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課程教學創新改革

時間:2022-02-16 02:44:00

導語:簡述課程教學創新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簡述課程教學創新改革

我校現有19個教學班,教職員工74人,在校學生866人。近年來,我校以課程改革為契機,大力開展“教與學改革”活動,逐步形成了“五步式”教學模式,教育教學成績穩步提高,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在學習中求感悟

野川中學前身為野川鎮辦初中,2002年,撤鄉并鎮后和杜寨鄉辦初中合并成立野川中學。

2006年初,我校就開始醞釀怎樣課改。思想決定行動,不改變教師陳舊的觀念就不會有改革動力。于是,我校決定從培訓學習入手,改變教師觀念。2007年3月30日—4月1日省里的教改會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我和兩名年青領導參加這個教改會,了解了全省課改情況、觀摩了課改名校,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于是我們又組織全體教師參觀考察了清徐二中,此行對老師們觸動很大。然后又邀請張會長親臨我校給老師們作指導。2007年5月25日又帶領15名教師到晉城課改名校王臺中學觀摩學習。2007年10月13日—14日我校一行6人到太原參加了教育學會組織的語數教改展示會。2007年11月初赴南京考察學習回來后,11月16日我校又組織14人參加晉城市“新課程送教下鄉”活動。12月1日—2日我校又派出3名語文教師赴太原參加了“第四屆中學語文新課程、新理念教學研討會”。會上全國知名語文專家余映潮、肖家蕓、程翔等做了示范課及專題報告,3名教師歸來后,感受很深,受益匪淺。12月8日,我校又派出所有政治、歷史教師16人參加了高平一中舉辦的山西省歷史教學研究會暨學術討論會。大部分老師都是第一次聽這樣的專題報告,大開眼界,很受觸動。另外我們還利用例會時間,進行集體學習,學習了洋思、杜郎口、東廬、靈石四中等經驗,以及一些課改方面的文章。并把這些先進學校的課改材料打印成冊,下發給每一位教師。組織班主任觀看魏書生班級管理經驗。我們認為教師要改革,必須走感受——感悟——覺悟的路子。通過培訓學習,絕大多數教師的觀念有了改變,課改意識明顯增強。

在探索中求突破

教師的課堂改革觀念轉變后,開始把一些先進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引入了自己的課堂積極進行嘗試,特別是“先學后教,當堂訓練”、“預習、展示、反饋”、“講學合一”等課堂教學模式引起我們的極大興趣,也激起了我們嘗試改革的欲望。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結合我校實際,學校確立“五步式教學模式”為我校主流教學模式。“五步式教學模式”的流程為:目標導學——自主預習——交流釋疑——優化訓練——總結升華。

課堂“五步式”教學模式的具體操作細則為:

目標導學:有目標的教學就像百米賽跑,無目標的課堂教學猶如閑庭信步。此環節是讓學生明確本節課要學習的任務,以便帶著問題去預習,做到有的放矢(不同的年級可有不同的要求。七年級學生自學能力不強,教師可出示目標,引導學生自學。對八年級、九年級學生則可提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讓每個學生清楚本節課的目標任務。)

自主預習:可分為三步:一.自學指導:1.自學內容、范圍;2.自學時間;3.自學方法;4.自學要求;5.嘗試練習。二、學生自學:讓學生根據自學指導自主預習,找出疑難進行勾劃。教師要通過巡視、觀察、詢問等方式發現問題。當堂即興二次備課,調整教學思路。三、自學檢測:此環節的作用是檢測自學效果。教師可讓一定數量的學生上黑板展示嘗試練習,可讓在巡視過程中發現做題有誤的學生上臺板演,也可對學生進行提問。通過這些形式進行調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在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對帶有傾向性和共性的問題進行歸納(但教師不作講解),為下一階段做好準備。

交流釋疑:針對學生自學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嘗試練習中的錯誤,老師引導學生合作交流解決,學生合作交流的過程解決不可雜亂無章,而是以構建學生合作小組為單位,采用兵教兵,一幫一的形式。小組兵教兵不會的問題,教師再組織全班范圍內的兵教兵或組幫組活動,讓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教師只作點評、補充、更正。對全班共性存在的疑難問題或帶有傾向性的問題,就是老師要講的內容,也是教材中的“感”,可見這里的“教”是有講究的。“學生會的教師不教”,教師只教學生自行解決不了的。

優化訓練:為了做好這一階段的工作,要求老師們一定切記抓住“題要好,練要實,盯住人”這三大要素。所謂題要好就是掌握設計訓練題的技能即:例題習題化,習題模仿例題化,概念習題化,公式運用化,課本原題變型化,課本基礎重復再強化;練要實就是當堂目標當堂落實完成,達到堂堂清;所謂盯住人就是盯住三個層次中的標志性學生的知識落實和達標情況,使教師每節課做到心中有數,為下一節課的設計做到有的放矢。

此階段的訓練,我們主要要用上黑板板演的方式加以檢測。教室三面黑板,可以上近30名學生。板演對學生有很大的心理壓力。逼迫學生對自學交流更認真、更專注。

總結升華:此環節首先要求教師對在優化訓練中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點評、歸納、總結找出規律,讓學生掌握;其次要讓學生總結本節所學知識方法、技能。

另外,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學科組確立了“主問引領、板塊教學”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確立之后,我校隨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分階段加以推廣實施:

首先,我們給每位老師印發了“五步式課堂教學模式”操作細則流程圖,利用例會時間集體學習,用理論知識武裝教師頭腦。

其次,我們要求老師在備、講、評三環節中必須采用“五步式”模式,并設計了相應的五步式課堂教學評價表,在每周的說、講、評系列活動中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量化打分。

第三,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試用后,我們又定期設計理論題對老師進行測試,以此加深老師對“五步式教學模式”的領會和掌握。

除此之外,為了更大程度上推廣“五步式課堂教學模式”,我們還采取不打招呼隨機推門入室聽課;階段性的賽講活動;走出去學習兄弟校先進經驗;邀請市教研室到我校對各學科的課改進展情況進行現場指導。

如今,市教育局召開高平市初中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并決定把我校作為分會場之一,借此機會,又進一步強化我校“五步式教學模式”的推廣。

在改革中求發展

幾年的精心治理,野川中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近三年來,我校教育教學質量一年一個新臺階,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良好態勢:2006年,我校中考成績由原來的倒數第二上升到全市第八名的中游位置,2007年我校中考成績又上升了一個名次,2008年首次進入全市前六名行列,受到各級主管部門的表彰獎勵,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2002年,我校初一招生十分困難,全鎮小學應屆畢業生500人,初一報到僅440人,60人流向城內;2008年,全鎮小學應屆畢業330人,初一實際報到333人,出現了3名原在城內小學就讀學生返流的可喜現象。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都得益于近幾年我們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反思中求完善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摸索,可喜的是我校有了自己的課堂教學主流模式,終于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但在運用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和困惑。問題主要出現在五步式模式運用的環節中:

首先是自主預習環節,由于部分學生自學能力差或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該環節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快速全面的完成自學,造成當堂所學內容不能如期完成。延長了課時數,而教師由于經驗不足,指導方法不力,再加上教師急于求成,致使當堂所學內容只有少數學生掌握,造成教師信心不足,重新又返回到以教師講為主的老路上來。

其次是交流釋疑環節,因為學生自學中不能深層次地挖掘知識點,提不出實質性地學習疑難,只是對一些淺層次地問題進行了簡單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也只是部分學生在交流,部分學生在看熱鬧,看上去轟轟烈烈,實際上流于形式。而老師又不能夠針對學生的交流討論動態把握,及時進行第二次備課。調整教學思路,起不到老師的主導作用,結果規律性知識總結不出來,重、難點不能達到很好的解決。

另外是優化訓練環節,該環節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師身上。由于部分教師業務能力不高,對課標把握不準,對教材理解不透,在精選練習題上,無梯度,不典型,致使學困生吃不了,優秀生吃不飽。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采取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在自主預習這個環節中,要求教師將自學內容問題化,具體設計三個層次的問題,①學生通過自學能發現和提出的問題;②學生可能發現不了的問題;③老師拋給學生的問題。通過問題設計來引導學生自學并能夠通過自學提出自己存在的問題;有了自學疑難,學生就會在交流釋疑這個環節中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實質性的交流。為了全面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我們要求每一位教師每周做一份中考試卷,周周檢查落實,以提高教師的選題水平,要求同科教師集體備課,共同去研討優化訓練題。

存在的困惑有:

一、在課改中,盡管學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提出了一些要求,但針對部分觀念落后,思想認識不到位,行動不積極的教師,還無法拿出一套強有力的制度來保證課改的順利進行。

二、受現有的教育評價體制的約束,教師的教學成績要進行排名,并與評模選優、進職等有密切關系,致使同年級同科教師在集體備課中不能真誠合作,不能實現資源共享。

三、我校教師隊伍不穩定,師資水平參差不齊,表面超編,實質缺編,一線代課教師65人,其中代教17人,支教5人,這22人中有8名教師是在本學期新聘上崗的。

這些因素給我校的課改進展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課改之路雖困難重重,但我們堅信課改是我校發展的唯一出路,我們將不遺余力將課改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