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情感教育論文
時間:2022-06-29 09:52:06
導語:初中美術情感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伴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進步,藝術教育也成為教育的一項重點,其中美術的教育是學生觸手可及的藝術。而初中的美術教學是學生接觸高等藝術的主要通道,為了使學生更好的學習美術教育,教師應該在課堂加入情感的教育,高效且全面的實施情感教育。都說沒有情感的藝術作品是空洞的,一幅好的畫作在人們眼里是生動的,就算沒有一滴水,魚也可以在畫上表現的活靈活現,那是因為畫作是活的。同樣的,教育也是一樣的,教育要更注重走入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的情感,了解學生的想法以及需要。因此,現代美術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滲透是美術教育的一大進步。本文對在初中美術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滲透進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1情感教育對初中美術的作用及意義
美術教育是初中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其影響力不亞于其他科目。現在美術已經成為考取大學的一大途徑,通過情感教育,從小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感,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藝術環境,對初中美術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情感教育相對與傳統的教育方式,感染力極強,能更好的帶動學生間的氛圍,為學生打造更好的成長環境,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教師要懂得尊重藝術的同時,尊重和愛護學生,對學生多多關注,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美術的魅力需要學生用時間去發掘,教師要悉心教導,帶領學生發現美術的美。藝術多源于生活,脫離了生活的藝術就像沒有了靈魂,在初中美術教育中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發現藝術與生活的聯系,抓其靈魂,才能更好的理解它的美。情感教育能使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使美術課堂變得更加有愛。
2初中美術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策略
2.1加強師生互動,注入教育情感。在傳統的美術教育中,教師多以帶領學生認識名人名畫為主,過多的用自己的語言為學生總結概括字畫里的含義,忽略了學生對作品的鑒賞。很多美術作品因為本身比較抽象,在學生看來不僅平淡無奇,反而毫無美感,有的學生雖然很喜歡畫畫,卻對課本上的藝術嗤之以鼻,因為他們不理解書上的作品美在哪里。而老師說得自己不能全然理解,因此對美術課堂上老師的講,不以為然,同時也失去對美術課堂的興趣。學生不理解通過美術考取大學的含義,把美術課堂當作其他課程的輔助學科,是為了讓學生緩解平時的壓力,因此愈發不注重美術課堂。在美術鑒賞課上,老師要多注重于學生的溝通,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若課上老師只顧自己講述,學生沒有發揮的余地,自然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沒有好的交流,教師就不可能明白,學生到底理解到那一步,不懂得學生的需求,就無法授予,因此成為一個惡性循環。情感教育重在師生間的溝通,良好的溝通不僅可以增強師生的情感,還能帶動課堂的學習態度,只有大家在相互探討中才能發現問題所在。在師生溝通中,除了老師簡單的提問還可以選擇把提問權利交給學生,讓他們暢所欲言,讓學習氛圍變得放松。在學習《點與線的魅力》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自己看看這一課,讓學生每人想一個對這節課的疑問,不記名寫在紙上交給老師,教師通過匯總學生的疑問,再進行提問,大家都不明白的教師再仔細講解。老師在講述基礎知識,學生等待解惑的時候,一定集中注意力,先了解了課堂的基礎,可能教師還沒有講到自己的問題,學生已經明白了。例如學生不明白:“點和點,線和線之間到底有沒有規律?”“明明是平面圖形為什么看出立體的感覺?”等等。在通過老師的講解后,學生可能自己就先明白了。然后學生有了自己的答案,等老師提問自己問題的時候還可以自己回答,并得老師的認可。這樣輕松地互動,不僅拉近師生關系,還提升了學生注意力,因而提升教學質量,同時將情感教育滲透到美術教育中。2.2生活中發現藝術,提升鑒賞高度。藝術作品的情感表達從來都離不開現實生活,不管是美麗的風景畫、人物畫、山水畫還是雕刻等等無不起源于生活,因此美術課堂不能太脫離生活的軌跡。在初中美術教育中,老師不僅要講述課堂的知識,還要引導學生發現藝術與課堂與生活的聯系,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現藝術的影子,發展藝術的美。怎么說呢,學生眼中,課本上的知識與藝術的美總感覺遙不可及,因此在生活中發現課本中的藝術時,一定認為是不可思議的,這樣反而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課本上的知識。例如在學習《發現與創造》這一單元,課本上的很多東西,看似常見,卻又不曾見過,他們創造的東西看上去是那么的神奇,簡單的報紙、撲克牌都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這樣的東西我們在生活中都有,但卻沒有見誰把他們變成過了一件藝術品。因此學生認為課本上的藝術脫離了實際,這一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動手創造藝術。教師先在私下自己動手做好一個通過生活用品改造的藝術品,然后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演示其他制作方法,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讓學生自己動手坐一坐。放課本上的藝術展示在學生面前時,學生自然能更深入的理解藝術的情感,讓學生擁有真確的生活態度。2.3通過“戶外寫生”,陶冶藝術情操。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走出課堂,讓學生在課堂外,在課本外,通過自己的觀察,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去發現藝術的美。戶外寫生,并不是真的要學生初中階段就去畫山畫水,而是通過野外活動,讓學生在大自然中能釋放心中的壓力,在更開闊的環境中,思想情感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美術課堂說嚴謹也很嚴謹,說隨意也很隨意,學生不用束縛在課堂中扒著窗戶張望外面的世界,不用只拘束于課本和課堂。通過戶外所見的美麗景色,所聽的魚蟲鳥叫,所聞的花草的清香,所觸的微風陣陣,通過自己的認知,去繪畫自己認為的藝術作品。當然戶外課程畢竟需要時間、精力,出行安全、時間都要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教師要在此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到了寫生地點,就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但有任何安全問題都要向老師匯報。都說高的地方可以看見不一樣的風景,有不一樣的心理感受。我們在去戶外上課的時候,可以把兩次的課程合為一節課,帶學生去危險性比較小,且有一定高度的地方。學生置身于宜人的環境中,不受一切事物的束縛,自然展現出真實的自我,在情感上也會真情流露。教師為學生提供這樣的機會,再與學生之間多多交流一定可以以朋友的身份指導學生,讓師生關系也更進一步,也能更好的傳輸情感的表達。教師不限定學生繪畫的參考是動物或者植物,其實一個簡單的參照物有時候也正能表達學生的內心,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與自己的想象相結合,進行簡單又不失認真的繪畫。這樣學生不僅在學習中釋放了壓力,還找到了樂趣,從而更進一步了解更多的知識。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學生既陶冶了情操,對美術的情感表達也得到了升華,情感教育也進一步滲透到美術課堂。現在美術課堂的情感的滲透是現在美術教育的關鍵,它可以提升學生的情感認知,使學生更好投入生活及學習中。初中的美術教育也正處于不斷發展的階段,提升空間大,可塑性強,美術課堂的進步也在一步步不斷發掘,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發揮情感因素在美術教學中的促進作用[J].張琳.美術教育研究.2013(16)
[2]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陳偉利.美術教育研究.2018(02)
[3]淺述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及意義[J].唐思敏.美術教育研究.2015(06)
作者:修瑾 單位:湛江市二中海東中學
- 上一篇:幼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研究
- 下一篇:美術理論在美術教育的地位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