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職人才培養論文

時間:2022-04-11 08:48:52

導語:農村中職人才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中職人才培養論文

摘要:近年來幼兒教育快速發展,各地農村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逐年擴大招生規模,緩解了幼教師資緊缺現象。但社會對農村幼教工作者在綜合素質、教育實踐能力、面臨復雜情況時的應對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全實踐”理念的指導下,對農村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三雙”新模式進行探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為培養現代“全實踐”復合型學前教育人才提出行之有效的對策,有利于促進農村職業高中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有利于提升師生實踐性知識與能力。

關鍵詞:農村中職學前教育;全實踐;人才培養;“三雙”模式

20世紀教師專業化成為一種狂潮席卷全球,加速推動了我國師資隊伍的建設。時代的巨變,讓我們看到了學前教育發展的曙光,也讓擔負著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各級各類學校意識到必須加快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近年來幼兒教育快速發展,各地農村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逐年擴大招生規模,緩解了幼教師資緊缺現象。但隨著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社會對農村幼教工作者在綜合素質、教育實踐能力、面臨復雜情況時的應對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當下農村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逐漸凸顯出培養目標的強功利性、辦學思路的短視性、培養過程與課程體系建構的滯后性、人才培養的評價標準單一性等問題,與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開展“‘全實踐’視野下農村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探討,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一)開展“全實踐”視野下農村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是國際國內教師教育改革的共同趨勢順應教師教育發展改革潮流,2012年2月教育部下發《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依據《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堅持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反思”取向,秉持長期積淀形成的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和教學技能訓練策略優勢,探索“理論的實踐化”“實踐的理念化”和“反思的常態化”的滲透式教師培養“全實踐”模式,旨在改變傳統封閉型的教師培養方式,克服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割裂的弊端,為師范生取得實踐性知識提供習得途徑,走出一條理論與實踐有機融合的幼兒教師培養之路。(二)開展“全實踐”視野下農村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有利于解決當前農村中職學前教育困境當今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總體素質較好,理論知識以及各項基本功較為扎實,但在實踐能力方面欠缺。普遍存在如下困境:一是硬件設施投入不足,遠遠不能滿足教學及學生實訓練習需求。二是軟件設施不足:課程設置沒有系統規劃,人才培育方向模糊;專業課教師嚴重缺乏;“2+1”的學習模式,學生學習時間短,學習效果差;實習見習期短,缺乏教學實踐經驗;師生教育教學實踐機會少。學生和教師均不能有效地組織各領域的教學活動,不能靈活應對在幼兒活動中出現的突發問題,不能很好地開展家園溝通工作等,其根本原因在于現階段農村職高學前教育專業在實踐教學課程設置上尚未形成科學的體系。基于農村高職學前教育的特殊性,構建合理的學前教育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對促進農村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化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二、調查分析農村職業技術學校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問題和困境———以高縣職校為個案

高縣職業技術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成立于2009年9月,基本學制三年,教學內容涵蓋幼兒教師培養各個方面,課程設置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專業發展努力體現專業性、實用性和適應性的特點,堅持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應用型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為目標。通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盡管學校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要求很高,但學生在學習學前教育理論知識與技能訓練方面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卻相當突出,這無疑使學前教育專業人才所面臨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該校所存在的具體問題如下:(一)專業課程設置較為合理但針對性不強,忽視技能實踐與理論學習的結合為了掌握學生在學習相關課程中的情況,提出有效的教育教學策略,改進現有的教學模式,通過發放問卷調查表,對高縣職業技術學校在學前教育專業2014級和2015級兩個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以及高縣柳湖幼兒園、碩勛幼兒園、高縣示范幼兒園的老師和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從中發現,大部分學生感覺學校課程設置較為合理但針對性不強,忽視技能實踐與理論學習的結合,存在安排實習和見習時間不合理等問題;由于缺乏“一線”教學經驗,導致專業課程設置一直停留在“傳統階段”,不能與時俱進,如開設的課程里,沒有“五大領域”的教學活動,也沒有體現《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教師標準》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的要求。幼兒教師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素養,而且要具備一定的職業技能。所以,適當調整專業理論課程與實踐技能課程的比例,建立專業技能考核機制以及開展各種實踐學習,是健全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1]。(二)學生專業技能較強,但專業素質較差學前教育專業思想是幼兒教師德行和人格素質的體現,是學好學前教育專業的基礎和動力[2]。高縣職校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分析得出,幼兒園領導和老師普遍認為職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技能較好,但人際交往能力、語言溝通能力、寫作能力、應變能力以及知識的深度和文化底蘊還有待加強;家長普遍認為我縣職校培養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學技能有待提高等。所以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就是要以幼兒園和社會的人才需求為導向,培養高素質、強技能、會創新的應用型人才。(三)師資力量薄弱,缺乏“一線”教學經驗高縣職校學前教育專業師資團隊總共14人,其中專業技能教師(音樂、舞蹈和美術)10人、轉崗教師3人、專業教師1人。此團隊嚴重缺乏“一線”教學經驗,從未進入過幼兒園從事幼教活動,沒有真正的幼兒園實踐經驗,導致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入就業崗位后,發現所學習技能和理論與工作崗位中所需要的技能和理論“脫軌”,無法盡快進入工作狀態。

三、“全實踐”視野下農村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三雙”模式

(一)“全實踐”的內涵對于“全實踐”理念的研究,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學者秦金亮認為,“全實踐”理念下的實踐整合課程既是一種課程設計思路,又是一種課程實施策略,它是教師獲得教育實踐性知識和實踐智慧,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主要途徑。我們力圖在實踐整合課程中體現“全實踐”課程理念,提升幼兒教師的反思境界,培養幼兒教師的教育實踐智慧,張揚幼兒教師的個性特色,塑造富有主體精神與社會責任感的幼兒教師新形象[3]。這就要求我們農村中職學校推動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以“三雙”模式作為我們中職學前師資隊伍建設的對策。(二)“三雙”的內涵采用“雙掛”“雙聘”和“雙導”,即農村中職教師主動與幼兒園建立緊密合作關系,派本校優秀專業教師進入幼兒園掛職進行實際教學活動,同時聘請幼兒園教師到中職院校掛職進行實踐指導;幼兒園派本園優秀幼兒教師到職校進行掛職鍛煉和指導中職院校學前教育的教學活動,同時聘請職校專業教師進園指導教學工作。(三)“全實踐”視野下農村中職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三雙”模式內涵高縣職業技術學校是一所農村中職學校,學前教育的發展還處于探索時期。教師隊伍的建設是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工程,直接影響到學前教育人才的培養質量。由于過去對培養學前教育人才側重于理論和技能培訓,在時間、空間和內容上沒有整合統籌,也沒有完善的教學和課程體系。要想實現“全實踐”,就要實踐的各方面在時間上要全程連通,在空間上要全方位拓展,在內容上要全面整合,在理念上要全面滲透,在課程體系上要全面統籌。而實現“全實踐”就必須先進行“三雙”模式師資隊伍建設。1.農村中職學前教育師資“雙掛”高縣職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教學以理論加技能實踐的方式呈現,在某種程度上培養出來的學前教育人才不能很快很好地適應幼兒園的教學活動。通過“雙掛”模式選聘優秀的幼兒教師到高縣職校“上掛”開展實際教學指導活動,如2015年通過選聘方式,在碩勛幼兒園和勝天幼兒園各選聘了兩名幼兒教師到高縣職校開展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指導工作,同時推選高縣職校學前教師吳未薇到幼兒園掛職實際的教學活動鍛煉兩年,又通過高縣職校學前教育教師主動與幼兒園建立緊密合作關系,探索現代“全實踐”復合型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策略,對促進農村職業高中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提升師生實踐性知識與能力提供了師資保障。2.農村中職學前教育師資“雙聘”高縣職校學前教育教師通過主動與幼兒園建立緊密合作關系的努力,成功地和幼兒園共享著優質的學前教育教學資源;高縣職校也成功地聘任碩勛幼兒園鄧鳳昌老師和勝天幼兒園金曉麗老師來指導教學活動,為職校提供了寶貴的“一線”教學活動經驗;同時,高縣職校學前教育音樂教師吳未微老師也成功地被勝天幼兒園聘任,在幼兒園掛職實際教學活動兩年,來提升學前教育音樂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和能力,為高縣職校培養“全實踐”復合型學前教育人才提供了師資保障。3.農村中職學前教育師資“雙導”高縣職校通過上掛選聘的優秀幼兒教師,來指導本校學前教育的教學活動。柳湖幼兒園的李靜園長為我們提供一線的教育理念指導和師生實習基地;碩勛幼兒園的鄧鳳昌老師主要指導高縣職校學前教育《幼兒園活動的設計與實踐》的開展,系統全面介紹了幼兒園各類活動開展策略,親身示范各類教學活動的開展形式;勝天幼兒園金曉麗老師主要對高縣職校開展專業理論課活動進行指導,讓理論和實踐更好地結合。在教學活動中既有基本理論的概述,又有常用的教法提示,更為初學者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可滿足學前教育學生學習的需要及學生綜合設計能力的提高,避免了中職學前教育理論學習脫離幼兒園實際的情況,為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學生提供了更具有指導性的學習;同時聘請高縣職校專業教師進園指導教學工作,如吳未微老師下派到勝天幼兒園,指導幼兒園音樂教師的專業技能,同時,鍛煉和學習如何開展專業的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

四、農村中職學前教育“三雙”模式探究的成效

實踐證明,在“全實踐”理念指導下,打破束縛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的“瓶頸”,形成與其自身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相適應的職業實際應用能力,有助于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新時代幼兒教師,滿足社會對高素質幼兒教師的需求[4]。因為學前教育專業是一個專業性和技術性很強的專業,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期間,要掌握“現代”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幼兒園工作規范與理論的能力和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索和創新能力。同時在熟悉本專業的技能之外,更細化專業方向,精通其他方面的技能。在追求各項技能的培養目標時,也加強了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素質培養即師德的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工作崗位,面對的是剛剛接觸外界的幼兒,幼兒園教師對幼兒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培養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能愛護幼兒、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有耐心、有責任心、有道德感、有正義感等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通過“三雙”模式,高縣職業技術學校成功解決了課程設置、師資培訓、師資力量不足和幼兒教師師德素養培養等問題,使該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得到了很大提高,實習或進入工作崗位后能很快適應工作環境,并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認可和贊揚,提高了農村幼兒教育的軟實力,助推了學前教育城鄉均衡發展。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5]。改革開放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我國學前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普及程度越來越高,促進了農村中職學前教育的與時俱進,培養了多層次師資隊伍。“全實踐”視野下農村中職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三雙”模式探究,力圖在實踐整合課程中體現“全實踐”課程理念,提升中職學前教育學生的反思境界,培養他們的教育實踐智慧,張揚作為幼兒教師的個性特色,塑造富有主體精神與社會責任的幼兒教師新形象。

參考文獻:

[1]唐海波,何奎蓮.“國培計劃”幼教頂崗學生的頂崗準備度研究———以宜賓學院為例[J].宜賓學院學報,2012,12,(10):97-100.

[2]劉力.順應時代需要,提高師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素質[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2):85-86.

[3]秦金亮.“全實踐”理念下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整合課程探索[J].學前教育研究,2006,(1):47-51.

[4]朱華麗.“全實踐”理念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探究[J].廣西教育c:職業與高等教育版,2014,(43):103-104.

[5]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徐鴻飛 王仕高 何鳳瓊 何淑容 單位:四川省高縣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