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思考
時間:2022-10-08 04:23:56
導語: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是關系到國人素質的大事,但目前我國許多農村地區中小學美術教育中都存在著形式化,且很多也都沒落到實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目標中提出了“要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經驗”。對于美術的學習,可以說興趣是學習過程中的關鍵。而提高學生興趣的關鍵就是要如何將課堂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結合起來。正確的認識和了解當前美術教育在各農村中小學的實施情況,通過對農村學校美術教育狀況的分析,探索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更好地開展農村學校的美術教學工作,讓農村學校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藝體素質,逐步促進農村美術教育的提高和發展。
關鍵詞:農村學校素質教育;新課標;美術興趣
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困境
1.教學理念陳舊,美術課程資源缺乏。在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大背景下,美術教師如何走進美術新課程,如何在觀念更新、知識更新和教學法實踐中貫徹實施新課程,就必須克服其開課率低,只是針對低年級開課,而且也并未按教學大綱規定開足課時量的現象。不能讓各種原因隨意停課和擠占美術課的情況隨意發生。改變由于學校的重視力度不夠,使其他學科教師對美術課的認識也有偏見,學生根本就得不到連續的系統的美術教育的現狀。
2.教學目標模糊,美術教師無教學積極性。師資的不規范和不專業性使學生們上美術課可以做其他課程的作業。一些鄉村學校的美術課感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于是美術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放羊式教學,自己輕松舒服、無所事事。浪費師資力量。長此以往美術教師的能力不是體現在教學方面,而是成為一個“在崗美工”,本應該放在教學研究上的時間用在毫無意義的校內繁雜瑣事上,使得美術課程變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美術教師自然也不被重視。那種混日子,把美術教師在學校的工作當成“萬能膠”的情況在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3.環境條件制約,學具短缺,影響教學。由于師資水平參差不齊,不可避免會影響美術教學的質量。更談不上學生受到好的美的熏陶和教育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被扼殺在萌芽狀態。有的非專業美術教師,對課綱和教材一知半解,死搬書本,照葫蘆畫瓢,把一堂生動有趣、極富創新性的美術教學課上得了無新意,呆板、無聊,部分學生因此失去了學習美術的興趣。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現實存在的問題迫切需要解決。
二、如何改變農村中學美術教育的這些現狀
1.要改變美術教育課在農村中小學校中是“聽用課”的尷尬地位,只有改變了農村中小學學校領導的政績考核方式,不再單純以升學率來肯定或者否定一個學校領導的成績,而應該多看看其所在學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農村中學學校領導對美術教育的看法,才能讓他們在美術教育中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而這一點,也是改變農村中學美術教育現狀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目標中提出了“要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經驗”。對于美術的學習,可以說興趣是學習過程中的關鍵。要引起學生的重視,首先就是要提高學生的興趣,而提高學生興趣的關鍵就是要如何將課堂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結合起來。美術與社會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美術學習決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的學習,這就需要每一個美術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了。同時我們還應該適當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使他們有精力來關注美術。讓他們了解美術不只是以后有志于向其發展的學生的事,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它來豐富我們的生活,來陶冶我們的情操,是我們共同的追求。
3.想讓學生真正了解美術,還要使我們的課程內容設置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呈現出持續長久的情感態度。組織不同的學生練習不同難度的繪畫部分,以適應不同素質的學生,因材施教。這樣的課學生才會有學習興趣,而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激發和維持學習興趣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實際訓練中,學生積極的觀察能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是在潛移默化地培養中鍛煉出來的。
4.美術教師在學校的“雞肋”地位使他們缺乏對美術教育的熱情,那么我們只要改變美術教師在學校的地位,讓他們體現自身的價值,不再讓美術課變成自習課,給他們充足的時間用于美術教學研究,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氛圍。這一現狀也不難改變。
5.而對于農村中學學生地域環境的局限這一問題,隨著我們國家的富強,國家對教育的重視,農村中小學的辦學條件和環境將會越來越好,而農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這種所謂的局限不但不是問題,反而是形成優勢的必備條件。農村風光、民俗風情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鄉村學校美術教育依賴這些豐富的藝術素材,讓學生在這樣的地域環境之中產生美的向住,熱情洋溢的進行繪畫體驗,激發強烈的美的情操。既開發學生智力,又加深學生對所生活環境的熱愛和關心。
三、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前景
美術,又是美的藝術。美術之美不僅為人們提供了典型化、理想化的“瞬間定格”,而且還直接作用于人的內心情感。美術教育是國家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教育的進展與否,從一定意義上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素質教學的成效。中小學的美術課堂是用來實施完成美術教育內容的,必須遵守與符合學校的教育教學常規,和新課標并行不悖。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給美術教育應有的地位和待遇。那種隨意的純技術教育與純欣賞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要求講解與練習、欣賞與創作結合,豐富的理論與動手實踐結合;還有就是大力提倡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多媒體課件結合遠程教育網絡直播的綜合運用等,給農村學校的美術教師提供交流平臺,展示、互動空間。在教材內容的組織教學中,通過寫生、教師范畫、藝術家圖片的演示和觀察,形成有相互聯系的內容,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的學習熱情。我們正處在一個轉折的時代和建設的時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美術教育的變革大大加快了,計算機和通訊的結合等新的科技趨勢已強烈的影響著美術教育的方式,我們必須開展一場深刻的而又快速的變革,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因此,進一步推行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美術教育勢在必行。
作者:黃燕云 單位:長江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唐炎朝.淺談農村小學美術教學的創新[J].美術教育研究,2013(10).
[2]隋成龍.農村中學美術教育現狀與未來[D].東北師范大學,2012(3).
[3]肖川.朱小林.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2).
[4]莫如海.在新課標背景下對中學美術素質教育的思考[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5(5).
- 上一篇:兒童美術教育對人文精神的背離及回歸
- 下一篇:師范美術教育中教師的語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