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術教育的必要性
時間:2022-08-10 08:28:15
導語:高校美術教育的必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美術教育專業的不斷發展,加強專業人文素質教育刻不容緩。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美術教育專業技術與專業素養協調發展的必要性,簡述了我國美術專業生專業素養的現狀,在綜合類院校以及美術專業院校的機制下,從綜合類院校與專業院校共同建立課程、管理機制、教學評價系統等方面出發探討了美術教育專業與專業素養協調發展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美術專業教育;專業素養;發展
人文素養是指人類由能力、知識、感情、觀念等因素形成的不同的修養與人格[1]。在當前的社會壓力下,有良好的內在素養是高校學生成功的關鍵,對當代美術專業大學生來說,不但要具備專業技能知識,還應該注重自身人文素質的培養。人文素質教育就是學生通過學習不同學科、專業對其進行培養與熏陶,以此來達到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的目的。美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是美術家通過各種媒介對社會、自然以及自身情感的一種表達。隨著我國美術教育專業不斷發展,美術專業雖然作為一門人文課程,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除了具備藝術審美和藝術鑒賞能力之外,還要具備深厚的人文知識和人文修養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美術生。但是在當前就業形勢的壓力下,許多美術院校為了提高就業率,把美術教育的側重點放在了專業技能教育上,忽略了對美術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各高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對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養進行培養教育。
一、美術教育專業與專業素養協調發展的必要性
(一)創意經濟發展的需求。當下我國,美術創意經濟發展迅猛,加大了對美術專業人才的需求[2]。美術專業院校作為輸出、培養美術專業人的重要基地,對我國美術發展和藝術發展方向都有重要影響。但是目前我國美術專業院校形成了以專業教育為主的教育模式,忽視了對美術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這樣容易造成學生只有美術繪制能力,專業技能比較單一化,美術人文素養以及思辨能力比較欠缺,會限制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對美術本質的理解。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大部分美術院校依舊使用傳統的美術教育模式,因此在契合實際需求的情況下加大對美術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力度,提高其素質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在提高人民群眾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素養方面美術素質教育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是決定藝術產品的社會消費基礎。藝術產業與一般產業不同,其創意產品在消費者進行消費時需要進行引導。所以美術院校作為文化藝術品生產者的培養基地以及消費者對藝術品消費的向導,進行美術教育專業與專業素養協調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具有深遠的意義。(二)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我國對高等教育的要求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高校在進行專業能力培養的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使其可以進行全面可持續發展。如果僅僅把重點放在對學生專業技能培養上,這樣畢業的學生只會有刻板、單一的知識結構,不利于學生今后在社會中的學習與發展,達不到在社會中需要思緒活躍的相關要求[3]。同時美術專業教育在對其他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中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通過對美術專業學生價值觀的引導,使得學生全面合理發展,使其適應社會逐漸走向成熟,排除對學生不利的心理以及不成熟部分。(三)對傳統高校美術教育專業的突破。各個高校要從實際出發根據自身的特點加強美術教育專業技術與專業素養的協調發展,突破傳統的以專業知識教育為主的教育模式[4]。對教學內容的選取、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創新研究,不斷推動美術教育的創新與改革。在進行美術專業人才培養時要注意美術素養教育,積極發揚美術專業的優勢,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這樣進一步加強對美術專業教育的推進以及對自身發展的發展與改革創新。美術教育專業與專業素養協調發展是美術教育的基本規律。從美術教育的教育功能上看,美術專業教育和美術專業素養是組成美術教育的關鍵,也就是美術教育本身的教育重點就是專業教育,表現在藝術作品的風格、色彩、韻律等方面,是技能手法的一種傳授過程;美術專業素養教育就是通過美術本身的教育活動為媒介,使得學生在情感、知識、不同的能力方面進行全面提高。由這兩種作用的共同交織,滿足社會對人才的精神文化需求,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的目的。
二、我國高校美術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的現狀
對人文素養的忽視。隨著我國高校的逐步發展,畢業生逐漸增多,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有很大部分院校以提高就業率為目的,以專業技能為教育重點,而忽視對專業素養的培養,致使學生不能進行全面合理發展[5]。對思想認知的誤區。雖然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但是依然有很多高校對素質教育的認知還不夠,有一定的誤解存在。素質教育由科學、人文兩個方面的素質教育組成,但大多數高校更加傾向于對科學的素質教育,忽視對人文素養的培養,沒有實現素質教育的真正目標。其中科學素質教育主要是指專業知識教育,能夠使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的教育,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人文素養教育是學生對于知識認知吸收的一個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人格的過程。在短期內不能看到相應效果。就是因為如此,許多老師在知識傳授時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上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在人文素養方面知識的缺失。相關老師人文知識的缺乏。在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時,老師自身人文素質是影響學生發展的關鍵,老師對一件事的認知、態度以及處事方法都會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6]。尤其是現在年輕教師的加入,雖然為教師團隊注入了不少活力,但是年輕教師只注重自身專業知識的培養提升,而忽視了自身人文素養的建立。高校課程開設的不合理性。近年來受到教育改革的影響,許多高校新開設了傳統文化、藝術鑒賞等人文課程。但是此類課程只是作為選修課供學生選擇,課程開設相對較少。選修課主要是以選修為主,選擇人數較多,存在一些學生選不到的問題,因此雖然開設了此類課程,但對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效果幫助并不大。此外,專業素養培養最重要是實踐,高校所開設的選修課程都是以理論基礎為主,不能很好對學生進行實踐培養,在一定程度上這就成了表面工程,不能對學生專業素養進行深入培養,達不到其應有的作用和效果。
三、高校提高美術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的對策
(一)互動機制的創立設置。1.美術素質教育研究會的建立。各地高校以當地實際情況出發與美術協會等機構共同建立素質教育研究會,充分利用美術協會等機構的優勢開展素質教育普及活動[7]。一方面根據高校實際情況有計劃有組織地請協會美術家給學生進行演講、講座等活動。充分發揮美術協會等機構的作用,提升高校師生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高校應培養美術專業人才加入各協會、機構中,參與美術協會舉辦的相關活動,實現雙贏,共同發展。2.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互動。在有美術專業的高校進行教師人員的整合、互動,建立專業教育與素養教育機制,建立合理的、高水平的師資小組。在進行美術專業教育的同時,有計劃地安排專業教師進行教授指導,積極參與美術專業素養的普及中來,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專業素養教育。美術專業老師與學生是開展專業素養教育的關鍵以及受益者。其質量、專業素養的高低程度將直接對教育成果和質量產生影響。3.管理機制的建立。我國優秀的美術專業院校(如中國美術學院等)在專業定位、課程創新與開發、師資力量方面都有值得很多院校學習。因此,各高校與專業、優秀的院校共同建立管理機制是很有必要的,院校之間的交流互訪、教師互派任教、設施共享等方面進行互助合作,才可以提升各高校的美術專業的專業性。美術專業只有加強研究和建設的力度,才能促進我國美術專業的發展與進步,在美術教育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二)優化美術課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更高,美術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還對學生專業素養要求很高,高校作為人才的培養基地,應當隨著社會形勢的改變,將原有的課程進行調整,注重專業素養的培養,對現有的美術課程和素質課程進行優化,培養出優秀的高素質人才。(三)教學評價系統的建立。美術教育本就是在實踐中進行的活動,美術教育的檢測沒有準確的評價標準,其教育教學評價是由評價者的經驗、教學過程等因素決定的。教學目標決定教育價值,所以評價應該適應教育目標。美術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該學生的教育目標,且教育內容應該是具有啟發性、多元性。按照不同的要求建立評價系統。(四)建立實驗基地。各高校要根據美術教育專業的實際需求,進行教育設備的采購,其中包括教學資源、寫生基地、培訓基地等,建立互動實驗基地[8]。首先,高校要將現有的教學資源向全校師生開放,共同使用,如畫室、美術展覽室、多媒體室等,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以及專業素養。也能讓非美術專業的學生了解美術作畫環境,親身體驗美術專業的魅力等。其次依據本校的發展規劃,適時投入資金,對學校美術專業設備進行更換或者優化,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將高校的價值充分發揮[9]。最后根據實際情況帶領學生參觀美術館、博物館等,多與其他高校進行學習交流活動。提高專業素養,達到較好程度素養教育效果。(五)營造濃厚的班級文化氛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各班級應該在教師的帶領下積極開展人文建設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豐富學生課余時間,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四、結語
總而言之,美術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在進行美術專業教育時,要使教育專業技術與專業素養相結合,協調發展[10]。這需要通過高校、教師、學生共同努力,是一個艱巨的漫長的任務,推動高校美術專業素養的培養,以適應我國新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鮑艷.試析高校美術教育對大學生藝術素質培養的作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5,(15):164.
[2]姜陽楊.試析高校美術教育對大學生藝術素質培養的作用[J].科技、經濟、市場,2015,(02):215.
[3]王文麗.加強高校美術專業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3):89-90.
[4]陳麗能.高等院校美術專業教育與美術素質教育互動策略研究[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10,(03):82-86.
[5]陳迪.淺析當代高校美術教育的素質問題[J].北方文學旬刊,2013,(04):236.
[6]鄧湘瓊.論高校美術教育與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6):98-100.
[7]楊竟成.藝術素養教育是高校美術專業學生不容忽視的課程[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4,(09):221-222.
[8]支林.高校美術專業教育中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J].設計藝術研究,2013,(04):110-112.
[9]杜茜.如何提升美術專業大學生的人文素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4,(10):87.
[10]郝好燕.高校美術類專業學生提升人文素養的策略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4,(15):145-146.
作者:王志飛 單位:黃淮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 上一篇:成人教育課程設置探討
- 下一篇:高中美術教育文化自信實踐與思考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