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活動在人才培養的實踐

時間:2022-07-14 11:09:11

導語:競賽活動在人才培養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競賽活動在人才培養的實踐

摘要:將競賽活動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載體和手段。根據學情現狀,結合人才培養過程,分年級、分層次,系統地開展學科競賽活動,能夠構建全方位、全過程的育人環境,從而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競賽活動;人才培養;實踐

學科競賽是指在學校的組織和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的學習方面的競賽活動,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在競賽活動中,學生們發揮自己的特長,開發自身的潛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使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以學科競賽活動為載體,從宏觀上看,能夠有效補充理論教學,使學生更加深入理解理論知識,對于促進學風建設和配合教學影響深遠;從微觀上看,學科競賽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了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是萬眾創新環境下人才培養的新途徑。

1近五年招生情況和學生日常表現

自2011年至2016年,我校專科招生一直在4000人左右,招生最少的一年是2013年的3781人,招生最多的一年是2016年的4046人;在河北省的招生人數逐年減少,從2011年的2801人到2016年的2136人,外省生源接近半數;單獨招生人數從2011年的630人大體上逐年增多,2015年單招人數最多,達到1799人,占招生人數的45%。目前,全校共有在校生13039人,單招生4563人(占35%)。學校現有69個專科專業,4個本科專業(共計852人,占全校學生數的6.5%)。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學生主流態度積極,具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有很強的民族尊嚴和自豪感。大多數學生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能夠努力學習、積累知識、完善自我、傳遞正能量。但也存在“功利化”和“拜金主義”的思想,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更強調個人利益。個別出現了學不進去、不愿意學習的現象,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奮斗的目標。參加以娛樂形式為主的課外活動比較積極,學習類的活動參與熱情較低。

2競賽體系的指導思想與原則

針對以上情況,本著“貼近企業需求、緊密結合教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指導思想,學校采取學生喜愛的形式,開展學科競賽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為充分發揮學科競賽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積極作用,堅持競賽與教學相結合的原則,使教學內容、職業標準、技能競賽相互協調,達到以賽促教的目的;堅持學校教育與企業生產合作原則,按照企業崗位要求和職業標準設計競賽項目、研制競賽內容,使競賽項目與教學資源的建設一致,達到以賽促練的目的;堅持競賽公平公正的原則,合理設計競賽規則、程序、標準,過程嚴格執行制定的辦法與原則,保證比賽公平,達到以賽促學的目的。

3競賽體系的構建與項目設置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結合學科優勢和競賽特點,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育人功能,通過開展各種競賽活動來促進學生的日常學習,在競賽活動的體系構建上,應結合相關課程體系、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將學科競賽活動與教學內容相融合,合理組建競賽團隊,分年級構建適應學科競賽和學生能力培養的競賽活動,形成分年級、分層次的學科競賽體系。依托基礎類學科競賽、職業技能競賽、創新創業類競賽三種形式,有序、科學、系統地開展各項學科競賽活動。

3.1基礎類學科競賽

根據人才培養體系,一年級學生以基礎學科學習為主,因此輔助英語、數學等基礎課程,與相應教研室聯系,根據學習進度,設計競賽題目,開展基礎學科競賽。包括英語競賽、數學競賽、計算機競賽和各專業的知識競賽等。為了能夠達到學生全員參與的效果,學習競賽活動以宿舍為單位,每周進行。開展的形式可以是宿舍對抗賽、班級對抗賽和系部對抗賽。此類競賽與日常教學相結合,通過任課教師根據學科特色、學生基礎、課程進度、難易程度進行設計,確定內容,組織開展。

3.2職業技能競賽

二年級學生主要學習專業課、專業基礎課,以專業技能鍛煉為主,各系、各專業按照自身的專業特點開展相應的職業技能競賽。為進一步加深同學們對專業的了解,以展現學生們的職業道德、應用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為以后的就業奠定基礎。活動通過各系進行組織,以班級為單位,自由組隊,根據不同專業設置比賽項目,包括化學總控工大賽、電子設計大賽、中國石油工程大賽等。系級選拔賽后,推薦優秀團隊參加相對應專業領域的國家級和省級的職業技能大賽。

3.3創新創業競賽

三年級學生以創新創業教育為主,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創業實踐的培養,開展創新創業大賽。在此類比賽中,同學們自由組隊,把自己的創業想法做成創業計劃書,進行創業實施;學生還可以針對自己的興趣,進行發明創造、創新制作。系部選拔賽后,參加學校組織的課外作品和創新設計大賽,成績突出者,推薦參加國家、省市的比賽,如“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大賽。通過此類競賽,使學生對自主創業和創新設計有更深刻的理解。

4競賽活動的組織保障

學科競賽通常涉及多個學科、多門課程,競賽活動的開展能積極推動相關學科課程內容、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學校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確保競賽活動能夠順利開展。

4.1加強領導,提供經費保障

成立競賽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領導和協調學校的競賽工作,競賽組委會辦公室負責落實比賽的各項具體工作。學校要制定規范的管理制度,明確各項學科競賽的組織程序。設立學科競賽專項經費,根據競賽的級別、性質、規模給予相應的經費支持,完善競賽活動的獎懲機制和合理的經費使用辦法,并對學科競賽的指導教師在考核、評優、工作量等方面給予傾斜。

4.2精心組織,及時向教學反饋

競賽活動實行動態管理,確保大賽成績的客觀真實。舉辦形式多樣的競賽培訓、學術論壇、經驗交流會等活動,加強學生與競賽團隊成員、專業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一方面競賽組委會負責競賽活動的管理與籌劃,系部可根據專業特色、競賽特點制定和完善學科競賽管理辦法,做好競賽方案制定、負責人指導,競賽負責教師全面負責的運行體制。另一方面,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打造學生自主參與、學生干部組織、輔導員監督的良好局面。以競賽為契機,將問題納入教學中去思考,在競賽過程管理、競賽效果評價的過程中,對教學體系的建設起反饋作用,進而對教學過程進行修訂和完善,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改革活動,不斷優化人才培養過程。

4.3加強宣傳,積極動員學生參賽

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開展賽前訓練,建立自主學習能力強、學科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持續發展潛力的競賽團隊。依托網絡宣傳平臺、表彰大會、競賽成果展等形式,大力宣傳學科競賽活動的開展情況,發揮引領示范和帶動作用。開展科技文化節、學風建設系列活動,建立相應的科技創新苗圃和科技創新實驗室,營造濃厚的競賽氛圍,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激發學生對學科競賽的參與熱情。

5競賽活動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學生在競賽的設計、組織和執行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學科競賽活動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起到了深遠的影響,具體表現為:

5.1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能力

學科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競賽的形式,使平時枯燥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從而加強學生對專業的學習,增強職業喜愛度。從競賽中,學生能夠深切體會到自己理論上的不足,明白專業知識的重要性,使學生對以后的工作、職業的發展和職業定位有更深刻的認識,樹立更長遠的目標。學科競賽,可以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對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復習,是第一課堂的有利補充,在第二課堂上對知識性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同時,學生組織學習競賽在設計競賽環節中出試題、設計方案,能進一步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5.2培養團隊精神,提升職業精神

競賽活動中,有利于培養學生不服輸的頑強性格,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競爭意識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們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團隊合作精神,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加強集體榮譽感,有力地提升了選手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職業技能大賽的開展,對職業技能的提升有較大的幫助,增強了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實現了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

5.3培養創新素質,提升人文素質

學習競賽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學習競賽,實際上就是運用原有基礎知識,進行知識重組,鍛煉提升的過程。這個過程到處閃爍著創新思維的火花,能不斷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創業大賽在學校“點”和“面”的大力開展,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和實踐動手能力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學校各專業結合專業特色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科競賽活動,使學生的主體性和個體性得以充分發揮,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內涵,營造一個創新、開放、進取的文化環境。學生在競賽活動中相互交流、組織實施、教師指導、活動總結,提高了學生與人相處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質。

作者:王冠蕾 單位: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史寧,陳芳.簡論學科競賽與高校學風建設的關系[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2):28-30.

[2]魯保富.構建系統高效的學科競賽管理機制促進高校學風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05(8):37-38.

[3]任麗紅,張金體,夏艷.高校學風建設活動效果極其影響因素[J]北京教育:德育,2013(8):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