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職學校青年教師人體生理學教學

時間:2022-01-27 09:14:50

導語:淺談高職學校青年教師人體生理學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高職學校青年教師人體生理學教學

摘要:人體生理學是醫學各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它在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起到“橋梁”的作用。作者通過教學實踐,進行了教學反思,歸納出一些教學心得,以激發學生學習人體生理學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人體生理學;教學;興趣

人體生理學是研究機體正常生命活動現象和規律的一門學科,是一門重要的基礎醫學課程。人體生理學的研究范圍很廣,理論知識較深奧、抽象,很多學生普遍反映生理學難懂、難記、難學,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興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因此,在人體生理學的教學中,怎樣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顯得尤為重要。長期以來,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探討并采用了各種教學方法,比如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法,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等。為此,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幾點體會。

一、聯系生活實際

在講解人體生理學中抽象的理論知識時,使之與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聯系起來,貼近生活,使學生易懂。同時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具體,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講解完神經調節后提問:為什么當手指在火苗上停留片刻,感覺到灼燒時,就會縮回?在講到能量代謝中能量的來源時,可以聯系到為什么有些人早上不吃早餐會出現暈倒的現象,補充葡萄糖類食物后又蘇醒了?在講解完生長激素后提問:侏儒癥的病因是什么?等等。在人體生理學教學中,把生理學知識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并且讓學生學以致用,增強了學習的興趣。

二、運用比較式方法

在人體生理學的學習中,有很多概念、生理活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這時就可以把它們放在一起用圖表的形式進行比較,以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如靜息電位、動作電位就可以畫出圖表,把它們放在一起就其概念、特點、產生機制等方面進行比較。在講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時,以表格的形式進行比較兩者在產生部位、音調、持續時間方面的特點等等。運用比較的方法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強化記憶,并且利于區分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識,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三、靈活應用多媒體教學

目前,多媒體教學已廣泛應用于教學中,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更能使人體生理學中抽象、靜態、枯燥的理論變得直觀具體和生動形象。并在很大程度上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采取單純的口頭講授方法,學生會覺得深奧難懂,一頭霧水。但是通過多媒體課件上的動畫展示,可使理論變得簡單易懂,明了。如在講解神經-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時,展現一幅動畫:運動神經纖維產生神經沖動下傳到軸突時使其去極化,使接頭前膜的Ca2+通道開放,此時細胞外液中的Ca2+順濃度差擴散到軸突末梢內,立即觸發大量囊泡向著接頭前膜的方向運動,直至與接頭前膜融合破裂,此時囊泡中的乙酰膽堿會釋放進入接頭間隙并擴散,最終與接頭后膜上的膽堿能受體結合,使接頭后膜上的鈉通道和鉀通道開放,出現鈉離子內流和鉀離子外流,引起終板膜發生去極化,產生終板電位,終板電位疊加以后產生動作電位,引起肌細胞興奮。邊講解理論邊演示動畫,但講解與多媒體教學展示動畫的時間要分配合理。通過動畫的慢放、定格、特寫結合一定的講解,讓學生對抽象的學習內容有直觀的感受,為理論知識的理解打下基礎。多媒體教學使抽象復雜的生命運動變得直觀生動有趣,學生易于接受。

四、加強與其他基礎醫學學科的結合

人體生理學與其他基礎醫學學科關聯密切,其中人體解剖學、病理學、生物學和人體生理學的聯系尤為緊密。因此,在學習人體生理學時都會涉及到這些相關學科的內容,從而要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復習相關的知識,便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大學與以往的學習不同之處是大學生必須學會自學。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與此同時,教師在講解新課的時候,聯系其他基礎醫學學科的知識,如在講解心臟的泵血功能時,先和學生一起復習心臟的結構,使學生明確心臟中的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等結構。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種熟悉感,利于學生理解新的知識。

五、重視實驗教學

人體生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學科,它的理論知識大多來自實驗研究。因此,在人體生理學教學中,實驗教學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必須引起重視。通過實驗教學,可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為此我們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1.做好實驗前的準備:掌握好實驗相關理論知識,明確實驗目的,課前進行預實驗。

2.實驗過程中講解與示范相結合:讓學生明確解實驗目的后,再講解實驗原理并演示與操作實驗儀器,然后講解實驗步驟,并做示范,實驗講解和示范時間應與學生操作的時間在比例分配上恰到好處。

3.實驗結束后進行小結:幫助學生分析實驗結果,加深其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提出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不足,以提高以后實驗的效果。

4.實驗課后反思:教師認真回顧整個實驗教學過程的每一步,并和學生進行交流,歸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逐步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總之,對教師來說,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積累和學習教學經驗,不斷反思,這樣才能提高人體生理學教學質量,從而培養出優秀的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玉勤,吳曉嵐,崔培紅,何曉明,張力捷,李開明.PBL教學法在醫學高職院校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9,(07):83~84.

[2]潘桂蘭,陳曉東,龐東衛,時靜華.因材施教提高成人生理學教學效果[J].包頭醫學院學報,2009,(03):64~66.

[3]任燕.案例教學法配合多媒體技術在生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4492~4494.

作者:魏海軍 胡亞 單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生理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