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禮儀教育探討

時間:2022-07-16 10:59:49

導語:高職學生禮儀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學生禮儀教育探討

摘要:本文闡述了在“南孔圣地、衢州有禮”城市品牌建設的背景下基本禮儀教育對高職學生的意義和價值,分析了高職禮儀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以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從思政課程教育、校園活動融入、專業課程教學、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等方面探索對高職學生開展禮儀教育與普及的途徑。

關鍵詞:衢州;高職;禮儀;教育;路徑

子曰:不學禮,無以立。禮儀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為人處世的準則。基本的禮儀素養是當代高職學生的基本要求,然而不少學生文明禮儀缺失嚴重,在與人交往中不講禮、不識禮,不懂尊重他人,不懂禮讓,不講禮貌,在社交場合不知道怎樣打招呼,不知道如何接待來客,與同學、老師摩擦、沖突頻繁發生,人際交往受到嚴重影響。要想改變這一狀況,必須加強學生禮儀文化教育,使學生知禮、學禮、懂禮,做新時代有禮好青年。因此,積極探索高職學生禮儀教育新路徑是當前高職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務。衢州作為南孔圣地,儒風浩蕩,2018年將“南孔圣地、衢州有禮”作為城市品牌建設目標,在全市范圍內推行全民有禮。高職學生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禮儀教育是推動“衢州南孔文化重重落地”的強有力的保障。

一、禮儀教育對高職學生的重要意義

高職院校以培養高素質、應用性、復合型人才為主,對學生的教育有其特殊的職業性、服務性和實踐性。基本禮儀教育是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和職業的禮儀知識和規范,促使學生對禮儀產生情感,并轉化為意志和信念,從而內化為素質,外化為行為。[1]通過良好的禮儀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成優良的文明習慣,使學生學會與人友好相處,擁有規范的行為、優雅的舉止、禮貌的談吐、整潔的儀容,還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個人素養和工作潛力,成為國家社會需要的人才。高職學生禮儀教育不是簡單的禮儀知識的傳授,也不只是儀表儀態或職業體態的訓練教育,而是一種道德教育,是將禮儀“誠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的素質教育。同時,開展學生禮儀教育對傳承優秀禮儀文化和建設文明校園有著重要作用。

二、高職學生禮儀教育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目前,高職學生禮儀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多數學生缺乏基本的禮貌,不尊敬老師,不遵守公共秩序,亂扔垃圾,不使用文明用語,校園內各種不文明現象普遍存在。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高職學生文明禮儀意識薄弱。高職學生普遍整體素質偏低,大部分學生未曾系統接受過禮儀知識的培養,不能通過禮儀規范來要求自己的言談舉止。甚至有一些學生對不文明現象習以為常,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在大學里只要不掛科就行,完全忽略禮儀在求學求職以及個人整體素質提升中的影響。二是高職院校發展中容易忽視對學生禮儀方面的教育。一些高職院校只注重培養學生的個人知識技能,往往忽視對禮儀素養的基本要求。有些高職院校只針對護理、空乘、文秘、旅游等一些特殊專業開展禮儀課程的教育[2],其他專業并未設置禮儀教育課程。對學生的禮儀教育也僅僅停留在口頭講述,并未真正做到言傳身教,將禮儀教育落實到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禮儀課程重理論輕實踐,師資力量不足,教學形式比較單一也是造成高職學生禮儀素質缺乏的最主要原因。

三、“南孔圣地、衢州有禮”背景下高職學

生禮儀教育與普及的實施途徑禮植根于儒家文化,而衢州是南孔圣地所在,世稱“東南闕里”,儒風浩蕩,自南宋以來一直是江南儒學文化的重鎮。以南孔儒家文化為特色的傳統文化是衢州城市文化的靈魂和根脈,而“南孔圣地、衢州有禮”就是用儒家文化浸潤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將優秀禮儀文化內化為城市的骨血,讓每個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皆符合禮的規范。衢州職業技術學院是衢州當地唯一一所職業高等院校,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為目標,一直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踐行“衢州有禮”,提高學生禮儀素養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通過近幾年禮儀教育的改革創新,大部分學生擁有文明禮儀的意識、規范的行為、優雅的談吐,、整潔的儀容,在個人人際交往和求職升學方面有很大的提升。1.禮儀教育與課程建設相結合。將禮儀教育課程納入學校的教學計劃,根據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設置禮儀課程,培養禮儀教育師資力量,是開展學生禮儀教育與普及的重要途徑。構建了“必修課滲透,選修課強化”的教學體系[3],開設與“南孔圣地、衢州有禮”相關的禮儀教育課程,通過課程內容的安排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有目的地增強學生的文明意識,將禮儀滲透到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一般共性禮儀課程外,還針對不同專業,開設具有專業特色的禮儀課程。如針對護理專業學生開設《護士禮儀》,針對會計等商貿類專業開設《商務禮儀》,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培養學生的禮儀素同時,注重禮儀教師師資力量的培養,教師教學中的語言美、行為美、舉止美,是學生文明禮儀的表率和示范,對學生的禮儀意識、禮儀行為習慣的培養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衢州職業技術學院響應“衢州有禮”的號召,開設“有禮課堂”,在上課開始前師生相互行作揖禮,表達對彼此的尊重和祝福,下課后再相互道再見。2.禮儀教育與校園活動相結合校園活動是最活躍的也是最受大學生歡迎的一種教育模式,而學生社團是學生活動最有力的體現,也是開展禮儀教育的有效載體。通過成立禮儀社團,開展禮儀講座,舉辦禮儀知識競賽等相關活動,大力宣傳禮儀知識,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文明意識,重視禮儀修養,還可以引導學生遵守文明規范,從身邊小事做起,做“有禮新青年”。衢州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了禮儀社,不僅在校園重大活動中提供接待服務,以優雅的儀態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示著“有禮新青年”的朝氣和狀態,而且在校園內組織公益演出,拍攝禮儀宣傳片,勸導不文明行為,得到了眾多學生的任課和參與。3.禮儀教育與家庭、社會多方面配合,共同協作高職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能力較弱,單純靠學校的教育恐難提高學生的禮儀素養。因此,需要家長、社會的配合和監督。[2]學校應加強同家長的溝通聯系,動員家長規范學生的文明行為,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和禮儀素養。在“南孔圣地、衢州有禮”城市品牌的創建過程中,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學生主動承擔志愿服務,上街撿拾垃圾,勸阻吸煙、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規范文明用語。通過志愿服務,不僅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文明意識和禮儀素養,而且對社會監督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結語

禮儀是維護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重要橋梁,是一個人文化水平、文化修養以及個人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4]禮儀素質的培養和教育對高職大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既關乎個人的成才和發展,也關系到社會的持續發展。禮儀教育也是一個全方位、系統化的工程,需要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配合和努力。

參考文獻:

[1]楊國英.論高職高專院校禮儀教育的路徑[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7(4):44-47.

[2]龐建強.職校旅游專業禮儀教育探究[J].旅游縱覽,2017(10):194.

[3]王素芳.高職“基礎”課實踐教學之形象禮儀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以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2016(19):207-208.

[4]韓泉.高職院校大學生文明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7):51.

作者:周貞 胡穎菲 陳海清 單位:衢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