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音樂教學
時間:2022-03-25 04:39:00
導語:新課改下音樂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培養審美趣味,獲得美感體驗
美好的音樂作品是能帶給人以美感的,其實音樂審美的本質應是美感。法國作曲家圣桑說:“音樂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產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處有一種獨特的神秘的感覺,即美的感覺,借助于它,人才能領悟藝術……”人的音樂美感屬于社會意識。美感必須是“賞心悅目”“悅耳動聽”的,“是經過感官到達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級心理活動,是在感性直覺中積淀著理性內涵的審美體驗”。因此,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熟悉音樂教材,面向全體學生,制定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把握住每一個教學環節,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詞美、旋律美、節奏美、力度美……以教師動情的演唱、演奏,生動有趣的講解,結合使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啟發學生細細品味音樂,以達到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趣味、積極進行審美體驗、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力、音樂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目的。
二、擴展學生的審美趣味,開闊音樂視野
在美學界流行著一句話:“趣味無爭辨。”這是說,一個人喜愛什么音樂,不喜歡什么音樂是因人而異的,我們沒有必要讓人們都有相同的愛好。相反的,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放棄了引導和教育。小學音樂教學負有不斷擴大學生音樂審美視野的任務,要讓學生不僅喜歡當代的音樂,對古代、近代、現代的優秀音樂作品也能逐漸欣賞、喜歡。除此以外,還可以利用課外音樂教學活動,如學校藝術節中讓有文藝特長的學生演奏民樂,演唱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紹民族樂器、樂曲、民歌或歷史上有名的聲樂作品,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和熱愛民族音樂。低年級學生往往對本民族、本國家的音樂作品感到親切,因而感興趣。然而,世界上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優秀音樂作品,這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音樂風格和式樣。人們常說:“音樂是沒有國界的。”這正是音樂教學的優勢所在。我們不僅要教好本民族、本國的歌曲、樂曲還要讓孩子們欣賞外國歌曲和樂曲,喜愛外國歌曲和樂曲。一位教師在教唱美國歌曲《祝你生日快樂》時,做了這樣的導入嘗試:(1)創設生日情景:在一個生日蛋糕上點燃臘燭;(2)教師手持賀卡,聲情并茂地表演《祝你生日快樂》,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歌聲喚起學生強烈的共鳴,學生情不自禁地拍著手跟著老師唱起來,老師也拍著手鼓勵學生用情演唱這首歌。在學生充分體驗歌曲歡快的情緒和因為成功演唱而獲得創造美的喜悅時,教師向學生介紹了《祝你生日快樂》是兩位美國老師在1893年創作的歌曲,不少學生感到意外,教師抓住時機發問:為什么一首歌曲能長上翅膀超越時空飛過萬水千山,飛遍世界?為什么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男女老少在過生日的時候還會常常唱起它?學生回答:“它有意義”,“它有感情”,“它好聽”。教師總結:“對,同學們說得好,一首好的歌曲不受時間的限制,它永遠不會老;一首好的歌曲不受國界的限止,可以傳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讓大家都喜愛它!”這個導入設計非常淺近,非常生動,非常煽情,視覺、聽覺獲得的美感,情感想象獲得的審美喜悅,音樂無國界的道理深深地留在孩子的心里。
當然,審美趣味的擴展是以生活經驗、知識結構和情感體驗的增長為基礎的,進行擴展審美趣味教育時不能脫離這個基礎。音樂教師要不斷地加強自身文化素養,特別是音樂素養的積累,不斷進行音樂教改的探索,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從古今中外的優秀音樂作品中汲取精神養料,擴展音樂審美趣味開闊音樂視野。
三、提高審美品位,培養高尚情操
音樂是一門很特殊的藝術,一方面它很抽象,一方面它卻又能最深刻、最細膩、最準確地反映人的情感!欣賞者從這門特殊的藝術中感受歌曲(樂曲)的豐富情感和思想內涵,從中獲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升華,這就是音樂的社會功能。許多哲學家和音樂大師對音樂的這一功能作用都作出了充分的估量,給予高度評價。
當前,文化市場發展不平衡,在相當范圍內主旋律不響亮,優秀民族文化不占主導地位,流行歌曲作為一種商品進入市場,滲透到各個角落,學校也不例外。音樂老師應從中省悟自己身上的重任,在音樂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優秀音樂作品,精心設計音樂教學課內外活動,通過聽聽、唱唱、講講、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學手法,讓學生體驗每一個音樂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內涵,同時教給他們必要的音樂知識以促進學習,引導學生樹立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念;提高音樂審美品位;逐步培養學生對高雅藝術的好感、興趣,從而凈化學生心靈、培養高尚情操。在音樂游戲“好朋友來了”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愉快地邊唱邊進行角色表演:“客人”來了,輕輕“敲門”,主人“開門”,互相問好;主人招待客人“請坐”,告別再見。在唱唱、動動的活動中學生體驗了朋友見面的快樂,懂得了團結友愛、禮貌待人的重要……事實就是如此,提高學生審美品位,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對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會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總之,在中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一方面,音樂老師要加強美育、音樂審美教育理論的學習,正確地認識音樂審美趣味的作用;一方面,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審美趣味的培養,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藝術素質的最終目的。
- 上一篇:新課改下語文教學
- 下一篇:初中化學新課改教學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