續下去。況且現階段教師教學評價的再利用本身就存在問題,評價大部分都是走形式。扭轉這種評價方式必須從教學目標合理架設開始,否則教學總是南轅北轍,評價只能使得具體教學離正確目標漸行漸遠。
3中職美術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具體內容
3.1樹立學科素養培養觀念和理論。第一,明確學科素養概念。所謂學科素養指的是學生在興趣基礎上積極地學習吸收知識,并能夠利用所學來解決實際問題,而且通過知識學習構建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以及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其成為品學兼優的新世紀人才。擁有學科素養的人才,在工作崗位上會做出卓越貢獻,也會通過自己表現影響他人,帶動他人形成快樂、互助的工作環境。美術學科素養也因此明確起來,即通過美術學習擁有美術鑒賞能力,通過美術來不斷陶冶情操,在今后的生活中會建立積極的美術審美,發現生活的美好。第二,要明確美術學科素養理論的嚴謹性,其涉及到了教師和學生二者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兩者地位平等,教師將傳統灌輸傳送的主導地位變為學習資源整合以及學習引導者,和學生平等對話,充分重視學生的創新創意,激發其美術學習興趣,使其喜歡美術并愛好美術,使其用美術審美視角觀察生活,建立其崇高的思想道德水準。學生則要在教師引導下,發揮個人專長,激發主觀能動性,學好美術理論、技能,更要通過美術學習來提升審美,熏陶個人思想情操,成為發現美實踐美的新時代學生。第三,在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之下,有系列的課堂教學方法,需要教師認真鉆研,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美術有關的知識能夠系統植入學生大腦中。比如通過互聯網來讓學生和資深美術家溝通,學習他們多年累積的經驗以及人生感悟,或者通過微信號來關注一些美術平臺,和更多人交流經驗,這樣可以給未來職業素養提升打下基礎。3.2建立終身學習的學習習慣。終身學習習慣的培養,是確保學生就業后在崗位上通過自我學習來繼續獲得知識,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養。中職美術教育教學目的是實現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而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中,自學能力便是其中一個關鍵內容。教師在建立學生美術終身學習習慣時,首先要使其學習方式從傳統被動接受向主動參與轉變,發揮其創新創意思維,確保其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能夠在生活當中尋找美術素材或者靈感,刺激其不斷提升美術素養,讓美術成為人生一種樂趣,陶冶自己影響他人。3.3結合信息化社會打造創意空間。例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豐富學生的素材庫,不斷地提升其觀察能力,在具體的講解中,教師能夠利用打動人心的語言刺激學生的情感,建立情感和美術的聯系,從而不斷地建立其健康的善惡觀、人生觀、世界觀、審美觀。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將世界名畫搬到課堂上,引導學生產生討論,比如《最后的晚餐》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來觀察畫中人物的表情,然后對其心理進行推導,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自然而然融入到畫作中,將自己轉換成畫中人,賦予其各種思維,這對于學生今后創作美術作品大有裨益。3.4利用信息技術達成興趣課堂。在人的五官繪畫技能當中,可以利用電腦軟件來進行演示,不斷地變換一個人的眼型、臉型、鼻子、嘴巴、耳朵,更改五官比例使得人的樣貌、神情發生各種改變,猶如四川臉譜一般,這樣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對五官比例以及面部繪畫技巧有所領悟。過程中教師可以滲透善惡觀念,比如:面由心生,面相惡一般都是心理兇惡之人。如小偷大部分都是賊眉鼠眼,因為其心理陰暗之故。英雄大部分都是濃眉大眼,因為其心理光明。要想自己擁有好面相就要先擁有好的“心”。這樣就實現了課堂延伸,使得美術教學延伸到了課余生活乃至于家庭生活當中,實現了美術教學生活化。3.5豐富評價體系凸顯時代特色。教學評價不僅要站在教師角度對課堂環節、教學方式、學生成績進行評價,也要站在學生角度對教師教學、教師表現、教學手段、教學設備、教學活動等進行評價。這樣避免了教師對教學評價的偏頗性,使得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得到客觀反饋。另外,中職學校有必要對美術課堂進行“聽課”,不過需要避免傳聽課活動中統存在的走形式,要切實地按照流程操作,確保教師教學問題得到充分暴露,這樣才能形成針對性討論,共同學習共同突破。
中職的美術教育教學模式改革,需要結合信息化社會背景,從教學理論、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教學設備、教學環境以及教學評價幾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調整,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實現學生美術素養培養,不僅提升學生美術技能,更要保證其擁有健康的審美觀和快樂情操,讓美術滋養其精神。
作者:向毅軒 單位:廣東省深圳藝術學校
- 上一篇:動作教育在學前教育的價值與意義
- 下一篇:文學名著閱讀教學審美教育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