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社會責任感培養思考
時間:2022-10-07 09:43:11
導語:高中生社會責任感培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根據新課標的教學思想,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當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健康良好的人格,為學生健康成長發育建立良好的行為規范與道德情操,促進高中生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為人才培養打好品行基礎,這在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有著重要的體現。
【關鍵詞】高中生;社會責任感 ;培養策略;再思考
在目前多種互聯網信息的沖擊之下,對高中生的人格形成與培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作用。在這種背景下要求高中語文學科教學,積極挖掘語文教材中可以用來對學生進行社會責任感培養的素材,促進學生良好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積極面對社會與自我。
一、培養高中生社會責任感的意義分析
高中教育階段依然處于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人格形成以及自律精神養成的重要時期。根據國家新課標的重要教育思想,應當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注重學生科學文化素養提升的同時,積極加強學生良好內在精神文化價值的提升,促進學生積極遵守外部的道德行為規范,積極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為學生畢業以后積極參與社會文化生活提供準備。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是語文學科重要的教育目標,能夠實現德育教育學科與語文教學學科之間的統一發展。人才培養應當是在一定的社會規范與指導之下,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地科學引導,積極利用語文課本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規范,教以學生以正確的科學文化知識,對學生樹立正確的行為道德規范,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在家庭生活中能夠做到尊敬長輩,在社會生活過程中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與社會義務,能夠抵御社會環境以及網絡環境對高中生帶來的沖擊,堅持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堅持集體主義的發展信念。在語文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領略到文章中的愛國主義情懷,對社會以及家國具有正確的社會責任感,這也是高中語文學科教學對學生人格培養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貫徹對學生責任感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培養高中生社會責任感的必要性分析
培養高中生社會責任感的必要性主要表現為社會中不良思想文化對社會公德意識的沖擊。在目前快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互聯網與手機得到了快速地發展與普及,人人均是網民,均可在互聯網上發表自己的想法,抖音、快手等多種視頻軟件得到了快速地發展。在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的背景下,各種社會經濟矛盾突出,對人們的思想產生了重要的沖擊,傳統的價值觀受到了互聯網的沖擊。高中生由于閱歷以及知識體系不夠完善等原因,比較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思想的沖擊,對高中生的成長與發展容易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作用,不利于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使得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學習態度不積極,受到拜金主義與享樂主義思想的侵蝕而出現厭學情緒,在考試中無誠信,出現作弊現象。部分學生缺乏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沒有社會責任感意識,對社會角色的認識不足,在個人責任與社會責任的關系處理上錯位。
三、高中生社會責任感培養探索的再思考
對高中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貫穿了語文教學的始終,是語文學科對學生進行人文道德素養培養以及健全人格培養的重要策略之一,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包括學生自身的人生責任以及家國責任等,在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都有著充分的體現。1.利用高中語文素材培養學生的人生責任在高中語文教學素材中具有多項關于責任感培養的素材,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此進行充分挖掘,從中提取出可以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的文章。例如,在《老人與海》一文中,歌頌了老人在捕魚過程中不屈的斗志的英勇的信念,“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打敗。”雖然老人的體力與精力是有限的,但是其一直保持著頑強的好勝心與斗志,勇敢地與生活進行博弈,積極承擔起自己的人生責任,這對高中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又如,在《小狗包弟》一文中,巴金先生向我們講述了特殊時期,人人自危,主人公為了自保,而將小狗包弟拋棄,否則它的命運可能會被活活打死,沒有與當時的社會做斗爭,但是這種隱忍與退讓,最終導致了小狗包弟的悲劇結局。文章通過這種特定歷史時期的背景事件,倡導人道主義精神,呼喚人性,要求進行嚴格的自我剖析。此外,在《氓》《短歌行》《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登高》《勸學》《定風波》《辛棄疾詞兩首》《咬文嚼字》《陳情表》等文章中也充分體現了人生責任感,對高中生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2.利用高中語文素材培養學生的家國責任對高中生社會責任培養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家國責任,在面臨著危機時,能夠勇于承擔起自身的家國責任,其重要表現之一即是愛國情懷。這在高中語文課本中有著重要的體現。例如,在《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等文章中都講述了古代歷史發展過程中各個國家在面對生死存亡的重要關頭,當時社會的勇武之士勇于站出來承擔起自身的愛國責任感的故事,用自己的知識智慧有效化解當時國家所面臨的困局。此外,在《沁園春•長沙》《記念劉和珍君》《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等文章中,也充分體現了愛國主義情懷,對高中生具有重要的啟發作用。在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利用學科教材與閱讀材料,將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教學貫徹其中,用教學材料中的主人翁的故事來積極熏陶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教學過程中感染學生,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科知識學習過程中能夠養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3.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校教育環境在對高中生進行社會責任感教育的過程中,學校環境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對學生的教育起著更為直接與系統的作用,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教學與人格思想培養的重要基地,能夠對學生的責任感教育起到良好的主導與引領作用。為此,應當在高中校園內積極開設各種相關的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有步驟、有計劃地引領與指導。結合目前社會中出現的關于社會責任感的熱點話題,如在公交車上是否給老人讓座的問題,應當積極承擔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給老人讓座。又如,2018年10月28日重慶公交墜江事故,是由乘客無理取鬧所引發的悲劇,而公交車上的其他乘客并無人站出來譴責這一乘客的不良行為,最終造成公交車上15人墜江的嚴重惡果。其時,如果有人勇敢站出來制止這一不良行為,就有可能避免這一悲劇的發生。通過這樣一個沉痛的案例,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對社會責任形成更加深刻的體會。
四、結束語
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是高中教育階段也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是新課標教學中對學生的要求之一,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為學生日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為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當積極探索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策略,從語文教材以及閱讀材料中充分挖掘關于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的重要內容,開展有效的德育教育活動,從多種角度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張寶鎖.高中歷史教學與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路徑探究[J].文理導航,2016,(4).
[2]謝永紅,郭在時.高中生社會責任感培養的校本路徑研究[J].中小學德育,2017,(4):50.
[3]黃立紅.“中國夢”背景下技巧啦啦操教學對高中生社會責任感培養的探究[J].學苑教育,2017,(7):62.
[4]張雪華.高中生社會責任感培養的實踐和思考[J].考試周刊,2012,(71):173.
[5]鄭晶.如何培養高中生的社會責任感———淺談高中歷史教學實踐活動的拓展教育[J].新課程,2013,(8):65.
作者:閆慶階 單位: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第二中學
- 上一篇:初中生學習歷史圖片方法探析
- 下一篇: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