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舞蹈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質
時間:2022-09-08 11:17:49
導語:新課改下舞蹈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與普通學科相比,舞蹈教學是美育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具有傳播美、展現美、塑造美的優勢和功能,可以加強人們情感的交流與溝通。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與我國中小學逐漸重視舞蹈教學、不斷提高與發展學生整體素質的要求不相符合,而且已嚴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展。針對這一情況,舞蹈教師可以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道德品質、科研素養四個方面入手,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改進教學理念,強調學習過程,將實踐與理論充分結合起來,讓舞蹈教學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感知能力、創造能力、想象能力等多項能力。
[關鍵詞]中小學;舞蹈教學;教師發展;教師專業素養
舞蹈訓練作為一項十分艱苦且長期的訓練項目,可以將人體的自然形態逐漸訓練成藝術動作,前提是注重基本功教學。傳統的舞蹈教學以提高學生的技術能力為主要目標,所以,教師常要求學生腰要軟,腿要踢高,不斷提高對學生肌肉韌帶的拉伸要求。這種強迫式的教學使學生對舞蹈的興趣不斷下降,最后產生厭煩情緒。傳統的音樂教學主要把目標設為保證學生掌握基本的樂器、舞蹈、唱歌技能。在音樂舞蹈課上,學生只需要跟著教師學會唱簡單的歌、跳簡單的舞,或學會欣賞一些音樂,了解音樂活動中一些簡單的知識即可。從上述情況可知,教師的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教學活動簡單機械,學生無論是學習舞蹈還是學習樂器都長期處于被動狀態。這不僅與我國中小學逐漸重視舞蹈教學、不斷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要求不符合,而且嚴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展。
一、舞蹈教師必備素質
(一)專業知識。專業素養與專業能力是任何教師都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舞蹈教師也不例外。教師只有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與豐富的教學經驗,才能保證在教學過程中讓每個學生從中受益。而且,舞蹈教師自身只有具備扎實的舞蹈功底,才能為學生精確地講解各種動作,為學生呈現專業的教學內容,使整個教學過程中更加具有藝術感染力。[1]因為舞蹈是視覺藝術,學生都是先模仿教師演示的動作,然后掌握該動作精髓,最后能做出該動作,所以,舞蹈教師的示范動作是每節課的重中之重,能左右學生的學習情況。無論是現代舞還是少數民族舞,每個舞種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和動作要點。教師只有每個舞種的動作要點都學會并融會貫通,才能準確無誤且聲情并茂地將其演示出來,讓學生理解、掌握與接受這些動作要點。(二)專業能力。教師只有具備過硬的專業能力,才能成為優秀的教師。無論是哪個學科,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需要具備較強的課堂控制能力和組織能力。[2]只有創設良好的環境、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學生才能輕松學習,師生間才能良好互動。如果學生長時間處于緊張的學習環境中,就難以將自己的感情融入舞蹈學習中,所展示的舞蹈動作就不夠生動、不夠傳神。所以,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情感投入,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就需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優美且精準的舞蹈動作、充滿感染力的語言表達、歡快且緊湊的課堂內容、豐富且扎實的技能,這些都能體現教師的專業能力。(三)道德品質。良好的道德修養是人畢生追求的目標,更是為人之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對學生的品行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學面向的是整體學生,教師的行為舉止會對學生日后發展產生影響,而且新時代的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念。而學生學習的良好的德育知識也不完全來自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內容,還有教師的言傳身教。[3]所以,舞蹈教師也要不斷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培養個人對學生的愛心、對事業的責任心,保持積極的工作心態,提升自身思想覺悟。這樣,教師才能將人性的真善美傳輸給學生,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四)科研素養。無論是哪個學科,無論是哪個學段,教師都不要簡單地認為完成這節課或這門學科的教學就萬事大吉了。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各項技術、事務的發展都極為迅速,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最基本的是是否具備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也應該具備一定的科研素養。舞蹈教師也不例外,他們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具備創新能力、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有效發現問題、主動解決問題,才能保證更好地開展舞蹈教學。[4]比如,如何創新教學形式,如何融入民族民間舞蹈因素,如何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等,這些都需要教師開展研究。因此,教師只有具備一定的科研素養,才能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在發現問題后才能有據可循地解決問題。
(一)改進教學理念。1.重視學生整體發展教育。教育真正的含義是育人。舞蹈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幫助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舞蹈活動中,并能夠從舞蹈中感受到樂趣,提高個人能力,使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只有重視學生的整體發展,舞蹈教學才能為想從事舞蹈事業方面的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2.注重學生主體活動。新課改明確提出,中小學階段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教師應當采用有計劃、有目的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活潑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作為教學引路人,應當重視創設教學環境,豐富教材內容,并在教學活動時主動從學生角度出發,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大膽想象。[5]只有學生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發表對舞蹈的獨特見解,張揚自己的個性,才是教學注重學生主體活動的表現。與此同時,學生還可以在舞蹈學習過程中發揮自己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斷探索和發現舞蹈元素,不斷提高自身舞蹈素養,充分激發創造性和主動性。(二)強調學習過程。在開展舞蹈活動時,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多種能力。比如,對剛接觸舞蹈的低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將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如何主動比畫基礎舞蹈動作,或擺出喜歡的造型上。如果學生已發現舞蹈動作呈現出千變萬化的特點,教師就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在學習舞蹈時發揮個人的創造性,體會舞蹈的樂趣。比如,在教《金孔雀,輕輕跳》這個舞蹈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幫助學生回憶孔雀的樣子,然后再演示一定的舞蹈動作,展現孔雀飲水、孔雀開屏、孔雀合力等多種動作,讓學生融會貫通,最后由學生自行觀察、自行模仿和創造。1.深化知識結構。舞蹈教師除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應該具備良好的創編舞蹈能力、動作示范能力,能不斷深化知識結構。這也是教師教學的基本素養。特別是中小學教師,應當調控不同學科的知識內容,將舞蹈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并有效地將融合的知識點傳授給學生。謝維和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他認為教師應當將專業知識分成三類:教學實踐內容、課本內容以及技術方面。同理,舞蹈教師也應當具備以下能力:一是扎實的專業知識,二是國際視野,三是與時俱進。隨著國際深入合作與交流,舞蹈教學領域也將因現代與傳統、本土與外來等碰撞而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因此,舞蹈教師應加強自身文化修養,培養自身的國際視野和與時俱進的眼光,引導學生學習新觀點和新思潮,從中獲得先進文化的滋養。2.掌握綜合性基礎知識。舞蹈在發展過程中綜合了多種學科的知識,又因其是人體姿態的藝術,所以很自然地將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舞美、舞臺表演等聯系在一起。因此,舞蹈課并不是單一的課程,而是一門具有綜合性的課程。要想充分認識一個事物,就必須主動研究它、把握它,并將其與其他內容充分聯系起來。舞蹈教師只有保證自己具備豐富且扎實的文化知識,才能將理論知識講解得生動形象,充分激發學生對舞蹈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研究該方面的內容。3.學習現代心理學。想要提高教學質量,舞蹈教師還須學習現代心理學知識,掌握教學規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設計教學內容。這樣能避免教師出現走彎路的情況,而舞蹈教師也能保證教學內容更科學化與合理化,保證工作的盲目性不斷減少,提高舞蹈教學質量。4.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因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同,所以教師的教學次序、教學分量、教學方法也要因材施教。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操之過急,一定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制訂相應的練習步驟,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比如,教師在因材施教時必須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充分了解音樂節奏,二是練習動作,三是學會情緒表達。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初中生有的剛開始接觸舞蹈,所以他們的接受能力較弱。因此,當學生出現動作過于僵硬的情況時,教師應當使用輕柔的語言,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啟發學生。教師要避免用嚴厲的言辭批評學生,否則不僅會打擊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而且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或者抵觸情緒。所以,教師要學會用激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啟發學生、鼓勵學生,讓學生逐漸對舞蹈產生興趣。此外,教師也要幫助學生逐漸掌握綜合知識與專業知識,深化自身的知識結構。比如,在維吾爾族舞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先為學生介紹新疆地區的基本知識,如風土人情,幫助學生了解新疆舞蹈的要領,如新疆的雪蓮花,因為這是新疆舞蹈中的一個基本手型,所以對學生更好地理解維吾爾族舞蹈的內容大有裨益。(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想要成為一名優秀且成功的舞蹈教師,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具備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一定的教學探究能力。這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需要。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探究能力,才能充分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將理論付諸實踐,才能保證教師在教學中形成良好的素質。許多教師認為,只要課堂上的狀態良好,理論研究、科研內容都有專門的人員負責,教師就不需要研究課堂教學。這種觀點是不對的。行動研究法受到教育研究者的熱議與密切關注,是因為行動研究法可以幫助教師將實踐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升華為研究主題,可以對其進行系統化研究,并將最終成果反饋給教學實踐。通過實踐,教師可以發現問題,通過研究,教師可以讓問題成為有意義、有價值的共性成果,以指導教學。所以,教師需要保證自身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良好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推動舞蹈教學高效開展。舞蹈是一門美的藝術,教師要想成為一名專業且優秀的舞蹈教師,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內在修養和實踐能力。教師只有內外兼修,才能幫助學生獲得真正美的體驗。所以,舞蹈教師不僅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還要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真正熱愛舞蹈教育事業,對工作積極負責、精益求精,真正做到關愛學生、熱愛學生。學無止境,教亦無止境。舞蹈教師只有成為一名發展型、探究型、學習型、合作型的教師,才能更好地滿足新課改提出的要求,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舞蹈人才。
參考文獻:
[1]孫雨欣.中小學舞蹈教師綜合能力初探[D].北京:北京舞蹈學院,2019:19.
[2]伍谷.舞蹈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及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8:20.
[3]蔣菲菲.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模式改革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171,178.
[4]汪小風.我國學前兒童舞蹈教學的現狀及對策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57.
[5]龐志娟.幼兒教師舞蹈專業化發展現狀及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5(13):227-228.
作者:李文婷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 上一篇:大數據下的財務共享建設
- 下一篇:職業教育與學生創業教育融合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