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對策

時間:2022-09-23 08:50:15

導語: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對策

摘要:新社會提倡學校要開展勞動教育,通過勞動教育讓學生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并在勞動中形成平等、團結、友愛的新型關系。因此,勞動教育成為新時期高等教育系統必須要開展的教育內容之一,在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下,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勞動素質,進而幫助學生全面發展。本文以南通地區為例,分析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現狀,并對其展開針對性地策略研究。

關鍵詞:南通地區;高職院校;勞動教育

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基礎就是勞動,勞動教育是學生適應社會的前提,也是適應現代化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核心要點。高職院校是以職業教育為基礎的教育系統,在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個人道德素質,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因此,必須要結合高職院校的辦學特點、辦學優勢,真正將勞動教育落實到實處。通過有效促進學生素質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讓學生為參加現代化建設而做好準備。南通地區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在新時期南通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南通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也需要跟上時展步伐,深入發展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

1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概述

1.1勞動教育的含義

勞動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產物,是人類社會在出現以后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類通過勞動才創造了歷史,成了社會的主人。因此,想要推動人類社會持續的進步,就必須讓每個人保持著高度的勞動熱情,勞動教育成為新時期社會發展,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勞動教育實際上隸屬于德育教育的內容之一,在最初勞動教育的根本意圖是促進學生發展,讓學生掌握有關勞動的思想觀點和道德規范,在迎合社會主義新風尚的同時自覺、誠實地踐行勞動,根據自己的實際特點講時間、講效率、講技術的完成勞動任務。

1.2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的背景

在新時期,我國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也就造成我國社會更加需要智慧型、創造性的勞動人才。高職院校是培養一線勞動者的主要基地,因此,開展勞動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各行各業發生產業結構轉型、經濟結構轉型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必須要迎合國家和社會的相關需求,改變課程結構,通過增加勞動教育課程,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塑造學生的勞動態度,培育學生的勞動習慣,養成學生的勞動觀點。結合社會的實際需要,將勞動教育與德育教育、體育教育、智力教育和其他教育等進行充分的結合,既培養一線技能型人才,也培養創造性的綜合型人才。

1.3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開展意義

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有利于從思想方面塑造學生的勞動理念,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結合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念,改變自己對勞動的態度。有利于教導學生勤奮學習,結合社會主義生產勞動的現狀,提高技能,做好建設社會的準備。有利于幫助學生鍛煉勞動技能,成為社會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總體增強學生的勞動能力,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另外,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更有利于促進院校本身的發展,根據勞動教育,學生可以激發自己的勞動活力,積極地參與到高職院校的建設進程中去,為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相關建議。同時,高職院校在開展勞動教育時,可以有效結合思想道德教育、智力教育,通過融合多種教育總體培養學生的勞動價值觀和勞動認同感,方便學生積極為自己的職業,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勞動。

2南通地區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現狀及其原因

目前,南通地區的各所高職院校已經開始重視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已經在積極的建設勞動教育體系。但從目前的發展情況而言,各類高職院校在勞動教育實踐方面仍然有所缺失。其主要表現為:課程體系并不明確,勞動課程被融合到其他德育課程和專業課程之中;課程主體被淡化,勞動教育的思想觀念存在片面化,不少教師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將勞動教育等同于技能教育,或者將勞動教育等同于衛生教育,無法清晰地確立勞動教育的目標以及教育計劃,勞動教育平臺呈現扁平化現象。目前南通地區有不少高職院校利用實踐教育的方式開展勞動教育,但由于勞動實踐的方式過于單一,實踐內容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造成勞動教育平臺呈現扁平化現象。而且南通市的不少高職院校并不具備相應的勞動場地和勞動教育設備,對勞動過程的管理存在忽視情況。一部分高職院校內的教師隊伍并沒有與課程進行匹配,導致在勞動實踐過程中學生無法實現個人價值,也無法將個人與社會價值進行有效統一。總體而言,目前南通市的高職院校勞動綜合教育體系并不完善,所塑造的勞動教育目標、勞動教育內涵并不明確,無法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情感,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勞動精神,鍛煉勞動技能。究其根本,勞動教育開展現狀的影響因素主要存在于學生、社會風氣以及學校環境三方面。

2.1獨生子女相對較多

目前,南通市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受到家長的溺愛,從小嬌生慣養,在初中和高中時代這部分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讀書,家長在日常中較多為學生灌輸一些以讀書為榮的理念,導致這部分學生的勞動技能存在部分缺失。有部分學生的家長一力承擔所有的家務勞動,沒有給學生實踐鍛煉的機會,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學生存在片面觀念,認為體力勞動并不屬于自己的任務。還有部分家長長期為學生灌輸一些體力勞動非常辛苦的概念,導致一部分學生出現畏難心理,在進行勞動實踐的過程中,出現不愿意、害怕辛苦的心理。

2.2社會的不良風氣影響

目前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一些西方的腐朽思想通過互聯網或者是對外交流的途徑流入大學校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互聯網讀取信息的過程中,會受到互聯網的影響,逐漸滋長懶惰的習慣。由于中西方思想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學生在長期的西方腐朽思想包裹下,會出現鄙視體力勞動,將體力勞動當作個人負擔的情況。有部分學生的辨別能力不高,因此會全盤接受西方落后腐朽的思想,形成自私主義和享樂主義,在日常生活并不熱愛勞動,也不愿意展開勞動實踐。

2.3高職院校的教育氛圍不濃厚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實踐內容主要以寢室衛生、班級衛生為主,并沒有結合相應的理論性知識給學生進行系統的講解,導致一部分學生將勞動教育與寢室衛生班級衛生劃等號,違背勞動教育的初衷。而且隨著高職院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南通市不少高職院校雇傭一些衛生打掃人員,主要用來清潔教室和公共場所,導致學生的勞動欲望不高,雖然南通市的高職院校校園條件得到改善,但學生的勞動鍛煉機會大大減少,不利于學生鍛煉勞動技能,提高勞動能力。

3南通市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的對策

3.1完善課程體系

目前,南通市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因此需要進行針對性地改變,首先要改變的就是勞動教育體系。高職院校需要根據切身情況,調動校內的相關資源,并與校外相關企業展開合作,完善勞動教育課程和勞動教育規章制度。將勞動教育納入高職院校的課程教育計劃和人才培養計劃之中,通過課程性的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欲望,提高學生的勞動理論性知識。高職院校需要根據南通市的地域條件、南通市的衛生條件和勞動教育條件等,組織和編寫南通市勞動教育教材,并將勞動教育教材與高職院校自身的情況進行有效結合,與南通市的經濟發展情況進行有機融合,不斷注入南通市新的發展內容。在開發好課程教材之后,建立相應的公共教育課程,結合每一個專業的教育特點,選擇適當的專業指導教師,讓教師結合專業特長開展公共勞動教育課程,幫助學生提高勞動素質。高職院校需要切實根據自身的情況,編寫相關勞動教育的方案和規章制度,讓學生在遵守制度的前提下開展勞動實踐、創新勞動形式、學習勞動技能。

3.2建設勞動教育基礎力量

南通市高職院校在展開勞動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勞動教育的現狀,建設勞動教育基礎力量。首先,建立勞動教育的相關措施和勞動教育場地;其次,需要下撥一些勞動教育經費;最后,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建設勞動教育指導教師團隊。在建立勞動教育相關設備和相關場地時,南通市的相關高職院校可以進行有效合作,共同打造基于勞動教育的實踐基地。每一所高職院校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投入一定的資金,用于購買相關勞動教育設備,為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提供物質保障。同時,高職院校之間的交流還有利于幫助學生之間展開勞動交流,建立良好的勞動關系,在彼此交流和彼此促進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勞動素質和勞動技能。高職院校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下撥勞動教育經費,劃歸專門的勞動教育經費來保障勞動教育實踐的開展,同時需要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不同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專業所長,建立一支具有專業特色的指導教師團隊,利用指導教師團隊來引導學生參與勞動,參與專業性的實踐性勞動活動。在專業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讓學生樹立勞動新風尚。

3.3將勞動文化滲透于校園文化之中

南通市的高職院校可以結合南通市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習俗,創設具有特色性的勞動文化,并結合南通市的勞動歷史、社會勞動過程等構建校園勞動文化,結合校園文勞動文化創設新的勞動教育形態。高職院校可以結合南通市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方針政策,結合南通市的各種新思潮和新技術,因地制宜地開展勞動教育,不拘泥于校園的打掃或者是技能性訓練,還可以拓展一些腦力勞動、服務性勞動,通過創新勞動的載體、創新勞動的心態,打造良好的勞動教育文化。以校園文化為主陣地,還可以結合一些實踐勞動社團、主題教育文化活動等,開展特色性的勞動教育。以征文、演講、比賽、實踐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勞動欲望,讓學生愛上勞動,尊重勞動成果,熱愛校園公共財物。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勞動興趣,挖掘南通市的地域性勞動主題活動,聯合其他高職院校共同開展勞動實踐活動,通過服務地方、服務社區,讓學生感受勞動的價值所在。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人類社會離不開生產勞動,作為未來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學生必須要樹立科學的勞動意識,崇高的勞動精神。高職院校需要根據新形勢下南通市的發展和變化,將勞動教育融入高職院校人才教育體系之中,培養高素質的勞動人才。

參考文獻

[1]繆昌武.“個性全面和諧發展”視閾下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問題芻議[J].江蘇高教,2020,(04):60-63,90.

[2]孔令利.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的思考[J].傳播力研究,2020,106(22):129-130.

[3]李民,朱彬彬.實踐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模式及實施路徑[J].現代商貿工業,2019,(34).

作者:馬善云 單位:江蘇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