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探索
時間:2022-01-25 03:59:47
導語:農村留守兒童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深入改革,人們對教育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而農村的教育也引起廣大人民的重視。本文就新課程背景下農村留守兒童在小學高年級中語文的學習情況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農村留守兒童;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探索
1農村留守兒童在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習中的現狀
1.1對語文學習的目的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據調查,很多的留守兒童在語文的學習方面并不上心,他們把語文的學習只當做是一種任務,沒有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在課堂上的認真表現其實只是為了應付教師,很所任并沒有真正的把心思放在語文課本的學習上。再加上父母不在身邊,學生的語文學習方面缺乏強有力的監督,對于自制力不強的小學生來說注意力很容易被別的事物影響,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語文學習中。
1.2對語文學習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和持久性:在對留守兒童的調查中,發現很多的留守兒童都存在害怕學習語文的心理,他們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敢像教師請教,在課堂中教師提問的時候,即使有些學生知道答案也不愿意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在課堂當中重視扮演著默默接收知識的角色,即使有的學生自身的語文基礎不差,可是對于在課堂主動向教師請教問題還是很膽怯。同時因為很多的留守兒童大多都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而他們對于孫輩比較寵溺,在學生的課后學習方面沒有進行有效的管理,也讓很多的留守兒童養成了自由散漫的習慣,對于課后教師布置的語文作業經常是應付式的了事。
2新課程背景下農村留守兒童的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策略
2.1以情施教,打造幸福課堂:在新課程的要求下,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人文關懷教學,而在留守兒童的教學方面更要如此。留守兒童的父母大都在不在身邊,他們的心靈較為敏感脆弱,同時面臨著六年級小考的這個難關也使得學生有著一定的心理負擔,為了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語文教學效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立足于情感關懷進行語文教學,打造一個充滿溫馨幸福的課堂,讓學生快樂的進行語文學習。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中《小鳥與守林老人》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傳達父母就像老人守護小鳥、守護森林一樣在守護著他們,讓學生明白遠在他鄉的父母對孩子的牽掛和愛,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多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們和教師之間其實也可以像文中的守林老人和小鳥一樣成為朋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的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上都及時的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消除學生的“教師只喜歡成績好的學生”心理,積極營造一種歡樂溫馨的課堂環境,讓學生明白在語文的課堂里是沒有優等生與學困生的區別,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區別,教師對待每一位學生都是一視同仁的,每一位學生都是教師最關愛的人,讓學生不再存在自卑心理,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投入到語文課堂的學習當中。
2.2開展小組合作,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在新課改實施以后,各種新的教學模式便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出來,而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就是非常受歡迎的教學模式之一。在留守兒童的語文教學課堂之中,很多學生的性格都是比較沉悶的,不敢向教師請教問題,在課堂上也鮮少和其他學生交流,為了有效的提升語文教學成果,使得學生們能夠敞開心扉,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比如在學習《那橋,那河,那船》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文中的優美句子進行賞析,因為學生之間的話語總是可以有很多的,將學生安排在一起進行探討,可以使那些在課堂上害怕發言的學生在組內進行發言,詳細的表達出自己的課文的理解,這樣小組內的學生就會給予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對于那些不理解課文的學生來說,在聽了小組同學的發言后,可以有效的促進自己的理解,從而讓學生之間形成共同的成長進步。還有就是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身份總是存在一定的權威性,讓很多學生都不知道在課堂上該如何和教師相處,但是和同學在一起的時候,學生的心情是愉快放松的,因此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幫學生敞開心扉,讓學生自覺投入到語文的學習當中。
2.3巧借農村資源,設計有鄉土特色的語文活動:在農村留守兒童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情景教學,滿足學生的學習心理,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生活在農村的學生在很多方面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他們對于自然的了解、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創新能力等是城市學生無可比擬的。教師可以在高年級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利用學生的這些優勢,讓語文活動的開展更加豐富有趣,有效的激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的《春》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描述一下農村的春天是怎樣的,在春天的時候學生們都有哪些好玩的時,成人們會在春天干哪些農活,因為這些都是學生身邊的事,所以學生在交流討論的時候就會特別的積極,既能打開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讓學生通過探討加深對文章的認識,有效理解課本知識內容。總之,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方面的投入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積極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使得留守學生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能獲得健康的發展,將學生培養成一個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人才。
作者:張芳 單位: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白鶴鎮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李秀玉.語文情感教育對留守兒童情感缺失彌補的實踐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4.
[2]吳爽.積極心理學視角下農村留守兒童積極人格構建的路徑探究[J].企業技術開發.2013(Z3).
[3]王娟.小學語文教學的育人之“道”[D].華東師范大學.2011.
- 上一篇:留守兒童自主完成家庭作業探討
- 下一篇:體育在農村留守兒童生存能力教育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