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校人文教育論文
時間:2022-11-30 10:27:42
導語:醫學院校人文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相比其他行業來說,醫德對于醫生來說更為重要,良好的醫德與其人文素質、精神密不可分。醫護人員在行醫過程中,具備良好的人文素質,有助于改善醫患關系,同時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1]。醫學生是未來的醫生、護士、藥師等醫護人員,為了使他們具備人文素質和精神,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加強人文素質教育。醫學類院校應重視人文課程的設置并在班級積極開展相關主題班會、研討會,給醫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打好人文基礎。
一、當前醫學生人文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對學生人文教育不夠重視。人文教育的基本意義不是為了傳授任何特定職業所需要的知識,而是為具備一切職業所需要的能力打基礎。而在當前醫學教學過程中,大多教師認為醫學教育應該是培養學生醫學技能為主,將人文教育放置于邊緣化的地位。醫學類院校對學生的教育嚴重傾斜向職業教育,忽視了人文教育。許多醫學院,大量開設專業課程,而將人文教育科目設為選修課程,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重視專業技能的學習,忽視了人文科目的學習,導致學生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人文精神逐漸缺失。未來走入社會工作,對患者缺乏責任心、耐心和愛心,不能很好的和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影響醫療活動進行。(二)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然而大多醫學類院校并沒有開設人文社科課程,其主要原因是人文社科課程要求師資力量必須是兼具人文科學與醫學背景的復合型人才。然而結合我國教育現狀來看,醫學院的師資力量并不能兼具兩者,都是側重于各個專業。對于兩者專業教學,教師沒有將醫學技術與人文教育進行很好的結合。導致學生只注重了技能學習,在學習人文社科時,沒有打好踏實的基礎,不能切實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不利于學生的醫學人文素質發展。(三)教學方法陳舊單一。人文類科目所涵蓋的知識面較寬泛,需要教師靈活運用各種教學形式和方法,并與學生進行較好的互動和溝通。但是,我國教育目前的現狀仍然是灌輸式教學,老師只是一味的給學生講內容,并不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不利于學生通過人文教育獲得思考、表達自己、更好的與人溝通這些隱形的能力。傳統的教學方法也不利于大學生形成這樣的能力,只有真正的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才能培養出擁有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決策力的人才。(四)學生主觀認識有偏差。大部分學生認為人文教育不是本學科主題,有些學生認為人文教育是個人休養,不應該納入教學,有些學生甚至認為是副課,是耽誤正課時間。將人文教育主觀上看成一種負擔,因而導致人文教育不被重視的局面。
二、醫學生人文教育發展的對策
(一)學校應重視人文教育。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能夠發展的前提是學校、教師以及學生都能重視它。在專業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情況下,學校應倡導輔導員或班主任開展人文教育科目相關的主題班會、研討會,結合醫學生的專業特點與人文課程之間的聯系,開展學生校園活動、專業研討、案例討論、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把研討班會作為人文教育的核心教學手段,在專業教師、班主任的指導下,它能讓學生學到用批判的眼光閱讀、分析數據、清晰的表達自己。擁有了這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才能在以后工作中更好的與患者溝通,做個德才兼備的好醫生。另外,學校應將人文教育科目納入學生主修課程,多開設一些人文課程,讓教師提供學生所需,而學生則選取他們喜歡的。(二)教師應加強自身醫學人文素質。醫學院教師都具有豐富的醫學經驗,但是他們往往會忽視自身的人文素質培養,這也是導致醫學專業教師不能很好的將專業知識與人文教育相結合的原因。學校應該增加對青年教師進行人文方面的學習和培訓,多給教師提供去人文社科類院校進行溝通交流的機會。只有這樣,專業教師的人文素養才能得到提高,就可以把人文教育和專業科目較好的融會貫通,并在教學中言傳身教給學生。(三)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傳統的教育方法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也不利于真正的在高校發展人文教育。教師在進行人文科目教學或開展主題班會的過程中,應多進行師生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基本素質情況,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模擬教學法、身份對換法,讓學生模擬醫院治療場景,深入醫患角色,并采用身份互換即學生扮演患者,讓學生感受和理解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的心理,進而才能感受患者的不易,有利于在以后的行醫過程中采取友善的態度面對患者。(四)鼓勵學生深入基層學習。除了課堂學習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深入基層學習,了解醫療現狀以及病患需求,在實踐中應積極引導學生具備良好的執業操守和人文素質[2]。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鞏固自身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能更加深入的了解病患,這個過程是鍛煉學生人文素質的好機會。只有實踐經驗才能真正喚醒學生的人文精神和責任意識,激發學生提高自身醫學人文素質的自覺性。
三、結語
廣大醫學院校應注重本校學生的人文教育,要以培養專業的技術人才和高素質的醫學人才為教學目標,不斷深化改革教學體制。教師和學生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不斷努力,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并采取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提高專業技能和知識的同時,要著重培養自己的人文素養,提高與患者溝通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用易懂的語言清晰的表達自己,做到設身處地的為病患考慮,在以后的實踐工作中,對患者能夠做到盡職盡責,熱情和友善。
作者:李冰 單位:西安醫學院
參考文獻
[1]趙保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與醫藥學人才培養相結合的途徑和方法[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12(22):l5-16.
[2]王海平.生命教育:醫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維度[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1,(03):60-62.
- 上一篇:高中歷史課程人文教育論文
- 下一篇:學生科學教學實踐論文
精品范文
10醫學檢驗專題報告